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葉鳳
摘 要:數學學習是以提高學生的素養能力為主要目標。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局限在單純的課本理論學習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課堂時間,進行拓展練習活動,這是幫助學生拓展知識,發散思維,提高實踐運用能力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在小學低年級的學習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拓展練習,還可以為學生長遠持久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拓展練習;原則策略
處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正處在數學素養培養的起步階段和關鍵階段,進行拓展練習是重要的實現途徑。同時他們的階段性明顯,教師要有針對性地設計拓展練習內容,體現教學重點和難點,才能有效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發展。以下內容圍繞拓展練習的策略和原則進行簡要分析。
一、課堂練習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
學生的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都是從易到難,逐步深入和提高的。拓展練習也必須遵循這一原則,讓學生循序漸進,拾級而上。因此,教師的拓展練習內容也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符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按照邏輯思維展示知識體系,做到目標明確,以實現教學目標。
比如在解決問題的練習活動中,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進行已學過問題的模仿練習,進一步內化學過的知識內容,然后進行內容變式、綜合題型的練習活動,幫助學生把知識變成技能,提高學生轉化思維,靈活運用的能力,最后選擇典型性強的內容,實現學生思維擴散、能夠創新的目的,使知識結構向智能結構轉變,這也是學生數學培養的最終目標。教師也可以采用一題多變的形式,通過補充、改變條件等方式,實現學生在問題解決方面的能力提升,這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探究興趣,還可以有效節省時間??紤]到課堂時間的有限性,教師的練習題目要做到少而精,幫助學生實現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最終實現高效率的拓展練習目標。
二、課堂練習要吸引學生主動的參與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依然處在直觀感性的階段,興趣是引導他們主動參與的主要驅動力。無論是新知識的學習,還是舊知識以及拓展視野的活動,學生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實現最好的學習效果。拓展練習通常安排在每次學習活動的后半部分。一堂四十分鐘的課堂學習活動,學生的注意力時間在前期的新知識學習活動中被占據,在后期通常難以集中有效的注意力,特別是在練習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產生疲倦感,很容易造成低效的學習活動。因此,教師要靈活活動組織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參與,高效參與。
比如在乘法口訣表的學習活動中,教師想要深化學生的記憶效果,可以用成語接龍的形式讓他們進行依次順接;也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隨機數字的選擇,讓學生回應數字對應的乘法口訣;或者采取計時比賽的形式,選出吐字清晰,回答速度又快還能保持正確率的冠軍。又比如教師想要通過數學趣聞提升學生的學習探究興趣,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吸引學生的興趣,也可以利用借助多媒體聲色光影的表現形式,綜合刺激學生的感官感受。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傊?,教師的拓展活動練習形式要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引導他們主動參與進來,努力實現最好的學習效果。
三、課堂練習要落實全面綜合的評價
評價是進一步改進和提高學習效果的重要步驟。課堂拓展練習也是完整的學習活動,需要不斷吸取經驗教訓,總結優勢和不足,進而不斷改進和完善,才能實現最佳的活動目標。同時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也有著強烈的榮譽心和成就感,被表揚和肯定也是影響他們喜歡學科內容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要認真落實評價環節,全面科學地給出指導意見。
比如在長度單位的拓展練習中,可以從基礎知識掌握情況,也可以從生活現象的觀察能力,或者是個人展示自我的勇氣以及獨特的想法觀念等縱向或者橫向方面進行全面評價。同時需要注意評價權不能僅僅掌握在教師手中,而是需要以民主的形式讓學生全面參與進來。學生進行評價活動能夠更加自覺主動地完善個人學習活動,同時客觀上也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和學習活動的分析判斷能力,有利于實現全面發展。把教師的評價和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的互評這三者有機統一起來。師生才能從評價活動中獲得最全面的反思素材,進而實現最大程度的提高。還有考慮到課堂時間的有限性和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跳脫思維,教師也要做好引導和規范活動。除此之外,教師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注意要以表揚為主,對學生的指導意見以輔助的形式出現,希望他們再接再厲,不斷提高數學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總之,拓展練習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提升課堂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深刻理解數學思想和內涵,全面提升數學素養能力。同時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化教學步驟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做好拓展練習活動的引領工作,在設計時要考慮學生情況、教學內容和時間安排等方面的問題,按照原則和策略才能事半功倍地實現活動目標。
參考文獻
[1]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策略解讀[J].邵光碧.讀寫算.2018(32)
[2]小學數學課后作業的合理設計[J].姜艷.教師博覽(科研版).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