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青松
摘? 要:數學課無論對于哪個階段的學生來說,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是比較難以理解的。這也是由于數學學科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思維性質,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需要不斷地進行思考,強化自身的思維能力。而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也處于學習過程中的基礎時期,也是學生能力培養的基礎階段,因此在課堂中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的學習意識也比較淺薄,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找到更好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中盡量讓學生將課堂中教授的知識點學習好掌握好,打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互動教學;避免課堂沉悶;深化知識記憶;提高學習動力
由于學生在課堂中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因此教師在課堂中,應該多與學生進行互動,通過一些問題的引導或者是與學生之間進行一些有趣的活動,都可以幫助學生調整好學習的狀態,讓學生不再感受到數學教學課堂的枯燥感,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中進行學習。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情況,實際上最重要的也就是學生能夠注意力集中,認真聽教師講課,那么在學生集中注意力的前提下,需要教師更多地與學生進行互動,教師就可以結合一些問題引導讓學生結合問題進行思考。
一、避免課堂氣氛低沉
對于一般的數學課堂來說,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往往都是單向循環,也就是教師進行講課學生進行聽課,這樣的方式長時間就容易導致學生過于依賴于教師的講解。在學習一些新的知識內容過程中,學生更多地是去等著教師,給學生進行講解,而不是說學生去主動思考一些問題,在思考過程中能夠有所體會有所學習。結合互動教學的特點也可以發現,實際上課堂中如果教師能夠借助于數學當中的一些比較有趣的問題去引導學生回答,讓學生回答的整個過程中,實際上也就無形當中帶動了教學氛圍。
例如,在進行“認識圖形”這一小節的知識內容時,課堂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提問,提高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積極性。這也是由于圖形相關的知識內容,他們所學習和接觸的內容都比較基礎,課堂中最主要的就是調節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保持注意力認真聽課。課堂中教師結合圖形相關的知識內容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能夠進行回答問題,通過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也可以檢測學生的實際聽課效果,并且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課堂中學習的體驗感。
二、深化學生的知識記憶
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知識點的時間有限,因此最主要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將課堂中的知識點掌握好,加深知識印象,這樣在課后復習的過程中或者是說在之后的做題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快地進行轉化。讓學生有印象的前提也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夠只是被動地去理解知識點,應該去主動思考。那么教師就可以結合課堂中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去思考問題,而且思考問題的深度應該是不斷加深,這樣學生在思考過程中能夠有一個由易到難的程度,所以印象也就會更加深刻。
例如,在進行“找規律”這一小節時,由于找規律相關的知識內容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并不是特別簡單,也是由于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比較弱,因此課堂中教師不應該只是簡單地給學生講解解題方式,而是應該讓學生懂得如何進行思考。課堂中結合教學內容設置問題,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進行思考,從而找到相關的規律,讓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找規律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三、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由于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際上最多的還是依賴于對學科學習的積極性,特別是他們所處的是學習過程中的基礎時期,因此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提高,對學科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后期的學習也比較有幫助,那么就需要依賴于課堂中教師的講解方式。如果課堂中教師在教授知識內容的過程中所采取的一些方式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那么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聽課的時候,積極性也就會更高,反之如果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不是學生感興趣的話,學生的積極性就會大大降低。
例如,在進行“加減混合”這一小節時,由于計算相關的知識內容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需要進行學習和掌握的基礎內容。課堂中需要讓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提高計算的準確性。教師需要在備課的過程中準備一定量的計算題目,便于課堂中讓學生進行練習,而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積極性,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搶答的方式進行計算。由教師在教授學生計算方式之后,找學生進行計算,并且在計算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快速完成計算。那么課堂中的氛圍就可以調動起來,學生也可以在這樣緊張的氛圍當中,提高計算的積極性和好勝心。
總而言之,針對于互動教學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實際上也可以發現,在與學生進行互動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更多地進行思考問題,同時也可以減輕教師維持課堂紀律的負擔,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去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環節。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不斷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情況,去采取更加符合學生學習狀況的教學方式,不斷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譚春蘭.基于智慧教室系統的小學數學互動教學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23)
[2]鐘華俊.淺議小學數學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互動[J].學周刊,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