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娜 李智慧 趙歡歡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我們的教學要倡導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積極對實踐課堂進行反思,總結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且樹立起正確的教育原則,以此為基礎來展開教學規劃,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效益,使學生在保證成績的同時也能夠獲得數學核心素養上的成長。
關鍵詞:高中數學;新課改;教學
數學是基礎教育階段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對學生的思維成長、基礎能力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要想落實數學課程改革的實際需求,高中數學教師要積極展開教學實踐與反思,深入了解高中階段學生的思維特點,根據學生的成長需求來設計教學方案,讓教學能夠滿足學生終身發展的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
一、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教學原則
學生主體的原則。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的自主發展,使學生掌握數學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造可供自主探索的平臺,讓學生學會依靠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去構建新的知識,得到學習的能力。
開放性的原則。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要求我們必須要有良好的創新意識。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致力于打造開放性的課堂,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鼓勵學生使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如此才能夠更好地挖掘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創造能力得到發展。
二、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教學實施策略
(一)強化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
讓課堂充滿互動是促進學生對知識消化吸收的有效手段,對課堂結構的優化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從而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因此,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互動,讓學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并且在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教學“簡單隨機抽樣”這一節內容時,我給學生播放了某段時間內學校門口學生進出的視頻,然后讓學生嘗試統計一下視頻上面不同學生的高矮胖瘦。在學生展開了行動之后,很多學生提出問題,認為視頻上的人數太多了,根本數不過來,于是我再讓學生想一想辦法,思考怎樣才能夠更好地記錄視頻上的數據。這個時候,就有學生提到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去完成這個任務,每個學生都負責視頻上不同的部分,之后再將數據匯總到一起。這樣,就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了課堂上的教學效率,讓學生懂得合作互助的重要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
(二)重視網絡資源的開發利用
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高中數學教師要積極促進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文化素養。教師要積極開發網絡上的數學教育資源,將其合理地融入到傳統的課堂學習活動中來,讓學生在信息資源的支持下學會獲取信息與處理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比如,在教學“空間中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這一節內容時,我給學生展示了從網絡上搜集到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在動態的幾何變換中掌握學習的關鍵。這樣,不僅可以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學生容易接受的直觀內容,大大降低教學的難度,而且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發生的動態過程,從而讓學生掌握這一類問題的有效解決途徑。再比如,在教學“隨機事件的概率”這一節內容時,我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了一段當地的天氣預報,讓學生對上面的數據進行分析,思考降水概率這個數據有什么意義,從而引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并且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聯系在一起。這樣,通過網絡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可以更好地構建出符合學生認知的教學場景,有助于學生對教學知識的理解。
(三)豐富課后作業的內涵與形式
課后作業也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具有較大的影響。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決不能為了給學生留作業而布置作業,而是應當站在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成長的角度上,用有針對性的課后作業去優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促使學生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識結構。
比如,在教學“分層抽樣”這一節內容時,我給學生布置了一項調查類的任務,調查的方向由學生自己來確定,可以是社區內不同人家每月用水用電的量、班級內學生的興趣愛好分布等等。在確定好了方向之后,學生就可以展開實踐行動,通過問卷調查、網絡搜集數據等方式去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之后再對數據進行處理,得到結論,整理成調查報告。這樣,讓學生通過開放性的課后作業再次深入地探究數學知識,可以有效地改變學生對數學的認識,有助于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
本文針對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教學展開了一番探索。新課程改革不是簡單地對教學形式進行創新,而是要站在以學生為基礎的原則上,促進學生的終身成長。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學習的關鍵時期,在數學學習上也有很大的優勢,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實際需求,采取有效的教學原則和實施策略,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來。
參考文獻:
[1]王艷玲. 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5.
[2]袁丹. 新課改下談高觀點下的高中數學教學[D].西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