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我國的高校的鋼琴專業藝術學校主要使用的是西方傳來的教學作品,并形成了完備的體系,而在這種教學方法也在學生和教師的的思想上根深蒂固,對我國的優秀文化有所遺忘,造成了“重洋輕中”的現象。導致現在我國的鋼琴體系還處在發展的階段,基于此種現象,高校的教學工作人員應該肩負起責任,弘揚民族民間音樂,并有機的融入高校鋼琴教學中。本文對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應用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意見,并且從高校鋼琴教學中應用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意義開始入手,間接反映出現在的現狀與問題,論述了接下來應有的對策。
關鍵詞:民族民間音樂;高校鋼琴教學;現狀與問題;應用與研究
一、高校鋼琴教學中應用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意義
(一)培養民族特色的音樂人才
我國的高校的創辦旨在培養高素質人才,而教學目的是為了為國家提供人才,而作為鋼琴類的藝術專業高校的教學學內容是為了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并且為我國的文化打下傳承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我國的鋼琴專業應該融入本土的音樂因素,讓學生意識到傳承中國文化的重要性,了解民族民間音樂的發展史,并不遜于西方的文化,這對培養學生成為中國未來鋼琴史走向世界有著深刻的影響意義[1]。
(二)弘揚民族文化
另外,在教學中融入民族民間音樂是其一,其二還要從社會的角度引導學生的責任意識感。教師在融入中國元素的前提下,還要對學生進行人格上的塑造,實現未來的價值觀。經研究發現,如果在教學中植入“民族責任感”等詞匯的加入,學生的學習質量便會得到質的飛升,所以學校的專業課是一方面,心理塑造又是一方面,而且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也有責任和義務將我國的傳統文化傳承下來,提升國家使命感與民族自豪感,畢竟失去文化為根基的發展是一團散沙。
(三)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
在教學過程中植入民族民間音樂不失為一個創新音樂的好辦法,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與思維創新有著重要意義。首先,音樂本身就是一個需要融合的藝術,只有在融合中不斷的進化才可以形成一個新的體系,雖然由于文化不同,在創作手法上、藝術表達上、技巧上都大不相同,但是“融合”可以讓音樂得到新的發展活力。教師在授課時為鋼琴曲加入民族民間音樂可以提升學生欣賞美的能力,體會到傳統文化所富含的迷人魅力。其次,是上文中提到的創新融合,為我國的民族民間音樂輸入新的血液,讓新元素的植入在中國音樂史上大放光彩,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高校鋼琴教學中應用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現狀與問題
(一)教師認識不足
目前,對民族民間音樂認知不足是現在高校鋼琴專業教師的現狀,自然而然會造成傳統文化意義傳承的缺失。本段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對現在的現狀進行解讀:其一,是因為現在高校的鋼琴教師都是班科出身,自身學習的就是傳統授課模式;其二,鋼琴曲的經典作品一般都是西方國家的創作,在教學模式上教師認為經典的就是最好的。
(二)鋼琴教學體系不完善,缺乏相關教材
鋼琴曲是從西方國家傳播開來的,而教學體系也是使用的西方國家教學模式,在課程設置上也是選用很多的經典交響曲,缺少民族民間音樂相關的素材加入。主要是現在我國的鋼琴曲還沒有開發到教學中,雖然有的教師認識到了這一層面的問題,由于缺少相關的教學經驗便很難開展。
(三)教學素材稀缺
由于缺乏相關教學素材,所以即使教師認識到了傳承中華文化的必要性,但也無法開展工作,在選擇教學素材時,因為西方鋼琴曲選擇余地較多,有很多值得學習的曲目,在經過心里掙扎后還是選擇了西方的教學素材[2]。
三、加強和優化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應用的對策
(一)教師需要提高認識,提升學生的民族意識
想要加強民族民間音樂在教學中的實施,教師必須認識到自身在整個體系中的重要性。目前,我國的民族民間音樂在教學上還未完全實施,處在探索的階段,由于沒有以往的教學案例,在實際教學的實施中還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需要教師發揮“春蟬到死絲方盡”的教學精神,開拓新的教學模式。另外當代大學生是祖國人才的直接培養通道,作為藝術類的專業應該將發揚傳統文化的使命背負起來。
(二)完善鋼琴教學體系,補充相關教材
上文中提到民族民間音樂與西方鋼琴曲在表達手法上是存在差異的,首先來說在技巧方面,民族民間音樂一般在表達上比較特殊,在使用連貫音階的部分,手指的跨度比較大,而鋼琴曲則不需要太大的跨度,甚至很少使用;再比如曲目的雙音節部分,民族民間音樂會經常使用,相反西方鋼琴曲也很少使用這種手法。由于我國的歷史長遠且地域遼闊,在音樂的表達形式上會有地域性的差異,所以要植入鋼琴教學中會比較復雜。
(三)加強素材搜集,提升學生興趣
民族民間音樂是歷經歷史的長河才形成如今的體系,所以在類型上述多種多樣,如果在教學中將兩者融合可以激發鋼琴曲的創新性。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其中的意義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其一,可以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其二,是我國的傳統樂器眾多,比如:二胡、嗩吶等等,如果融入鋼琴曲中必然是別有一番風味。另一方面教師也應該結合本段的主題“加強素材搜集,提升學生興趣”,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素材,從而促進學生的興趣[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從三個大方面論述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應用的研究,教師還應該著重考慮當前發展的問題,結合教師提高認識,提升學生的民族意識、完善鋼琴教學體系,補充相關教材、加強素材搜集,提升學生興趣,來彌補其中的不足。
參考文獻:
[1]王健健.民族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運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7):44.
[2]吳瑤.民族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J].大觀(論壇),2019(12):176-177.
[3]佟婧.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藝術家,2017(7):63.
作者簡介:李雯(1987.3-)女,民族:漢,籍貫:北京,學歷:研究生學歷,職稱:講師,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