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
摘? 要:“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本文以核心素養的培養為指向,探討了初中語文教學,給出了幾點個人的建議,分別是:創新課堂提問,提升探究參與;挖掘文章背景,引發情感共鳴;多元教學活動,打造高效課堂。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有效教學
隨著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采取何種教學策略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成為了各個學科教師熱切探究的問題。初中語文核心素養包含多方面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筆者任初中語文教師多年,對于學科核心素養進行過深入的、細致的研究,以下僅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簡要談談如何優化初中語文教學策略,以實現初中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一、創新課堂提問,提升探究參與
傳統的課堂,多教師的講解,缺學生的探究,這對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極為不利的。核心素養指向下的初中語文教學要將此扭轉過來,打造以學生探究為主的課堂。提問是學生探究的起點,可以促進學生探究活動的開展,進而實現探究能力的提升。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重視并巧妙設置課堂提問環節,選擇恰當的教學時機,以巧妙的方式對學生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以此來激活學生的個人思維,促進學生的個人思維能力發展,進而加強學生對于文章的思考、分析與探究,以此來實現閱讀的高效性。
例如,在教學《送東陽馬生序》這篇文言文時,首先從題目入手,向學生發問:同學們從這個題目中讀出了哪些信息?結合課文下面的注解進行理解。學生很快有了發現,這篇文章是送給一個姓馬的晚生的,因為“生”是長輩對晚輩的稱呼。接著,筆者通過文章內容,為課文進行了分層,通過問題,逐層引導,引導學生精讀課文,讀出情感,第一層——你從哪些文句中讀出了小宋濂讀書之勤苦?第二層——宋濂成年之后,還那么艱苦地學習嗎?第三層——宋濂那么好學,想必能進學堂讀書應該是他最大的愿望。他實現這個愿望了嗎?從哪里可以看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根據問題不斷對課文進行閱讀,從課文中尋找答案,經過學生的不斷探索,學生最終得出答案。這樣一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筆者通過巧設課堂提問,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挖掘文章背景,引發情感共鳴
語文學科不僅僅在于教會學生識字、獲取信息、寫作等,除此之外,語文還是一門充滿藝術性的學科,初中語文教材中所收錄的每一篇文章、每一首古詩、古文都可以稱得上是上乘之作。閱讀這些文章,通過文字建立與作者的連接,實現和作者、文本的直接對話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尤其對于一些思想深刻、情感豐富,且具有時代背景的文章,除了進行深入的閱讀之外,還需要深入挖掘文章的寫作背景,對作者的內心世界進行更為深入和廣闊的探索,幫助學生與作者建立情感的連接,使他們受到作者情感的熏陶。
我們每個人都會受限于自己的經歷,對于一些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學生有時很難理解。作為初中生的他們,個人經歷是非常有限的,相對于作者波瀾壯闊的人生,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學生的經歷實在不值一提。他們沒有家仇國恨,不需為物質發愁,有限的人生經歷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他們對文章情感的獲取。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某些文章的背景進行挖掘,為學生創造一種情境,加深他們的情感體驗。
三、多元教學活動,打造高效課堂
第一,角色互換。角色互換就是要改變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形式,通過課前布置或者是課上準備,由學生對某一問題或者知識點進行分析講述,通過這樣的方式既能夠為學生提供自我鍛煉的機會,同時也能夠強化學生的記憶,通過學生的講述也可以使教師清楚地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當學生對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可以分組進行“備課”,之后選取小組代表到講臺上將準備的內容講給其他學生。這種形式可以充分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和激情。
第二,劇情再現。近幾年的語文教學中無論哪個學年段,劇情再現這種教學方式都是很合適又能取得良好效果的方法,學生對這種方式的喜愛程度顯而易見。這種方法相對簡單的操作情況就是分角色朗讀,既能夠讓學生加深對課文以及人物的理解,又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較之相對有難度的操作就是表現,讓學生飾演課文中的角色,盡可能地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這種方式雖然操作難度大,但是可以使學生對人物的理解更透徹。例如,在教學《孔乙己》內容后,我們就可以讓學生飾演孔乙己,演繹出自己所理解的人物形象,加深對課文以及其中所表達出的道理的理解。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希望諸位教師能夠看到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做出真正的改變,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反思、不斷提高,使初中語文教學越來越好,以此幫助學生實現更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臧瑞瑞.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8(07).
[2]張帆.基于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培養研究[D].陜西理工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