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香香 吳紹蘭
摘要:探究包容性設計在家庭智能馬桶中的應用。從目標用戶、智能升降馬桶、家庭環境三重要素入手,結合包容性設計原理,以提升家庭升降馬桶的包容性。包容性設計原則、方法對家庭智能升降馬桶具有理論指導性、實踐可行性,能較好提升用戶的心理感覺、生理知覺、認知及操作的體驗。包容性設計可為家庭智能升降馬桶的創新研究提供現實意義。
關鍵詞:家庭成員 智能馬桶 升降技術 包容性設計 設計策略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 (2020) 09-0146-03
引言
隨著家庭生活模式的變化和老齡化問題的日益突出,兩三代人居住有著越來越廣泛的社會需求[1]。三世同堂成為解決這個社會問題的絕佳方式,即為了方便家庭成員間的相互照顧。這種生活模式下,家居產品需要具有較高的包容性才能提高產品的適用性,特別是日常使用的家庭智能馬桶,需要容納多用戶的使用特點,這對家庭智能馬桶設計帶來了較高的挑戰性。在此背景下,包容性設計的提出,為解決這幾嚴峻的問題帶來了理論性的指導。
一、關于包容性設計
歐洲建筑師Richard于1984最早提出包容性設計理念,并廣泛在英國應用,它是用來描述“環境促進身體機能”的一種設計理念。機會參與、互動與分享是包容性設計的核心(精髓),是關于人文關懷、精神投射的設計理念[2]。包容性設計關注人群多樣性,與同一階段以特殊人群為主要設計對象的無障礙設計、以普通大眾需求為主,特殊人群部分需求為次之的通用設計相比較而言,包容性設計更加注重的是用戶多樣化,不過多去細分用戶,而是致力于用戶的互相重疊,做到真正的“以用戶為核心”,最恰當的案例就是圖1,挪威設計師Peter為了適應不斷成長的孩子而設計出的適用于各個年齡層使用的TrippTrapp成長椅。
成長椅的包容性設計理念,潤物細無聲地伴隨用戶的每一個成長過程。包容性設計主張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變“老”的過程,老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成長椅基于伴隨成長的設計理念,與包容性設計理念不謀而合,這也呈現出設計的最佳目標一到達自然感知狀態。
包容性設計所要實現的是產品或是建筑的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平等、自由以及積極自尊的面對我們的設計,它是超越無障礙需求的[3]。包容性設計是一種強調均衡和綜合的設計或者說是設計方法,它不是一個不可達到的目標,而是一個可以不斷完善的過程,不同于通用設計的理想精神,這個過程是具有實際意義的。家庭生活中由于不同家庭成員年齡,生理,心理以及行為等差異,勢必有著很多需要均衡和包容的問題,從包容性的維度去對智能馬桶進行思考有著極大的意義。
二、智能馬桶現狀分析
(一)智能馬桶發展現狀
TOTO、科勒、delta、高儀、美標、九牧、箭牌等是國內外的智能馬桶代表品牌,智能馬桶在國外,最早用于醫療和老年人保健[4]。20世紀后期日本推出衛洗麗概念,是智能馬桶由醫療保健向日常生活轉變的標志。九十年代,智能馬桶蓋進入_小部分國人的生活,到了本世紀初國內對智能馬桶的投入研究,在近年來有所突破,如九牧去年推出的i5智能馬桶,可以看作國內先進智能馬桶技術的代表。
智能馬桶的常規功能包括自動清洗、座圈保溫、按摩殺菌等,國內在存在智能馬桶的家庭中,智能馬桶的利用率不是百分之百的,除了使用習慣上,還有因為年齡、生理以及行為上的差異所造成的使用不便和功能匹配問題。
國家質檢總局2017年將智能坐便器納入“消費品質量提升專項行動”的十類重點消費品之列,2018年又啟動了“全國智能坐便器產品質量攻堅計劃”[5]。可見我國對于智能馬桶的研究浪潮將持續高漲。智能馬桶的研究是智能家居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過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去挖掘它的新需求,新的使用方式和操作方式,從而滿足人們的需要,是非常有意義的。
(二)智能馬桶存在問題
國內外對于智能馬桶都傾向于治療和保健類的研究開發。由于信息時代的到來,智能馬桶有了許多前沿和科技的功能,但是這些功能未必是每一個人真正所需要的,在家庭生活中,智能馬桶應該扮演著包容者的角色,它是用戶每一天都需要接觸的物品,也是家庭生活中利用率最高的產品之一,目前市場的智能馬桶無法同時滿足不同的家庭成員由于生理等等物理限制條件造成的不便和需求,這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市面上出現的智能升降馬桶是基于扶手和馬桶坐墊的升降,是為了老年群體以及其他特殊人群進行的無障礙設計,這類型的智能馬桶設計要得到用戶的共鳴,還需考慮用戶的生理、心理因素,以產生弱化自身特殊屬性的心理暗示,同時操作中應弱化難度,在用戶體驗方面兼顧易用和舒適。智能馬桶作為智能家居產品,意味著其包容性要求的更為嚴格,務必盡量滿足生理,心理以及行為多樣性的家庭成員,這也是智能馬桶存在的必要解決問題。
(三)智能馬桶另一維度創新
以用戶為中心的包容性設計為智能馬桶的創新添磚加瓦。在我們對于智能馬桶的設計過程中,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在智能科技領域加大了研究的發展,但是我們考慮和思考智能馬桶的普及率為何在國內如此之低,除了它的價格較高,還有一點就是它的使用功能讓使用者無法獲得真正的反饋和共鳴,設計師和工程師致力于讓智能馬桶更加智能的過程中,需要關注到更加智能這一目標最終實現是以用戶為中心。
從一個全新的維度出發,為我們的家庭進行的智能馬桶設計,我們應當關照每一類家庭成員,使他們都可以獲得良好舒適的用戶體驗。兒童、老人以及年輕一代他們年齡和心理上的不同形成了一系列生理以及行為上的差異,這是我們所必須改善的實際問題。到2030年后,人口老齡化將達到另一個高度,同時伴隨著家庭的組成、兒童的成長,應從功能結構、人機要素、人因要素方面對智能馬桶進行剖析,結合升降扶手如圖2的基礎解決方法,構思出以“智能升降馬桶體”進行設計創新維度,用包容性的設計方法去進行設計創新。
三、家庭智能升降馬桶的包容性設計分析
(一)家庭成員的特征及需求分析
以中國城市家庭組成為焦點,鑒于智能馬桶的消費主體應為具體穩定經濟收入的一代人,這一代人的特點是‘上有老,下有小”,用戶處于事業上升期,多數家庭需要父母的幫助.并且對于孩子和父母的生活水平和環境有著更加大的期許。這種主干家庭組成就是典型的“三世同堂”,生活在一個家庭空間下,每一個人的差異特征都需要被理解和包容,在對產品進行包容性的設計分析的首要任務就是對不同的家庭成員的生,心理特征進行提取和需求整合。
1.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大部分老年人在生理狀態和生理系統功能呈下滑趨勢,肢體容易出現不協調等問題,感官系統出現遲鈍等現象[6]。設計中包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是不足夠的,他們的心理特征也是需要被包容的,生理上的不便帶給他們心理上的失落感和不愉悅感,需要我們進行包容性的設計思考從而正面處理這些心理特征狀況。
從視覺分析角度,進入老年時期,可視能力明顯下降,又由于對于新生事物的接受和識別能力也同樣下降,在使用中智能馬桶需要呈現出一種滿足老年人直接認知的自然感知的方式。從行為特點分析,研究發現,老年人血液循環較慢,長久蹲在馬桶上,腿部容易發麻(或者起身眩暈等其他癥狀),出現摔倒等問題,智能升降馬桶的出現,使得老年人既可以獲得安全舒適的下蹲、起身體驗,又緩解老年人如廁前后的一系列擔憂情緒。
從心理角度分析,老年人具有傳統念J日的思想觀念,同時,生理機能的退化弱化他們追求新事物的好奇心。居家養老作為中國最常見的養老模式,在生活中面臨孤獨感,感官遲鈍接受新事物能力下降,情緒波動具備“老孩子”的心理特征,只有真正適應老年人直接感知和生活習慣的設計才能為他們所接受和認同。
2.年輕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年輕人是社會的主力軍,現代年輕人的所面臨的是快節奏的生活節奏以及高消費和快消費的生活環境,工作的性質和社會的整體狀況,讓這一代人的生心理特征有著更加鮮明的特征。
從視覺角度分析,年輕人優越的視能力,對于色彩、外觀的感知能力強烈,設計應當捉住年輕人喜歡主流但不逐流的特征,從而滿足他們對智能馬桶的期待。
從行為特點分析,中青年人日常行為特點是早出晚歸,對于身體的放松有著大的需求,在如廁這一過程中由于身高、體態、坐姿等一些個性差異的因素,使得智能馬桶的高度和角度變得至關重要。
從心理角度分析,年輕人擁有更強烈的享受心理以及對于新鮮事物的接納值較高,個性化和差異性也是他們最明顯的特征之一。朝九晚六的工作狀態,讓他們更加憧憬一些原始的追求,追求健康和高品質的生活,追求“朋克養生”。當代年輕人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對生活品質提升以及渴望“關照父母子女”有著責任式的心理特征。智能升降馬桶的出現,是基于關照多樣性的用戶,使得他們既可以得到舒適的如廁體驗,又緩解了工作一天的緊張情緒。
3.兒童的生理心理特征:據統計,我國兒童占人口總數約為四分之一。兒童的世界處處都是新奇和學習,生活中存在的物品都是他們學習的源頭。兒童的生理機能和生理系統處在未成熟和不斷生長發育的狀態[7],他們需要外界世界的包容和呵護。
從視覺角度分析,兒童處于身體機能發展的階段,對于環境中提供的色彩和形狀有著強烈的學習欲望,因此相對于標新立異的產品,合適的產品對兒童的關照程度更強。從行為特點分析,兒童由于身高、四肢體格等一些物理能力限制,生活中的設計應當考慮他們的使用情況,而不能僅僅當作成年人的縮影。兒童對于智能馬桶的使用情況與成人有顯著的差異,智能升降馬桶通過分析兒童外部特征(如小腿高度等),并且結合他們的生長情況的變化性,提供適合的使用高度。
從心理角度分析,兒童心理上有著對外界好奇同時又合群的特征,居住空間一家里擁有的物品是他們最直接的學習對象。對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渴望得到嘗試和動手的機會,這也是孩子對于新事物好奇心理的追溯。一方面兒童心理中的從眾心理,讓他們希望被認同和渴望合群,常見的例子,hello Kitty風靡的年代,每個孩子都夢想擁有,這種合群的心理成為他們更快融入生活的推力。智能升降馬桶的出現也將滿足他們好奇而又合群的心理。
(二)包容性設計原則分析
包容性設計就是能夠包容最大量目標用戶的設計[8]。它強調的是人人平等,尊重多樣性。同濟大學包容性設計研究中心為南京安懷村進行的包容性設計如圖3,在廚房設置透明木板等可視化設計;在浴室設置符合老年人行為方式的裝置;在臥室中設計保護裝置,使用抗菌親膚材料如圖4等方式進行包容設計;
其中蘊涵的包容性設計原則包括了:
1.以“人”為中心原則:以“人”為中心原則,不是意指設計與用戶的形神統一,而是設計在實現之初去包容用戶自身的不足,從而達到向用戶靠攏的設計初衷。
在包容性設計中,將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努力讓每一個使用的人能平等,安全以及輕松地使用。安懷村包容性設計中運用可視化設計,是填補了諾曼提出的用戶使用產品出現的兩個心理鴻溝,并且也是對于老年人以及特殊群體的另一面的關照。
以“人”為中心的設計原則,傳達出注重用戶直接感知的設計目標。2018年淘寶推出的老年版淘寶將用戶放在核心的位置,模擬日常使用中父母子女的情境,分析解決他們最原始的需求,從視角和功能上都堅持了物我合一,通過環境和條件的創造改善來解決用戶的物理受限。
2.多樣性與差異性原則:每一個人都是多元的統一,又是差異化的個體。用戶在使用中是一個不斷變“老”的過程,設計適用于“動態”的用戶成長過程是包容用戶的最佳體現之一。
在包容性設計中,承認人是變化的,又是統一的個體。多樣性與差異性的設計原則是指,當目標用戶在不斷地成長,設計要適應這種成長而做出相對應的改變,使得用戶不因物理能力受限,獲得質量更好的生活。伯納德的著名論斷“為年輕人的設計無法受益于老年人,而為老年人的設計也將受益于年輕人”,盡可能包容更多用戶以及包容用戶不斷變化的一生是包容性設計的精髓,同時設計考慮到更加多元化的用戶特征也是包容性設計的關鍵。
多樣性與差異性設計原則詮釋包容性設計尊重多樣性的設計理念。Peter精心打造的成長椅便是最恰當的設計案例,通過聯想孩子的成長特點來對設計進行包容性的設計考慮,達到包容性的目標。
3.和諧性原則:設計不只是提供單一的選擇,包容性設計致力于打造多樣的選擇,關照大多數人,而實現和諧的設計目標。包容性設計關照用戶的年齡、性別、肢體協調、社會地位所帶來的不同,在乎使用過程如何讓用戶盡可能擁有良好積極的感受。
在包容性設計中,良好、積極的體驗是設計的最終目標,例如,為視聽障礙的社區進行的封閉字幕設計,同樣方便了在擁擠的機場獲取信息,可以說包容性力求達到不同情境下目標用戶使用設計的和諧統一。
和諧性的設計原則,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設計和用戶達到高度的和諧統一,獲得美好的用戶體驗。
四、家庭智能升降馬桶的包容性設計策略
家庭中的成員對于智能馬桶使用的生理心理需求沒有得到重視,國內在智能馬桶需求分析沒有進入專業的領域。希望能通過一些設計策略來使家庭生活以一種更舒適和諧的方式展開,包括以下幾種進行分析:
(1)易用性設計策略:構造包容有道的設計目標,對于每一個需要使用或可能使用的人都易于使用,不僅是物理維度上的可用性,更是心理層面以及情感層面的易用性。智能馬桶的基礎功能和附加功能都需要考慮其易用性,“少即是多”是一個關鍵的策略,去除易用性低下的功能,進而轉化為易用性高的功能。
易用性不單是功能上的易用,也是視覺感官上的易于接受,比如色彩、外觀等,色彩上反思智能馬桶一貫的冰冷潔;爭,心理層面予以用戶不包容、不溫暖,從反思層面分析家庭智能升降馬桶在凸顯其干凈易清潔的前提下,還應該更注重一種無意識地向用戶透露家的溫馨和包容的氛圍,提高易用性,增加使用率。
(2)多元性設計策略:家庭中的每個成員是多元差異的,對產品接受度不同,那么設計就應當考慮到不同類家庭成員的特征,智能升降實現產品向用戶靠攏,設計不是以用戶的物理能力受限為主要參照的,如圖5,九牧智能馬桶在座圈進行的四季溫感包容性設計,是主動提供合適的環境和條件,讓生理、心理(物理)能力不同的用戶在使用的過程被關照。作為國內智能馬桶先進技術的代表,九牧i5智能馬桶所提供的設計策略于包容性一貫秉承的尊重多樣化,實現多元化不謀而合。
多元化不是一味追求多選,而是在盡可能多的選擇中找到適合大多數目標用戶的最合適的解決方式。智能升降馬桶是智能馬桶創新的新方式,通過包容性設計理念切實解決智能馬桶使用情境中的實際問題,比如家庭中的成員由于性別、年齡以及成長背景諸多因素造就了他們不同的生理、心理以及行為習慣,智能升降馬桶不單單是為了解決生理差異而進行的高度、角度調節,更是為了關照每個用戶的生活行為習慣的多元化設計。
(3)積極交互設計策略:設計實現后,在使用的過程中營造出積極的交互氛圍是很重要的。考慮到用戶的心理需求,用戶與設計能實現積極的交互時更能與產品產生共情。智能升降馬桶致力于包容不同的家庭成員,通過智能升降來關照每一類成員。如圖6,Mountway研發的升降輔助是將設計與環境以及環境中的條件層層契合,就是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合適、合理以及積極的交互空間。
家庭智能升降所實現的應是積極的互動模式,特定人群的升降模式無法滿足常規人群的使用,常規人群的使用習慣與特殊人群不盡相同,產生積極交互的前提是尊重每一類適用人群,不去過多細分用戶,消除特殊人群使用時不安的情緒,給予他們回歸常規生活的溫情。這樣的設計自發滲透出家庭的溫馨包容。
結語
好的設計一定是“問題”的良好協調統一體,當設計結果不符合用戶需求,“問題”則還是未能協調[9]。目前,市面上形形色色的智能馬桶沒能提升人們的購買率和使用率.設計出一個能讓家庭成員可用并且易用的智能升降馬桶是具有極大的價值的。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發展的過程,一個不斷“老”的過程,設計出一個具有包容性的智能升降馬桶,是在尊重每一個人的前提下的包容性設計。對家庭智能升降馬桶,應采用包容性設計原則,既可以使每一個成員感受到設計中的包容性,又在使用過程中真真切切的感受。.
參考文獻
[1]武海泉.家庭養老背景下兩代居戶型設計研究[D]湖南大學,2014
[2]董華.包容性設計:英國跨學科工程研究的新實踐[J]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2011,3 (01):19-25
[3]凱瑟琳.霍韋爾,埃莉托馬斯,龐凌波.包容性設計:超越無障礙[J]世界建筑,2019 (10):20-25+124
[4]張培君.現代衛生潔具新寵兒——智能馬桶[J]家電科技,2015 (02):22-23
[5]倪智勇.智能坐便器市場發展趨勢分析[J]陶瓷,2018 (04):13-14
[6]曹文棟.基于物聯網的老齡化智能馬桶設計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15
[7]肖婭暉.基于兒童心理與生理特征的兒童家具設計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2
[8]董華.包容性設計:中國檔案[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9:5
[9]柳冠中.事理學方法論[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