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海傳
摘 要:隨著當前市場競爭的激烈化,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然要加大對自身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有效性提升與強化,只有確保其產品質量的穩定性與可控性,才能夠不斷強化市場的占有份額,以此來提高市場競爭力。本文簡單介紹了當前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現狀,并提出相關提升策略,以此來確保其在后續的認證過程中發揮作用,實現核心競爭力的提高。
關鍵詞:量管理體系認證;現狀;提升策略
1.前言
加大對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認證,是確保企業內部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前提,同時也是確保核心競爭力增強的重要參考依據,因此必須對其引起足夠的重視。但是因為在認證過程中,相關管理者以及員工并未真正意識到其重要性,缺乏整體性的創新意識,導致其質量管理體系在認證過程中存在諸多漏洞和盲區,各項工作的開展流于形式且目的性太強,因此最終造成其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質量發生下滑,無法滿足市場的要求和標準。所以說加強對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有效性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2.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現狀
2.1質量管理體系不健全、不規范
目前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往往會分設多個部門,但是由于不同部門之間缺乏緊密的聯系與協調,導致相關權力責任劃分不清晰,甚至還存在資源分配不合理的現象,這些都造成企業在進行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后續無力,無法對相關質量管理標準和體系進行完善和優化。甚至某些企業管理者為了謀求個人利益,而忽略對產品研發的有效監管和規范,導致市場對此類產品接受度較低,嚴重損害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2.2質量管理意識不強
企業人員普遍對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識不充分,相關管理意識偏弱,在整個質量管理過程中缺乏主動性。尤其是目前很多中小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盲目追求市場覆蓋率,而忽略了對于產品質量的重要把控,缺乏對未來持續且詳細的發展規劃,導致其不能快速適應時代的變化,最終被市場經濟打垮。產生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企業高層和相關管理人員的普遍缺乏質量管理意識,在開展企業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并不重視,進而出現了各種問題。
2.3質量管理水平低
縱觀目前企業對產品質量的管理體系標準來看,其更加側重于對相關的考核與審核,因此在產品質量管理方面缺乏專業性,也就導致后續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對質量管理水平偏低。同時企業內部的高層管理人員并不能夠根據企業的運行狀況做出相應的質量管理調整,無法有效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另外對于相關崗位的人才而言缺乏必要的引進,整體培訓工作過于盲目,相關工作人員在考核過程中忽略重點,并沒有持續性的為崗位的發展做出長遠打算和規劃,因此使得在具體工作中過于依賴傳統的管理體系,工作缺乏積極性。所以說在后續的改革與強化過程中應注重質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從多個方面對其進行改進優化。
2.4沒有形成系統性的持續改進機制
企業在開展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過程中并沒有有效結合自身的運營狀況對其做出系統性的持續性改進,尤其是針對可能出現的影響因素也沒有進行優化和消除,從而使得企業最終的質量管理體系和標準缺乏嚴謹性與整體性。企業應更加注重顧客、法律、法規對產品(服務)及質量管理要求的變化來做出相應的改善,尤其是需要強化機制體系的建立,進而能夠不斷提高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強化市場核心競爭力,滿足不同業主的用戶要求。
3.企業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有效性的措施與建議
3.1質量管理體系要不斷修訂和完善
質量管理體系屬于一個相對開放的系統,需要不斷的與外界環境進行協調來完善優化自身體系,因此可以將其看作一個動態化的管理體系,進而保證其有著較高的環境適應能力。企業在發展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中必然會經過“設計-運行-完善”的過程。這主要是因為市場在不斷的進行變化,所以說相應的質量管理體系也會不斷協調和完善,進而快速適應新的要求與標準。因此在企業運行的過程中,應注重對內部質量管理體系的完善和優化,使其能夠符合各方發展需求。另外還要加大對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修訂、完善,使組織質量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這些法規要真正得到貫徹執行,才能收到實際成效。因此組織應加強對各項質量執行情況的監督、審核考評和獎懲,加強質量意識的教育,促使體系有效運行。為此,組織應建立一支穩定審核員隊伍,編制年度審核計劃,定期對各質量標準體系要素進行審核與評價,在審核報告中指出存在的主要問題,并要求有關職能部門限期改正,對改進措施進行追蹤,驗證其效果,促使各職能部門的工作不斷完善。
3.2加強培訓和教育
組織的人力資源是組織之本,組織質量經營成敗的關鍵在于組織整個員工素質的提高,應充分重視人力資源的構建,提高各級人員的質量意識、業務素質、事業心、責任心、職業道德以及適應本職工作的能力。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對組織員工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主要表現在:員工從相互競爭變為密切合作;對員工的工作紀律和工作活動有更高的要求;員工的工作范圍加寬,組織內部信息溝通要在不同部門和層次之間進行,溝通的方式應是雙向或多向的,并保證信息溝通渠道的暢通。為確保達到以上要求,組織應創建學習型組織,提供一個敏捷的教育和培訓環境,使員工能自由地分享知識和經驗,快速學習所需的知識與技能,并將其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不斷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
3.3質量認證的監管
企業應注重完整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在其執行過程中還要對其加強監管。因為企業質量認證工作的開展一定要確保相關工作流程的簡化,這就要求加大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實現整個企業的協調性穩定發展。在進行質量管理體系的監管過程中,針對不必要的流程要對其進行簡化,甚至能夠進行直接刪除,以此來確保企業的高效穩定運行,以較低的標準完成相對較高的產品質量,滿足市場發展的需求。政府部門只能對市場進行宏觀調控,一般來說是通過相關法律法規對其進行約束,以此來確保整個市場的規范化和有序性,確保質量管理體系在其工作中發揮正確作用。
3.4加強質量體系文件審查的力度
質量體系文件審查是認證審核的重要內容,貫穿于審核的全過程。通常把文件審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文件初審,審查質量體系文件是否符合標準的規定;后階段在現場審核中進行,審核質量體系文件是否切合實際,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要提高審核質量首先要加強對質量體系文件的審查力度。在文件初審中,除了要審查質量手冊外,還要抽查相應的程序文件。現場審核中還要重視質量體系文件的審查,特別是調閱第三層次文件。對第三層次文件的審查不但是整個質量體系文件審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產品質量直接產生影響的部分。無論是文件初審還是現場審核中的文件審查,都要重視對“抄標準”現象的檢查和扼制,以確保質量體系文件能結合組織的產品特點,針對標準的要求,規定適宜的控制措施,切合實際并行之有效。
4.結語
總體而言,目前國內很多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和標準都不夠完善,所以相對來說其認證工作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必須對其引起足夠的重視,并加以完善和優化,有效發揮監管部門在其中的重要作用,積極引導企業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有效性的不斷強化,針對自身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相應的調整,實現動態化質量管理體系優化,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左兆迎,王以憲,袁偉.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標準科學,2019,536(01):133-138.
[2]袁俊.獲證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的探討[J].移動電源與車輛, 2003(04):37-40.
[3]何丹丹,李秀秀,施翠蓮,等.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及其認證的有效性研究綜述[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 2017.
[4]鄒朝華.試論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提升[J].華東科技:學術版, 2018(6):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