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玲 劉清權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持續深入推進,教學有效性問題也增加了新的內涵。本文較深入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兩點原則,分別為彰顯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關注學生思維發展,促進其學科素養發展。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主體地位;思維發展
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更成為備受重視的教學課題。以下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與思考,對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談兩點原則性意見,希望對一線教師有所啟發。
一、彰顯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是新課改所倡導的基本教學理念。傳統模式下的初中數學課堂往往灌輸色彩濃厚,課堂教學透露出一種“功利化”思想。很多教師總想著趕緊把該節知識傳授完,然后即是大量做題。這種方式有其優點也有其缺點。從新課改的視角來看,其難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也不利于其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比如函數的全章教學,該部分是繼前面學完一次函數之后第二階段學習基本函數。假使采取一般的模式,介紹概念、一般形式、圖象性質后即讓學生進行習題練習,某種程度上學生就成為接受知識的“容器”,這樣的學習也不免呆板沉悶。因為它是一種被動學習,學生可能掌握了知識,卻不能對知識的生成過程形成深刻的體會,也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識生成過程中所蘊含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缺乏自主思考和感悟的機會,其主體作用沒有得到發揮,也就無法發展自主學習能力。
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避免“照本宣科”,避免學生被“牽著鼻子走”,而是要多采取新課改所提倡的探究式教學,即通過適當地引導使學生進行自主性和探索性的學習,使其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獲得深刻的學習感悟。比如為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初中階段對三種函數的學習逐漸形成自己的函數思想和方法,對于二次函數這一章,筆者進行了一種全新方式的處理。在該章教學中,筆者突出了以下幾個核心問題:
第一是做好全章的知識索引。在之前學生已學過一次函數,可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嘗試總結一下學習一次函數的線索和思路。其目的是使學生明確一個類比對象,進而明確函數學習的大致思路,這是為了為學生進行二次函數的探究學習提供鋪墊和指引。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和交流,最后教師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加以完善。
第二在上一步總結的基礎上,讓學生類比一次函數,提出學習二次函數的線索和思路。這一步無疑比上一步較有難度,其目的是使學生通過類比而積極主動地思考和討論,形成對本章知識的宏觀整體認識,并掌握其學習規律。在這一步中,教師要發揮引導和點撥作用,使學生切實明確問題的答案。
第三是讓學生思考和討論,在學習一次函數時涉及到了哪些數學思想和方法(特殊到一般、數形結合的思想,平移的方法),以及這些思想和方法如何應用到二次函數的學習中。這是為了促使學生在函數學習中有意識地運用必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為其進行自主探究式的學習提供具體方法和手段,這樣既引領了思想又提供學習工具,就可以使學生剛好地發揮學習潛能。
二、關注學生思維發展,促進其學科素養發展
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發展是新課改所要求的教學基本導向,而學科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則又依賴于學生的學科思維品質。因此在平時教學中必須關注學生的思維訓練和發展,設計適當的學習活動以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發生。這需要尋找高階思維發展的生長點,掌握發展學生高階思維的途徑,即經歷數學探究過程,發現規律,獲得一般化的結論(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提出問題的過程(創造性思維),評價、質疑的過程(批判性思維、邏輯思維),反思、回顧(元認知思維),問題解決。
以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學習為例,在前面一節課已由梯子底端滑動的實際問題引出一元二次方程x2+12x-15=0,并求出了x的近似值,現在則基于上述的高階思維途徑讓學生探求其精確值(引起認知沖突)。具體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解決以下問題:(一)你能解哪些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反思、回顧、自我評價)(二)你會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嗎?你是怎么做的?x2=5,2x2+3=5,x2+2x+1=5,(x+6)2+72=102(問題解決)(三)你能解方程x2+12x-15=0嗎?你遇到的困難是什么?你能設法將這個方程轉化成上面方程的形式嗎?(問題解決)與同伴進行交流。
當然,上述只是一種基本的過程,在具體教學設計中要結合具體學情考慮:(二)中的具體方程是老師給還是等待學生自己想出?學生能歸納出自己可以解決的方程的特點嗎?(三)中的第二個問題可以由學生自己提出嗎?有些問題由學生提出和教師提出的效果不一樣。這些細節問題也都是需要充分考慮的,以促進學生思維活動的順暢開展,從而引發學生深度思考,引領學生逐漸走向高階思維。
綜上,本文較深入地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兩點原則,分別為彰顯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關注學生思維發展,促進其學科素養發展。自然,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是一個兼具深度和廣度的課題,需要一線教育工作者結合教學實踐不斷積極探索和總結。本文一點淺見,愿與同仁交流。
參考文獻:
[1]楊曉華. 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反思[J]. 教育,2016,000(007):00057-00057.
[2]王月華. 新課改下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模式[J]. 學周刊:B,2013(8):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