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夢麗
摘 ?要:目前,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大多數教師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組織手段,缺乏對教法的創新和細節的優化,導致學生的學習質量和主體發展受到影響。同時,初中教育時期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素養,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尤為關鍵。針對于當前教學發展的不良問題,本文作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如何有效開展初中數學創新教學活動的方法展開研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創新教學;課堂教學
數學是學生認知發展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對學生的思維建設、邏輯推理、實踐探索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對于正處在思維發展階段的初中生,面對抽象的數學概念和運算法則存在一定理解難度,這就需要教師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法去引導和講解課堂知識,以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和牢固掌握。因此,本文從生活情境、問題形式、主體發展三個方面出發對此展開研究。
一、運用生活情境,調動學生探究興趣
在日常生活中蘊藏著許多數學現象,將這些數學現象引入到課堂活動之中,以直觀的生活情境為依托,不僅能調動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探究興趣,還能使學生通過生活現象和數學知識的結合,體會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具體作用,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探究意識。因此,在數學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情發展,靈活運用生活情境,引發學生對生活現象的探究心理,使學生的主觀意識和學習活動得到有機融合,進而達到有效教學的發展目的。
例如:在“有理數”章節“正數和負數”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正數和負數的產生原因,并了解正負數所代表的數學意義,我利用多媒體投屏功能,將生活中所包含正負數的圖片資料和數學現象呈現給學生,如日常家庭的收支明細帳、各地不同的溫差情況、工廠產量的對比變化、地理位置的海拔高度等,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進一步了解到正數和負數所代表的數量關系,并掌握兩者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概念,這對下一步教學實施起到鋪墊作用。學生在看到實際生活中正負數的運用后,紛紛打開課本進行探究,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正負數的知識。通過生活情境的運用,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還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有效運用。
二、創新問題形式,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課堂問題的有效設置,不僅能檢驗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效果,還能加深學生對運算概念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對課堂問題的作答情況,進一步掌握整體的授課情況,并在接下來的教學引導中進行細節化的調整與延伸,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數學課堂活動中,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出發,創新問題的形式,靈活把握學生的探究方向,鍛煉學生的思維意識和計算能力,從而達到鞏固提升的效果。
例如:在“有理數”章節“有理數的加減法”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已初步掌握有理數加法、減法的運算方法,為了檢驗學生對有理數加減法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我結合學生的學情變化,設置不同形式的課堂問題:①填空題:小花記錄了一天的溫度變化,其中早晨的氣溫是-5℃,中午又上升了10℃,半夜又下降了8℃,則半夜的溫度是____℃。②計算題:(-5)-(+3)+(+9)-(-7)+
=_____。若|a-1|+|b+3|=0,則b-a-
的值是____。③解答題:小明今年在銀行中辦理了7筆儲蓄業務:取出9.5元,存入5元,取出8元,存進12元,存進25元,取出1.25元,取出2元,這是銀行現款增加了多少?通過對問題形式的創新設計,不僅能加深學生的理解效果,還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三、注重主體發展,夯實學生學習基礎
在復雜的數學公式和抽象的數學概念學習過程中,因家庭環境、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響,學生個體難免存在差異化現象,導致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數學水平難以得到有效提升,進而影響其課堂整體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數學課堂活動中,教師應注重學生個體的發展狀態,靈活調整教學策略和組織形式,引導學生的發展方向,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從而實現其共同發展的目標。
例如:在“整式的加減”章節“整式”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主體存在差異化現象,對此,我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學習探究活動,讓學生在相互協作、相互理解的幫扶下,打牢自身的學習基礎,提高課堂的認知能力。同時,我還根據各組的學情發展和學情變化,設置相應的探究問題,如“當x=-2時,求代數式x
-3x-1的值”“當x=
時,求代數式
的值”等問題,以此來促進學生整體水平的發展。
綜上所述,通過對生活情境的運用、問題形式的創新、主體基礎的培養,不僅能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參與熱情,還使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課堂效果得到加強,打牢學生的學習基礎,實現其主體發展的目標。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及時了解學生的主體狀態,調整相應的組織策略和引導形式,讓學生在互動、互學的過程中獲得切實有效的認知發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希望廣大教師從學生的主體學情出發,靈活設計教學環節,創新課堂細節,從而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徐蓉.淺析課改下的初中數學創新教學[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7(8):23-24.
[2]張茂林.新時期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與發展[J].未來英才,2017(19):7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