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娟

【摘 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傳染病預防控制中的應用。方法:選取2019年1月31日—2019年12月31日在我院體檢中心接收健康檢查的140名體檢者進行研究,根據體檢順序,將單號者列入A組(n=70,age:18~60),接受常規體檢指導;將雙號者列入B組(n=70,age:18~60),在常規體檢指導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結果:對比A、B兩組對傳染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B組評分較高(P<0.05)。結論:將健康教育應用于傳染病預防控制中,可提升人們對傳染病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
【關鍵詞】健康教育;傳染病;傳染病知識掌握程度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30--01
傳染病的類型多樣,多數具備具有廣泛流行性,可通過多種途徑在人與人之間互相傳播,嚴重,嚴重影響社會穩定性及人們的健康[1]。結合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及感染機制分析,在自我防控意識較高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消除易感染疾病的危險因素,阻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2]。健康教育的應用,將常規的教育活動納入系統性規劃中,經研究證實,合理的健康教育,可以幫助人們提升對疾病的認知水平,自覺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3]。因此,本文對健康教育在傳染病預防控制中的應用進行合理探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納入對象:在我院體檢中心行健康檢查的體檢者,納入例數:140名,研究對象選取時間為2019年1月31日—2019年12月31日。根據體檢順序,將單號者列入A組(n=70,age:18~60),將雙號者列入B組(n=70,age:18~60)。納入標準:①認知功能正常,可配合研究;②聽力、視力等功能正常,具備基礎溝通能力;③文化程度≧初中。排除標準:①昏迷、休克患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③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次研究屬自愿參與,參與者及家屬獲知情權,組間基線資料保持同質性(P>0.05)。
1.2 方法
A組接受常規體檢指導,告知其檢查結果,根據結果提供建議,叮囑患者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事項等。
B組在常規體檢指導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內容為:①傳染病知識講解:結合體檢者的教育背景及理解能力,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常見傳染病的誘發原因、傳播途徑、治療方法、影響及危害等知識告知體檢者,例如,常見的血液傳播疾病包括艾滋病、乙型肝炎等;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的疾病有流感、麻疹等;通過飲食傳播的疾病有甲型肝炎等。②健康教育宣傳方式:根據體檢者的體檢項目,講解相關傳染病的影響因素、病情發展等,注意語言的通俗易懂;將常見傳染病類型及相關知識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制作為宣傳冊,免費發放;合理運用雜質、社區公示、板報、公交車站宣傳欄等形式展開書面宣傳等。③心理疏導:傳染病多數危害較嚴重,體檢者極易出現負面情緒,體檢中心人員可與體檢者建立有效溝通,運用富含親和力的語言以話家常的形式了解體檢者的負面情緒來源,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使體檢者樹立正確的體檢心態,以理性認識傳染病,提高對健康教育的依從性。④日常生活指導:通過交流,了解體檢者的日常生活狀態,發現問題,并對其展開日常生活指導;包括制定合理飲食計劃、規律日常作息、計劃日常活動等,以遵循科學生活行為,提高自身免疫力等。
1.3 觀察指標
自制傳染病健康知識調查問卷,由參與研究的體檢者當場填寫、回收,問卷總分為100分,評分越高,表明參與人員對傳染病相關健康知識的掌握狀況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以SPSS20.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χ2檢驗對比。計量資料以t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兩組傳染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對比見表1:
3 討論
與普通疾病相比,傳染病的顯著特征是具備傳染性質,多由各種病原體引起,部分疾病在臨床上還存在季節性、地方性、可預防性以及流行性等特征[4]。較為棘手的是,常規疾病可通過臨床治療得到良好控制,但患有傳染疾病的患者,在自身受到威脅的同時,還會對他人及社會穩定性造成威脅。因此,臨床方面需要積極采取相應措施,對傳染性疾病做出合理防控。結合傳染病的傳播機制可知,人們在缺乏對疾病及自身的正確認知時,在防范方面也會出現疏忽。
健康教育在臨床范圍的合理應用,需要運用多種方式,在符合教育背景的情境中,引導受教育者樹立健康意識,提高強化健康意識,進而改變原有的不良生活習性,減少生活中危險因素對自身機體健康狀況的影響[5]。結合現階段社會環境中對傳染病預防控制的相關措施分析,根據傳染病分類給予受檢者針對性的健康教育,為其講解傳染病的發生原因、進展情況、主要表現和干預方法等,幫助體檢者了解如何對傳染病進行臨床控制及治療護理的配合等,以起到積極預防控制效果。研究數據顯示,B組體檢者采用健康教育后,對傳染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明顯提升??紤]原因在于,通過適當的指導和教育,能夠有效地提高人們對于傳染病知識的掌握,并自主展開預防。在社會群體中,人們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堅持鍛煉、保持室內通風,能有效地降低健康人群傳染病發生情況。
綜上所述,在傳染病預防控制中應用健康教育,具有提升人們對傳染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的優勢。
參考文獻
盧易,李健,王劍英,等.拉丁超立方抽樣在傳染性疾病風險分析中的應用[J].計算機與應用化學,2017,034(003):177-182.
龍琳,吳孟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控能力評價體系構建及實證分析[J].醫藥衛生(文摘版),2016,12(4):00083-00083.
何雪梅,李傳波.淺談健康教育在護理工作中的現狀及優化措施[J].心理醫生,2016,22(28):195-195.
郝金斗,李寧,劉培輝.腸道病毒感染在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臨床特征及流行病學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36):105-108.
郭靜,戴穎,付淋淋,等.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流動老年人口就醫行為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9,12(2):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