陳順晴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快樂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本文首先對快樂教學方式進行簡要分析,然后探討寓教于樂理念運用于小學語文快樂教學中的策略,望采納。
關鍵詞:寓教于樂;小學語文;快樂教學
傳統(tǒng)教育理念對學生主體性造成一定的限制,與新課程改革要求不符。新的教學理念背景下,對學生主體地位更加重視,將寓教于樂理念融入語文教學當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幫助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具體學習當中,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基于此,加強對小學語文快樂教學方式的有關研究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1快樂教學方式概述
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相比,快樂教學方式是通過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有效降低學習壓力的模式,與新課程教學理念相符,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發(fā)展。在寓教于樂的理念指導下,更加關注學生天性、思維發(fā)展,主線為情感體驗,從小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通過有效的引導,讓學生愛上學習,進行主動的知識探索;快樂教學方式應該注重對學習氛圍的營造,以輕松、自由、愉快為主,希望能夠降低學生的壓力,能 改善過去枯燥、單一的模式,讓課堂對于學生的吸引力更強[1]。
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快樂教學,尊重了教學發(fā)展的本質,通過優(yōu)化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增加教學的趣味性,讓小學生能夠獲得更多情感體驗,還能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增加情感溝通的元素,讓課堂教學更加和諧,避免學生產生逆反情緒;另外,快樂教學具有開放性的課堂教學特點,能夠促進教學的有效延伸,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自主權,能夠按照自己喜愛的方式進行學習。
2在寓教于樂理念下小學語文快樂教學實施策略
2.1 進行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增強趣味性
考慮到小學生年齡小的特點,容易受到周邊環(huán)境、氛圍影響,繼而影響學生學習效率。基于寓教于樂理念,為了能夠更好的實施快樂教學,必須綜合考慮小學生行為發(fā)展規(guī)律,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更好的激發(fā)課堂趣味性,確保在短時間內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其在課堂中保持長時間集中,提升整體教學質量。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能夠對學生興趣、行為特點等進行分析,同時深入研究課堂教學內容,保證教學目標明確,針對教學的重難點構建教學情境;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能夠善于觀察,將學生興趣點運用到課堂教學情境當中,保證創(chuàng)設的情境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產生更大的學習欲望[2]。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級上冊《酸的和甜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目的自安于讓學生在閱讀中認識生字,同時感悟生活哲理。新課程改革下,教材中利用連環(huán)畫模式進行編排,以狐貍、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等動物形象出來,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構建角色扮演情境,讓學生分別演繹這幾個角色,最后讓學生明白凡是都必須親自嘗試,不能人云亦云。當然,教學中必須能夠注意到學生思維能力較弱的特點,關注學生個性差異。
2.2通過表演讓學生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
在教學中會發(fā)現,每一個小學生都善于模仿和表演,但隨著年齡的增大這一天性會逐漸被環(huán)境所影響,正在發(fā)生潛移默化的變化。而小學語文詞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設置一些模仿表揚環(huán)節(jié),讓小學生能夠獲得更多親身體驗過程,利用一些具有象征性的動作、表情等,將詞語蘊含的意思表達出來。這種詞語教學模式,能夠改變傳統(tǒng)說教模式,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字典等工具書,加深其對詞語的理解,促進其在表演中更加靈動。表演環(huán)節(jié)中,能夠充分的發(fā)揮學生想象力,進一步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3]。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篇文章學習中,“拎”字是本課時學習中的生詞,位于文章第二自然段之中“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單純的理解拎可能有些難度,無法分別與抱、拿等字的區(qū)別。實際上,“拎”字體現了村民們上山砍伐樹木過程中一種較為隨意、自然的心態(tài)。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會這一詞的涵義,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表演,包括“拿起”粉筆、“拎起”凳子、“抱著”書包等動作,通過有效對比,讓學生感同身受,更加理解詞語的深層涵義。
2.3 善用激勵性的教學評價
對于小學生來說,評價結果作為基礎,對學生開展一定獎勵,制定科學有效的獎勵機制,充分的調動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消除學生對教學評價活動的抵觸感,同時也有利于形成更好的教與學的結合體,也是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快樂的重要途徑[4]。從學校層面上,應該有計劃的開展示范課、研究課以及公開課活動,利用校園網絡中相關交流模塊,通過線上互動模式進行及時回復質疑、提問,還可以在本地區(qū)以及更大范圍內進行精品課程建設經驗講座,或者進行經驗交流活動。當然,小學語文教學評價中對于學生的激勵評價更多體現在課堂中,包括一句鼓勵的話、一個鼓勵的眼神等。當然,教師必須注重學生差異性存在,不能只關注成績好的學生,更不能僅關注學生學習成績,更需要關心學生美育、德育發(fā)展,采用更加多元化教學評價模式,為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提供輔助。課堂中,教師一個鼓勵的動作、一句鼓勵的話,都能夠讓學生瞬間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激勵性的教學評價,也是教師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式的動力源泉。
3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快樂教學符合新時期教育改革下寓教于樂的理念,符合小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致力于開展快樂教學,為學生構建教學情境,讓學生獲得更多快樂體驗因子;同時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表演,更好的展示自我,體驗語文學習中的快樂;當然,還需要善用激勵性的評價,鼓勵學生,讓其獲得語文學習的信心,以便于在更加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心理環(huán)境下進行學習,促進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龔林娜.淺談基于寓教于樂理念的小學語文快樂教學方式[J].中學課程輔導.2018,14(3):56-57.
[2]李子仁.基于快樂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究[J].赤子.2018,16(8):99-101.
[3]黃強.快樂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語文課內外.2019,19(3):45-47.
[4]王春鳳.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快樂教學法應用的點滴嘗試[J].青年時代.2019,23(11):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