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義敏
摘要:新世紀的教育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而不斷變化,少兒美術教育也不例外。在群眾文化工作中對少兒開展美術教育,不僅需要組織美術活動,還需要承擔起中國少兒美術教育事業發展的責任,將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轉變,努力完善教育理念,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優秀美術人才。本文將以群眾文化中的少兒美術繪畫實踐教學為例,展開對少兒美術教育的探討。
關鍵詞:群眾文化;少兒美術教育;少兒美術繪畫實踐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普及,少兒美術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發展,有利于培養少兒的創新能力,讓少兒的心智得到成長。全民素質的不斷提升使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少兒美術教育,但是,盡管社會上的少兒美術培訓和教育機構迅速增加,由于不同的機構之間教學水平存在差異,導致少兒美術教育無法形成科學的教學體系,對少兒的成長造成了一定限制。本文將對少兒美術教育中的問題展開探討,讓少兒美術教育得到有效開展。
一、在群眾文化工作中開展少兒美術教育的有效性
通過文化藝術類的開展,可以讓公眾養成積極樂觀的心態,讓人們熱愛生活,使社會得到良好發展。少兒美術教育是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成分,開展少兒美術教育的作用如下:
首先,群眾文化生活和人民群眾之間關系密切,少兒是國家發展的希望,開展少兒美術教育可以為群眾文化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其次,少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少兒美術教育中可以得到有效激發,促進少兒的藝術素養和綜合能力提升,讓其養成正確的審美觀念。再次,開展少兒美術教育活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讓幼兒的童年更加多姿多彩,有利于群眾文化工作的深入開展。最后,在群眾文化生活中融入少兒美術教育,與國家教育要求相符,可以讓少兒的內心受到觸動,具有其他科目教學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因此,需要群眾文化工作者將教學手法進行創新,積極開展少兒美術教育工作,讓藝術事業實現更好發展[1]。
二、在群眾文化工作中開展少兒美術教育的方法
(一)取消格式限制,鼓勵少兒進行意愿繪畫。
通過意愿畫,可以有效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的形象思維得到發展,充分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實現對幼兒想象力和創新能力的有效培養。如果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進行適當指導,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兒的創作興趣,激發幼兒的創作靈感。可以在教學初始時讓幼兒進行意愿繪畫,鼓勵幼兒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打開繪畫思路,在繪畫的同時講出自己所畫的故事內容,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需要教師充分把握所有教育契機,關注少兒感興趣的事物并由此入手,以提升幼兒的創新能力[2]。
(二)自由繪畫,鼓勵少兒在作品中展現自己對生活的認知。
于少兒而言,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對于其貼近自然、感受生活、提升藝術審美至關重要。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提前準備好教學中需要用到的道具,通過實物、圖片及光盤等形式,讓幼兒對課堂所授內容進行全面感知。需要少兒在繪畫中同時關注外在表現和內心感受,引導少兒在繪畫創作的過程中感受美、追求美,以提升少兒的審美能力,引導其主動思考。如果少兒在藝術創作中表現出杰出的審美能力,應該對其進行肯定,提升少兒的自我效能感,讓其從對美的無意識感受中逐漸發現藝術的真諦。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通常只關注繪畫作品的相似度,而缺乏對于作品美感的關注。但是在當前背景下,需要教師轉變思想,將繪畫活動視作可以有效滿足幼兒美的體驗教學活動,將藝術與生活進行聯系,實現知識技能和審美的有效滲透。通過適當引導,培養幼兒發現美的眼睛,讓幼兒善于挖掘周圍環境中美好的人、事、物,充分激發幼兒發現美、創造美的情趣。要鼓勵少兒將其對生活的認知和體會在作品中通過創造性的辦法進行呈現,以提升少兒美術教育的有效性。
(三)弱化目的性,讓少兒享受美術繪畫
需要關注少兒在繪畫中的情感體驗,在繪畫中培養孩子的興趣,讓他們可以在繪畫中展現自身的豐富情感,給予少兒豐富的想象空間,弱化繪畫教學中的目的性,不為孩子的藝術創作設限,讓孩子自由創作屬于自己的作品。例如在選擇顏色時,性格內向的孩子可能更加偏愛簡單樸素的顏色,而性格外向的孩子可能更喜歡夸張張揚的顏色。此時,教師不應該干預少兒的顏色選擇,無論幼兒喜歡鮮艷的顏色還是暗色調,都是幼兒此刻內心的真實寫照,或者是幼兒對美的獨特感悟,教師應該予以充分理解。在少兒繪畫的過程中,教師唯一要做的就是為其營造一個輕松舒適的氛圍,讓少兒可以在藝術創作中表達真實的情感傾向,通過適當鼓勵,讓幼兒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3]。
(四)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少兒的藝術潛能
在美術教育中,應該關注對學生觀察、記憶及想象、創造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避免使用單一刻板的教學方法,以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為幼兒的想象力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為社會輸送更多具有超強藝術天賦的美術人才。
結論
在兒童畫中,經常會有許多少兒的奇思妙想,孩子們在繪畫中逐漸投入角色,將自己視作畫中人。因此,從他們的繪畫作品中可以充分展現幼兒的內心世界,而教師在此時應該予以充分尊重,不能干涉孩子的繪畫,也不能否定孩子的美好幻想。應該通過恰當的方法對孩子的繪畫作品進行評價,采取積極的評價方式看待孩子的每一幅作品。通過適當引導,讓孩子可以認真觀察和認知有關事物的特征,便于孩子深入把握科學知識,充分激發孩子的藝術潛能。
參考文獻:
[1]唐遠琴.試論文化館群眾文化工作中的少兒美術教育[J].北極光,2019,000(003):P.78-79.
[2]李晶.淺議美術教育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重要性[J].赤子,2018,000(022):69.
[3]邵瀚.淺議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在少兒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9,000(00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