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闡釋“課程思政”的內涵和意義,分析當前高職院?!罢n程思政”與專業課程的融合現狀,提出高職院?!罢n程思政”融入專業課程的實施策略:發揮高職院校黨委的核心作用、構建全方位的育人體系、打造高質量的育人隊伍、深入挖掘通識課和專業課程的思政內涵、創新通識課和專業課課堂教學方法、完善通識課和專業課程考核方案、建立健全獎懲評價制度。
【關鍵詞】高職院校 專業課 課程思政 現狀 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27-0060-02
“課程思政”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各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充分挖掘各類課程思想政治資源,發揮好每門課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這為高職院校開展“課程思政”改革與實踐明確了目標和方向。高職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體系中的高層次教育,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歷史使命,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同時,必須重視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才。對學生進行道路和方向上的正確引導,不只是思政課教師的職責,也是專業課教師的職業要求。本文分析當前高職院校專業課“課程思政”存在的問題,探索高職院校專業課“課程思政”的有效路徑。
一、高職院校專業課“課程思政”的現狀與不足
(一)思想認識有誤區
長期以來,高職院校的教育職能定位是為企業定向培養技能型、復合型人才。隨著高職院校間競爭的不斷加大,加上受社會上“技術育人”思想的影響,高職院校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而忽略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部分高職院校還沒有將“課程思政”作為一項專門的工作來規劃和布置,很多教師和學生不能深刻理解“課程思政”的內涵與意義,習慣性認為這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任務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責任。這些思想誤區嚴重阻礙了“課程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教師思想政治教育意識有待提高
專業課教師一般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比較差。有些專業課教師認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課老師的職責,不應該由專業課教師承擔,不應該占用專業課的時間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教師應專注傳授專業知識;有些專業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仍然只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這使得部分思想政治元素的融入十分突兀。在思想政治元素的融合上,不少教師采用生搬硬套、簡單“粗暴”的方式,使得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高,甚至出現了“低級紅”和“高級黑”的現象,造成不好的教育效果和影響。
(三)高職學生缺乏主動性和態度消極
與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相比,高職院校的學生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很多的高職學生來自農村地區,他們不僅要考慮學習問題,還要擔憂生活問題,受社會上“重專業、輕德育”思想的影響,學習動機比較功利,在專業課上更傾向于專業知識學習,對思政元素融入的態度不夠主動。另一方面,高職學生的底子薄、學習習慣差,不能清楚認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目的和意義,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時常有睡覺、玩手機、遲到等現象,這使得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不佳。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不主動和消極態度直接影響了專業課教師實踐“課程思政”的積極性和育人效果。
(四)考評體系有缺陷
高職院校對專業課教師的考評主要體現在管理、科研、教學三個方面,其中,教學體系的評價日趨成熟,而對于“課程思政”來說,大部分高校并沒有形成統一的量化考核標準。評價體系的缺失,影響了專業課教師將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專業課程體系的積極性,教師的教學能力也只是在固有的教育體系下進行提升,部分教師在相關課程的課堂教學實踐中,無法真正做到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此外,在專業課的考核過程中,“思政元素”沒有列入評價體系中,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課程思政”出現缺失、缺位現象。
二、高職院校專業課“課程思政”的實施策略
(一)發揮高職院校黨委的核心作用
要充分發揮高職院校黨委在“課程思政”改革過程中的核心作用。首先,在“課程思政”制度制定、專項資金撥付和教學人員調整方面要給予充分的支持;其次,要確?!罢n程思政”的各項工作落實到各個系部,并通過建立基層黨組織的方式監督和管理各項工作的開展;最后,高職院校黨委要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帶頭作用,啟動“課程思政”名師示范工程,在充分發揮名師的引領作用的同時,為青年教師搭建師徒對結平臺。
(二)構建全方位的育人體系
要想真正實現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轉變,需要從全局出發改變。首先,要將“課程育人”作為教育的根本,在教學體系中為思想政治教育搭建對接平臺;其次,在制度中規定“將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專業課”作為硬性要求,并通過監管體系評價思想政治元素的融合情況;最后,逐步打造由思想政治理論課、專業課和綜合素質課組成的全方位的育人體系,不斷改變過去單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三)打造高質量的育人隊伍
打造高質量的育人隊伍是高職院校在“課程思政”的推進中急需要解決的問題。首先,要嚴格把控專業課教師的準入關,在招聘教學人員時,不僅要求其具備充分的技能知識儲備,還要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其次,要制定系統的育人培訓計劃,引導教師弘揚師德、踐行規范,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不斷提升專業課教師的思想政治育人水平;最后,組建“課程思政”教學共建團隊,集“課程思政”之共識,匯“團隊智慧”之合力,積極推進學院“課程思政”建設。
(四)深入挖掘通識課和專業課程的思政內涵
要深入挖掘專業課程的思政內涵,實現專業和思政雙向元素的有效融合。首先,專業課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從專業課的課程標準和人才培養目標出發,不斷提煉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其次,在授課過程中,要結合專業特點,把握好正確的政治方向,在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自覺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學生對家國情懷、職業素養、工匠精神的感悟,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專業教學的全過程。
(五)創新通識課和專業課課堂教學方法
當前的專業課堂教學大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板書或簡單的PPT展示為主,教學過程缺乏師生互動和情感的交流,沒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更談不上對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專業課教師要在教學方式上進行大膽的創新和改革,將課程相關的時事熱點作為切入點,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學生比較喜歡的案例教學、故事教學、情景模擬、主題討論等教學方法,合理融入思政元素,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育人效果。
(六)完善通識課和專業課程考核方案
要真正做到專業課教學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應在專業課程的評價體系中適當加入學生思想政治表現的內容,以實現“課程思政”與專業課的同向同行??蛇m當縮小專業課程期末考試成績的比例,加入考核學生的遵紀守法、團隊協作、課堂表現、集體意識、公益活動等方面的表現,把學生對期末考試成績的關注轉移到學習過程的關注,引導學生既要注重掌握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更要注重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充分發揮專業課與思想政治教育合力達到育人效果,更好地實現高職院校人才的培養目標。
(七)建立健全獎懲評價制度
要建立一套翔實、操作性強的獎懲激勵標準。首先,成立專門的“課程思政”領導小組和督導團隊,考核和評價教師的教學表現;其次,加強對專業課教師的監督,對在教學過程中不重視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行為要及時予以糾正;最后,對在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中有突出表現或在所承擔的課程中取得明顯育人效果的專業課教師,在師德考評、年度考核、職稱評定等方面優先考慮,授予榮譽稱號、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以此激發專業課教師將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專業課程教學的積極性。
高職院校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目前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還會有很多現實問題需要解決,這需要每一位專業課教師在學校的統一管理下不斷探索,通過深入挖掘課程的思想政治內涵、創新專業課堂教學方法、完善專業課程考核方案等,讓學生在接受專業知識教育和專業技能訓練的同時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讓立德樹人“潤物無聲”。
【參考文獻】
[1]石弦.探究高職專業課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的途徑與方法[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6).
[2]魏小英.高職院校教師課程思政認同感調查——以南充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國際公關,2020(4).
[3]李艷和,高澤霞,劉紅.自然科學類專業課“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以“魚類育種學”課程為例[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2).
[4]趙瑩.“課程思政”融入高職院校專業課程有效性探討[J].福建茶葉,2020(3).
[5]桑利娥.課程思政的基本內涵及當下意義[J].新課程研究,2020(9).
【作者簡介】楊樂燕(1985— ),女,漢族,廣西北海人,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法學教育。
(責編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