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勝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各個學科的教學熱點和教學任務。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每個初中化學教師都要思考和研究的課題。在新的教育時期,教師在施教過程中應以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教學任務,革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和教學內容。
◆關鍵詞:初中化學;核心素養;培養
1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意義
化學的核心素養指的是,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所培養的能力和修養。包括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化學方程式、實驗技能、學習的態度等方面。所以教師應著重培養學生的知識素養、能力素養、科學態度素養。初中化學是化學教育的基礎階段,在進行授課時,一方面要注重化學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也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核心素養。
2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素養的現狀分析
教學觀念落后。在初中階段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目的都是以中考為目標,因而產生了“唯分數論”的教學觀念。教師的授課以提高學生的分數為主,在這種觀念下,死記硬背考點,不停的刷題成為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分數,但卻背離了教育的初衷。學生不以學習為樂,教師以分數判定學生的優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在化學教學中,部分教師還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的學習是很被動的。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只能按照老師的思路來學習,不利于自己思維的拓展,對于知識的認識缺乏創新,從這一章節內容的學習到下一章節內容的學習缺乏連續性,進而導致課堂無法形成良性循環。由于這種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即使掌握了足夠的理論知識,但在創新、探索以及核心素養的培養方面并沒有太大的進步。
教學活動脫離實際生活。在化學的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都是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重復的講解,缺乏與實際生活的關聯,這樣的教學雖然能夠使同學掌握一定的知識,但就化學核心知識學習顯得枯燥,運用知識解決實際文問題培養不足,形成社會責任意識的學習源動力缺失(但缺乏與生活的關聯)。久而久之容易使學生之間的差距出現兩極分化,這不僅會阻礙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還會導致學生無法得到全面的發展。
3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舉措
3.1更新傳統教學理念,重視核心素養的發展
教學觀念的轉變是教學創新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如果教師的教學觀念不改變,不論采用什么樣的教學形式,最終都會回到傳統模式上,根本發揮不出教學的積極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落實化學課程基本理念,“使每一個學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學習生動有趣的化學”“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體現化學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等;教師應當樹立明確的目標導向,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通過對全新教學理念的應用,逐步建立完善的教學機制,積極借鑒相關教學經驗,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實現自身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3.2創設良好的核心素養培養環境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影響學習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教學環境等相關因素。生動活潑的多樣化教學環境,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更愿意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情境之中,從而有效發揮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作用。但是,如果教學情境單一、缺少多樣性和趣味性,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造成限制,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教師應該精細構思、科學謀劃,通過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充分調動自身的主動性;教師通過對學生好奇心的保護,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從而營造一種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將學生的思維一直保持在一種興奮、活躍的狀態。
3.3提高化學教學趣味性,為核心素養的培養奠定基礎
趣味性一直是教學實踐中教師不斷追求的教學目標。因為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興趣是主觀上促進學習的最直接的推動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是簡單地為學生講解一些枯燥的理論知識,而是需要通過對知識點的加工與整合,讓學生逐漸產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這樣即使脫離了教師的講解,學生也會積極主動地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這才是教育的根本意義。
3.4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初中化學課標和教材編寫對各主題教學分別基于學生學科知識積累程度、思維能力發展水平提出了不同要求,“科學探究”主題要分階段分層次培養,“身邊的化學物質”主題要整體規劃教學,“物質的構成奧秘”主題逐漸發揮認識功能,“物質的化學變化”主題要不斷發展物質變化觀,“化學與社會發展”積累基本認識,這些都集中在“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上。
在具體課堂教學過程中,不管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還是學生學習理論知識,都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短、平、快的教學方式是不存在的。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盡量體現一定的層次性,先為學生設置一些簡單的問題,然后由易到難,逐漸加大學習難度,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能夠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又能層層遞進,實現知識的深入學習。這種教學設計形式,能夠減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挫敗感,引導學生更加自覺和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化學綜合能力。
4結束語
根據以上的闡述和分析,化學在中考中是必考科目,可見,它在整個初中階段所占據的位置是多么的重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對初中化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同學們掌握一定的化學知識,還要培養同學們的核心素養。此外,雖然初中化學是化學的開始階段,但卻給同學們今后的化學學習奠定了夯實的基礎。因此,老師應該從課堂的實際情況出發,了解當前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透過改善教學方式,培養核心素養、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培養創新思維、利用多媒體,實現可視化教學等。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成為社會發展的剛需人才,為化學技術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鄭文其.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15):109.
[2]祝安軍.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2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