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燕
摘? 要:在科技不斷發展,教育不斷信息化的當下,教學應該逐步思考如何跟上社會進步,教育方式的逐漸進步使得學習模式改變,會對生活在信息化當下的學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以教育信息化為背景,闡述了小學科學教學應該如何結合信息化進行,應該怎樣具體地進行實踐作了闡述,使這種設想能夠盡可能地被應用于實踐,本文從現實角度出發,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探索,以期為后人的相關研究作出參考。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小學科學;實踐教學;方法探究
引言:
學習科學的目的是達到理解科學探究,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過程,為了解與科學有關的問題,我們要學會提出問題,針對問題進行探索并最終作出初步結論,在小學科學的教育中,我們首先要達成認識科學,尊重科學和相信科學的標準,這種價值觀的建立,需要通過各種方法來實現,但在傳統的小學科學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和學生仍舊在使用原始的書本知識和難以發現問題的“填鴨式教學”。
一、教育信息化的內涵與意義
教育信息化是指,第一,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在當今社會不斷信息化的當下,培養出能夠適應這一社會發展和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第二,是指在教學中運用信息化的手段,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注重信息資源的開發,使學生和教師能夠充分享受這一信息紅利。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一種形式,對傳統的教育方式產生了極大的沖擊,教育信息化作為國家信息化的重要組成,不僅僅是教學和學習要信息化,而是教育的各個方面都要信息化,當前,教育的信息化仍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腳踏實地,結合社會的發展和教育行業的需要,不能只關注信息化而忽略教育,教育才是教育信息化的重心,但同時應注意,既要教育,又要信息化,要注意“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結合,不是把教育與信息化簡單的相加,而要關注他們升華之后的產物,這些產物,是“1加1大于2”,才是真正實行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它的地位不容忽視,合理利用教育信息化,能夠培養出更適合未來社會發展的信息化人才,提高教學效率,能夠創新教育模式,整體提高社會效益,使教育水平能夠與國際水平接軌,教育更加現代化。
二、教育信息化與小學科學的實踐結合
教育信息化必須依托于網絡,在網絡上集成眾多的教育資源,使學生掌握和認識更大的世界,并最終將之應用于生活之中。
第一,通過教育信息化豐富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信息技術教育能夠讓學生更加動態地了解科學,為學生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學活動擁有新的展開方式奠定了基礎。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搜尋一些平時不易見到的實驗室實驗視頻等網絡資源,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觀察實驗,通過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濃厚的求知欲來激發學生對于小學科學的學習興趣,并不斷改進教學方式,使課堂氣氛輕松。例如,在學習三年級科學課程的緒論部分《我們都是科學家》時,教師可以上網搜尋一些科學家的照片和有關的影視作品,通過課件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可以向學生講述科學家小時候的趣事,指出探究科學問題一定要具有濃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給學生一個例子,如萬有引力的發現就是在無意中得到的,讓學生不斷注意觀察生活,勤于思考熱愛提問,從第一課起就奠定學生熱愛科學的價值觀,使學生明白,科學就是實實在在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科學并不神秘,這樣使課堂氛圍活躍,并且引起了學生對于科學學習的興趣[1]。
第二,通過教育信息化體現教學的重難點,但同時也使教學的重難點簡單化,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傳統教學中,重難點只是老師在教學時講到的艱澀難懂的文本,有的重難點在學生不能理解或者記住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長此以往,學生沒有掌握的重難點越來越多,會使學生對科學學習產生畏懼心理,但教育信息化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學生們更容易相信他們親眼所見的,所以視頻、課件、圖片等,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科學現實是怎樣的。比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我們的食物安全嗎》一課時,教師通過收集人的器官的圖片,讓學生了解我們的身體里存在著怎樣的消化器官,他們會看到身體的奇特構造,并可以在自己身上指出消化器官都位于哪些位置,教師可以通過動畫或示意圖,向學生展示消化器官都是怎樣工作的,學生能夠通過圖像看到消化道運送食物的方式,最后學生能夠通過拼圖游戲來自己完成消化的這一通路,在不知不覺的游戲之間,學生就能夠了解這一課的重點,簡化或者弱化重點,能使學生不畏懼課堂,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第三,教育信息化能夠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教育信息化能夠使學生熱愛科學課堂,并在掌握知識方面擁有自信心,所以學生就會自己主動去探索科學的課堂,在課堂中帶著問題去思考,不斷與老師互動并提出新的問題,這是教育信息化的真正目的,培養出能夠真正獨立、自主學習的人才。比如在學習五年級《神奇的機械》時,學生就會思考怎樣移動重物,斜坡帶給自己什么樣的啟示,國旗是怎樣升上去的,自行車車輪為何會這樣轉動,學生就會帶著這些問題,不斷去探究,在探究之中,他們也可以自己動手實踐,這樣同時也提高了動手能力[2]。
三、結束語
教育信息化作為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應該被廣泛地應用于課堂實踐之中,以期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教育信息化應該如何應用,這是廣大教育界以及時代發展下的一線教師都應該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本文對如何改進這一問題,使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作了闡釋,教育界應該意識到,課程改革跟上時代發展的重要性,希望上述闡述,能夠為小學科學教育的課程改革略微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為后來的小學科學教育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建議,筆者將不勝榮幸。
參考文獻:
[1]廖明江. 在小學科學課開展區域城鄉校際遠程協作探究活動的初探[J]. 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08):47-51.
[2]王杰,龍春麗,李娉婷,等. 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學科學課程實踐教學初探[J]. 科技風,20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