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賽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功能鍛煉在強直性脊柱炎中的應用與護理價值。方法:選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2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強功能鍛煉,比較關節功能改善情況,比較護理前后各項生理指標。結果:護理后觀察組各項關節功能改善情況好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活動指數、功能指數、整體狀態及疼痛情況均好于對照組(P<0.05)。結論:功能鍛煉能顯著改善關節功能,降低疼痛,提高活動功能和整體狀態,對促進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功能鍛煉;強直性脊柱炎;應用與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238-01
強直性脊柱炎是臨床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會導致關節及多部位腫痛、疼痛,使得活動受限,且會累及其他組織和器官發生慢性病變[1]。因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作為對象,采用隨機對照方法,探討分析功能鍛煉在強直性脊柱炎中的應用與護理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齡(25-45)歲,平均(33.56±3.72)歲,病程1~7年,平均(3.43±0.45)年;觀察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齡(24-46)歲,平均(33.46±3.76)歲,病程0.5~8年,平均(3.41±0.47)年。兩組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兩組均給予相應的藥物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健康宣教、運動指導、飲食干預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功能鍛煉,包括:(1)根據患者的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康復訓練計劃,督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脊柱及四肢關節處于功能位。(2)輔助患者進行伸展運動;保持夜間睡眠時軀體處于伸直狀態的正確姿勢;晨起后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適當的伸展運動、胸廓鍛煉、膝胸運動,達到緩解晨僵癥狀的目的;根據活動量進行四肢伸展運動、轉體運動、腰椎鍛煉、頸部伸展運動及下蹲等動作訓練,以活動關節、拉伸頸部關節和腰背部肌群,緩解臨床癥狀。(3)功能鍛煉每次20 min,早晚各進行一次。每次鍛煉前,護理人員按摩患者椎旁及項背部肌肉韌帶,防止肌肉拉傷。同時,可根據患者恢復情況,指導進行散步、太極拳、游泳等運動。(4)通過健康手冊、PPT和視頻等方式幫助患者和家屬出院后在家中繼續進行功能鍛煉,并通過出院后的隨訪,糾正錯誤的鍛煉方式,掌握患者恢復情況,指導調整活動強度及鍛煉方式。
1.3 統計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行t檢驗,()表示,計數資料行X2檢驗,n(%)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比較關節功能改善情況(見表1)
2.2比較護理后生活質量(見表2)
3. 討論
強直性脊柱炎早期癥狀不明顯,易被患者忽視,提高了臨床治療的難度[2]。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各項關節功能改善情況好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活動指數、功能指數、整體狀態及疼痛情況均好于對照組(P<0.05),說明功能鍛煉能顯著改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關節功能,降低疼痛,提高活動功能和整體狀態。
綜上所述,功能鍛煉能顯著改善關節功能,降低疼痛,提高活動功能和整體狀態,對促進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敏,梁翼,吳曉惠,等.脊柱力學失衡與強直性脊柱炎胸背痛相關性研究[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9,23(3):170-174.
[2]倪源君,張瓊,朱麗娜.電話連續隨訪強化教育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的影響[J].上海護理,2018,18(01):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