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鳳霞 尚亞婷
【摘 要】目的:探討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在護理中的應用及滿意度。方法: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為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0名膽囊炎患者,隨機分為常規與康教兩組,分析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疾病知識知曉程度與情緒質量。結果:康教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與疾病知曉程度評分均要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通過在護理期間對膽囊炎患者添加心理護理與康復治療,能有效改善其情緒質量,提高自我護理能力與護理滿意度,具有研究價值。
【關鍵詞】心理護理干預;健康教育;膽囊炎患者;滿意度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in nursing. Methods: The study object of this experiment was 60 cholecystitis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0,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outine and Kangjiao. Disease knowledge and emotional quality.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disease awareness scores of patients in Kangjiao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Conclusion: By adding psychological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to cholecystitis patients during nursing,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emotional quality, improve self-care abili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have research value.
Key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health education; cholecystitis patients; satisfaction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30--01
膽囊炎是一種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其主要癥狀為腹痛、惡心嘔吐等,對患者正常生活干擾較嚴重。而且該疾病具有遷延特性,易反復發作,因此對很多患者都造成了心理負擔,直接影響了疾病治療效果[1]。基于此,本文將探討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在膽囊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及滿意度。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為2019年1月-2020年1月,研究對象為此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膽囊炎患者,隨機抽選60名,依照不同的護理方式分為常規、康教兩組。其中常規組有男患例17名,女患例13名,年齡區間為20~53歲,平均年齡為(36.62±4.45)歲;康教組有男患例18名,女患例12名,年齡區間為22~50歲,平均年齡為(36.34±4.43)歲。所有患者均已確診且意識清楚,了解研究內容自愿參與配合,基礎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常規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模式,康教組人員在常規護理之上接受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干預,具體措施如下。首先是心理護理:①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交流接觸,向其介紹負責的護理人員、醫師情況及病區環境、設施,幫助患者盡快熟悉環境,提高患者信任感。②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其心理,情緒狀況,制定個性化心理護理方案,幫助患者積極面對負面情緒來源,共同找出情緒調整辦法[2]。③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家屬進行交流,向其說明家庭鼓勵對患者康復的積極意義,提高患者家屬的護理意識。第二是健康宣教:①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先通過測試卷了解患者對疾病及護理知識的了解程度,接下來在依照患者文化水平、知識理解能力選擇適宜的康教方案,定期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康教宣傳[3]。②應定期在院內組織健康知識宣傳講座,借助案例向患者生動介紹膽囊炎的誘因、病變情況、治療方法等知識,并組織患者在講座上進行知識交流,加深對疾病藥物使用、不良反應等知識的學習印象[4]。另外還應在病房內放置一些疾病治療手冊或疾病知識宣傳二維碼,方便患者隨時了解疾病知識、護理注意事項等,提高自我護理能力。
1.3 觀察指標
1.3.1 護理滿意度:通過借助科室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統計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1.3.2 疾病知識知曉程度:采用試卷測試形式,評估兩組患者對疾病知識、護理知識的了解程度,滿分100,分數越高知曉程度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以SPSS19.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t檢驗。統計值有統計學差異的判定標準為P≤0.05。
2結果
2.1護理滿意度比較
康教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6.67%遠高于常規組76.67%,改善狀況更好,P=0.0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一。
3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的改變,膽囊炎的患病率也逐漸呈上升趨勢,成為了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該病在發作過程中,會為患者造成強烈的不適感,因此容易使一些患者產生情緒負擔。而且臨床上常采用手術方式進行治療,也會對一些患者造成恐懼感,從而降低其治療依從性,影響疾病治療效果[5]。
本次研究表明,康教組患者的護理滿意以及疾病知識知曉程度均要高于常規組,護理效果更好,具體原因分析如下。首先添加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干預,能幫助患者建立正確的疾病觀。一些患者缺乏對疾病知識的了解,認為膽囊炎疾病的發作就是飲食方面不注意造成的,因此護理配合意愿較低,影響了治療效果。通過加強康教宣傳,能幫助患者正確了解疾病形成原因,從而提升自我護理意識,從飲食、作息、運動等多方面進行護理,提高自身恢復速率。第二添加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干預,能幫助患者提高護理滿意度。一些患者受疾病及手術雙重影響,會出現一些焦慮情緒,從而降低治療依從性。通過在患者入院后,細心為其介紹病房環境與醫師、護理人員情況,有助于消除患者緊張情緒,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而且定期對其進行心理疏導,也有助于醫護人員提高對患者情緒狀態的了解程度,從而采取更適宜的方案對其進行心理護理或健康宣教,一步步提高護理質量及患者自我護理能力。
總而言之,通過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對膽囊炎患者添加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干預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程度,積極調整情緒狀態,配合護理人員展開工作,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柳莎.膽囊炎患者護理中應用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的臨床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87):7+64.
張小英.膽囊炎患者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3):153-154.
阿茹娜.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在膽囊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46):291.
盧小菊,艾凌艷,葉愛琴,等.膽囊炎患者護理中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的臨床應用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27):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