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階段對學生終生體育意識的培養,不僅關系到學生體育技能的形成,而且關系到體育興趣的培養和體育愛好的發展。它還與體育鍛煉意識和獨立參與的培養有關。運動保健自我鍛煉能力的形成和自我評估對學生健康人格的構建也有很大影響。因此,在初中階段培養學生的運動意識尤為重要。在此,本文對初中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進行了具體分析。
關鍵詞:初中體育;體育教學;體育意識
在當前的教育形式下,教學必須提高效率,積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提高課堂質量無疑具有影響。但是,這種高效的課堂教學不能僅限于文化課。一些學校或家長非常重視文化課程的教育和學生在文化課程中的學習成績,從而忽視了學生的體育教育。這使一些學生的身體素質低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可以學習得更好。因此,提高體育教室的效率與提高文化課的效率同等重要。現在我們將分析和解決體育課堂效率在實際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一、注意學生的分層教學
學生學習體育理論課后,將激發他們對運動的興趣和動力,這是教師開展實際教學活動的最佳時機。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統一跑動、喊口號解散。解散后,大多數學生只能和親密的朋友一起玩。這種體育教學方法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影響學生之間的友誼。統一培訓不會考慮每個學生的自身情況。可以看出,這種教學模式已不再適合現代教育環境。因此,分層教學更適合當今學生的學習,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學習體育知識時,初中學生在學習態度、愛好、身體素質等方面會表現出差異。因此,教師需要探索學生的體育潛能。這也是現階段初中體育教學改革面臨的主要阻力。實踐證明,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全面發展學生的體育專業知識,更有利于發現學生的學習潛力,從根本上提高初中學生的綜合體育學習能力。
二、定期組織學生開展體育比賽
體育競賽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團隊合作能力和協作能力,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然后才能可以終生體育鍛煉意識的形成具有非常積極的影響。此外,從體育和健康課程本身的角度來看,體育競賽的發展還有助于學生及時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投入實戰,這對于學生有效地將體育知識內部化非常有益。因此,在平時,體育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開展體育比賽,并通過比賽對學生進行教育。為了進一步發揮比賽的作用,體育教師還必須根據當時的情況注意對學生的指導。例如,比賽開始時,應組織學生進行訓練;學生贏得比賽后,老師應注意提醒學生總結經驗,努力贏得下一場比賽;學生輸掉比賽后,老師應及時安慰學生,指導他們總結課程,并要求他們在平時積極鍛煉,爭取贏得下一場比賽。這些指導不僅為教師提供了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機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運動的頻率。
三、以體育鍛煉為平臺提高能力
體育是一門非常實用的課程。只有不斷磨練教師教授的知識和技術,學生才能掌握技術并提高他們的能力。否則,他們只會紙上談兵而毫無用處。同時,教師應提醒學生注意什么是練習?練習的意思是做和實現。學生應該能夠體會到另一種含義,即“做”和“實現”的先決條件是什么?這是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的知識的基礎。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本質的前提下,學生可以通過在課堂上或課后不斷進行鍛煉來掌握體育技能,提高終身體育教育的能力。
例如,在投擲實心球的項目中,許多學生投擲時沒有張開身體,僅依靠手臂的力量來投擲,結果總是無法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在課堂上,老師還不斷強調需要將球舉過頭頂,抬高頭,然后利用腰部向前的力量和手臂的力量來拋球。但是在課堂練習過程中,有些學生的腰部沒有爆發力,有些學生的腰部和手臂沒有協調。鑒于以上兩種情況,學生應通過實踐訓練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對于腰部力量不足的人,應集中力量鍛煉腰肌,使其易于爆發。對于力量協調不當的人,有必要通過多次腰臂協調訓練以滿足他們的要求。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增強練習的力量,以及在實踐中的經驗和認識,學生才能練習完美,熟練的技術,并形成終身運動的能力。
四、通過增強身體和野心進行評估,提高自我意識
我們經常看到體育老師教考試。考試中測試什么內容,體育課中測試什么內容,應試教育更多,素質教育較少。的確,教學工作圍繞考試目標展開,但是沒有什么太過分了。初中體育課程應注重課程標準的內容,為學生全面發展。由于某些內容未經測試,因此不應進行教導。這些做法無助于培養學生的健康體格,更不用說增強他們的毅力了。因此,體育教師應站在民族振興的高度,本著對學生身心負責的原則,對課程內容有深刻的理解,并自覺地塑造健康體質和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將其作為體育教學的最終評估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體育事業的扎實發展,這是體育事業取得良好進展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吳燕.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育意識.[J].體育世界,2013,(12).
莆田市荔城區北高岱峰中學 鄭建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