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剛
摘 要:在新時期的發展歷程當中,作為班主任應該注重德育工作的開展。對于班主任而言,在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適應當前新時期的特點,更好地開展德育教育工作,讓學生能夠在班級管理中有更為出色的表現。加強學生德育工作能夠幫助學生在成長中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以更好地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德育教育;有效性策略
1 引言
班主任是班級的引導者,在學生的成長歷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學習的初始階段,各方面的能力都是出于發展的階段。對于班主任而言,在班級管理工作開展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加強能夠讓學生在成長中有更為出色的表現。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德育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再探討如何在班級管理中應用德育教育。
2 德育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在當前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在管理方式和管理觀念上都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在班級管理中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在班級班級中,班主任結合德育教育,在班級管理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能夠在成長中不斷提升自我。在當前的學生發展歷程當中,作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其自身的環境都是比較優越的,對于大部分的小學生而言,都是家庭中的獨生子女,受到家庭中幾代人的寵愛,所以在一些行為習慣和態度上都會有一些問題,作為學校來說,其職責不僅是教書還要育人,在班級管理中讓學生形成基本的責任意識和自我意識,讓學生能夠養成一些積極健康的習慣,對于是非觀念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這就是我們當前的主要任務,作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當中,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讓學生在班級管理中加強自身各方面的素質。所以有效地加強班級管理工作,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促進學生朝更好地方向發展。
3 小學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3.1教師觀念未全部轉變
雖說現在各個小學都開始重視起了德育教育,但是依然存在一些老師觀念并未轉變過來。他們仍然認為學生就應該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學習知識、提高學習成績上面,老師就應該把精力放到教給學生書本知識上面,至于什么德育教育之類的都應該排在最后面。這樣的錯誤觀念嚴重阻礙了學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導致這些老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只是單純的完成上面下發的任務而走個過場,有時候甚至連過場也不會走,用其他學科教學去占用德育教育的時間,讓學生們得不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機會,因此學生的德育素質也得不到提升。
3.2缺乏實踐性
新時期小學德育教育還有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缺乏實踐性。大多數時候負責德育教育的老師還是按照傳統“灌輸式”教學的方法去單純的講解,理論為主,很少開展實踐性活動。這樣的一種缺乏實踐性的小學德育教育往往很難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而且學生們得不到實踐活動的鍛煉,很難把學到的道德品質在生活中加以運用,形成一種學生知道“梨要分給長輩和小輩,實際分的時候還是自己拿了最大的那顆”的現象,這就讓小學德育教育失去了應有的教育意義。
4 針對性的有效教學對策
4.1轉變教師教學觀念
針對學校教師觀念沒有完全轉變的問題,我們需要加強普及德育教育的好處,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具體做法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學校要定期邀請專家學者在學校召開小學德育教育講座,要求教師和學生都去聽一聽,不僅能加快教師觀念的轉變,重視德育教育,還能讓學生們自己認識到德育素養的好處,讓他們發自內心的主動學習培養自身的德育素養;第二,學校可以組織一些德育教育主題講課比賽,讓教師看到學校的重視,轉而自己轉變觀念重視德育教育,而且比賽還能促進教師們學習如何教育培養學生們良好的德行,提升整個學校的德育教育水平。
4.2創新教學方法
針對教學方法單一老套問題的對策應該是不斷豐富教學方法和內容。教學方法方面,負責德育教育的老師應該除了傳統講課的方法以外,多學習其他諸如新媒體技術教學、游戲教學等方法,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去吸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主動投入到德育學習中去,提升他們的德育素養。比如,德育教育過程中給學生們講解完德育道理之后可以給學生們播放德育故事視頻、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德育主題辯論賽、還可以組織學生們做一些德育小游戲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育效果。教學內容方面,學校應該制定系統的有梯度的教學方案和目標,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有不同的德育教學目標,每個學年、每個學期的德育教育內容都應該各不相同,讓學生們在不同的年級接受到符合年齡特征的德育知識,保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循序漸進地培養小學生們的德育素質。
4.3德育教育和生活實踐有機融合
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應該遵從小學生的年齡特征,了解到小學生的學習更多來源于生活實踐的特征,在設計德育教育課程時把德育教育和生活實踐做到有機融合。德育老師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把德育教育與生活實踐有機融合:第一,可以定期在學校組織德育故事表演比賽,鼓勵每個學生深入挖掘一些德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讓學生在刻畫演繹的過程中感受到德育故事中想要告訴大家好的德行習慣;第二,可以定期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去做志愿活動,幫助社區打掃衛生、看望孤兒院、看望養老院等有意義的活動,都可以幫助學生們鍛煉培養好的德行品質,而且這些附有真情實感的行為,可以給學生們最直觀的感受,讓學生們獲得最好的德育教育效果;第三,在課堂上給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多采用生活中身邊的實例和社會新聞上的例子,讓學生感受到那些一個個品行高尚的人就在我們身邊,為學生們樹立學習榜樣,告訴他們好好學習德育,在生活中踐行德育,他們也一樣能被人敬重。
5 結束語
新時期的小學德育教育對于小學生們行為習慣的養成、價值觀的樹立和社會的和諧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作為小學德育教育的一線老師,需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學習好最科學的德育教學方法,找到有效的小學德育教學對策,才能讓祖國的幼苗擁有最好的學習環境,為祖國培育出一批又一批有德行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明秋.新時期小學德育教學的有效性教學策略[J].教師,2017,000(020):9.
[2]朱松萍.新時期小學德育教學的有效性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12).
[3]黃曉燕.新時期小學德育教學的有效性教學對策[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