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娟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情境教學已經獲得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的認可與關注。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不論是教材內容的設置還是學生的認知思維規律,都要求當前的教師應注重情境創設與學科課堂教學進行整合,通過情境創設的科學運用,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的習積極性,提高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情境創設;小學語文;教學方式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學生的素質教育,傳統教育理念中僵硬、陳舊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當今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作為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創新和完善教學模式,重視情境創設這一符合新課程教學理念,以及學生思維認知規律的教學方式運用,通過結合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為學生創設多樣化且富有趣味性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可以在不知不覺間學習和掌握語文知識,提升語文水平和綜合素質,并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全新的體驗。
一、以實物再現情境
對于小學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來說,在情境創設的應用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實物情景的教學。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正是處于以形象思維占主導的階段,學生活潑好動,學習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針對學生這一思維認知特點,教師在進行情景創設的過程中,就可以結合教材內容所講述,為學生帶入一些實際的生活實物,讓學生對于課程內容形成形象的認知,這樣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也將更加方便,印象更加深刻。
例如,在教學《一株紫丁香》這一課程內容時,為了方便學生對于文本內容了解,讓學生可以在課程學習的開始,就對這一課文內容產生學習興趣。教師就可以在課程的導入部分,為學生創造趣味的實物情境,在課程的準備工作中,找一些實際的紫色丁香花帶入到課堂中,讓學生進行觀察。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體驗,對丁香花這一事物形成具體而全面的了解,學生相關知識認知得到豐富,那么教師接下來的課程教學也將會更加方便高效。又如在教學《找春天》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去在生活中尋找與春天相關的事物。在課堂教學時,先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對春天的印象,以及對春天代表事物的印象。在學生提出小草、柳芽、迎春花等等事物印象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活動中去找一些迎春花、柳芽、柳枝等等帶回到課堂中,引導學生互相觀察所在的事物,然后并由此讓學生感受春天給人帶來的情感,是充滿活力而又積極向上的。
二、以圖畫渲染情境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已經逐漸運用到了學科教學的方方面面。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以網絡和多媒體為主要形式的信息技術情境教學,已經逐漸成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常態。不同于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普通教具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圖畫觀看,在現代信息技術情境的創設下,教師通過整合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圖片、音樂等,制作成課件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直觀的觀看,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好奇心。
例如,在教學《黃山奇石》這一課程內容時,其教學內容中有大量有關黃山奇特石頭的描述,面對這一教學內容特點,教師如果還仍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以講解的方式給學生進行教學,學生很難對于黃山奇石形成形象的認知。而為了避免教學問題的出現,教師就可以以圖畫情景的方式為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展示。在課堂的準備活動中,利用網絡搜集與黃山風景相關的美景圖片,以及其黃山奇石的具體形象圖片,讓學生結合教學內容,對其中所描述的奇石進行仔細觀察。通過這一方式,學生可以直觀地觀看到奇松、石猴等,也可以通過圖片和地圖的觀看,了解到黃山的具體位置,以及與黃山相關的知識,不僅課堂教學內容得到了有效的豐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得到極大的激發。
三、以表演體會情境
在小學低段的語文情景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必不可少關注的點就是角色表演情景的創設。尤其是新課程理念下,強調學生們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表演情境的創設,一方面是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課程活動中來,調動起學生實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另一方面是可以讓學生在合作表演的過程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進而更加樂學好學。
例如,在教學《坐井觀天》這一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文本獨特的故事性以及其豐富的角色,組織學生進行趣味的角色表演活動。讓學生根據版本中出現的角色,如小鳥和青蛙等等,通過深入的閱讀分析,感受這些形象的思維特點和形象特點,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其語言表達的分析。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故事的延伸和擴展,如引導學生在故事中加入新的角色,或是引導學生對故事的結尾進行改編,讓學生想一想,如果青蛙從井里出來會說什么?通過這一趣味的活動開展,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以逐漸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總而言之,語文作為小學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師一定要積極關注,重視情境創設這一教學方式的運用,通過不斷優化創新情境教學的方式方法,構建多樣化的情境教學環境,以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獲得切實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調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生活情境的創設與應用[J].長江叢刊,2019(28):94-95.
[2]范炎炎. 小學現代詩歌教學中的情境創設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