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是由很多因素構成的,如用數學的觀點、思維方式和方法去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其傾向性,包括數學意識、數學行為、數學思維習慣、興趣、可能性和品質等,并且數學是一門應用性、思維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教師不能只以提高學生的基礎文化知識為教學目標,也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好、多元化的數學思想方法,以及必要的學科應用技能。在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問題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文章解析了小學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的現狀、重要性以及相關的策略,希望能給廣大教師提供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研究策略
一、 引言
雅斯貝爾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句話富有詩意地告訴我們,教育的終極目標與方法——激勵、推動與喚醒。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中,核心素養不僅能使學生在數學科目上獲得很大進步,也可以使學生在其他學科中運用巧妙的數學思維方式解決問題,達到異曲同工之妙,也促進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真正做到讓學生全面發展,獲得綜合能力。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需要通過不斷地綜合、分析、判斷推理、運算等步驟來完成。所以,數學的學習過程就是對知識進行積累、更好地掌握、運用和內化方法,同時又使數學思維品質不斷培養強化。因此,為實現對小學數學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在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問題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二、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現狀
(一)教學內容過于單一
在目前的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很多授課教師都是以小學數學課本作為核心來展開數學科目的教學。數學這個學科,比較于同為小學三大主課的語文和英語,缺少了一種語言的靈活和魅力,多了一層抽象的邏輯思維,數學也成為令人頭痛的科目代表,是小學教學科目中的一大難點。雖然是小學,學生也面臨著小升初的壓力,應試教育下,教師多通過課后作業和寫卷子的方式來鞏固學生的數學能力。教師過于注重數學學科的知識點,從而導致了數學課堂只是對各個知識點進行各種的重復,而忽略了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繁重的作業和難懂的卷子雙重夾擊之下,很容易使學生慢慢失去對于數學的興趣和信心,不利于數學課堂對于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開展,并且這對于學生日后的發展是有阻礙的。
(二)教育形式缺乏多樣化
大部分授課教師在進行數學科目教學的時候,主要采用的是以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照搬照套往屆的教學經驗,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所構建的課堂只是以數學知識為基礎的。不僅不能使學生們對核心素養的培養有所進展,甚至還會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感悟的信心。我們必須從小學生還處于青少年階段時,就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使其成為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人才。
(三)沒有做到知識點相結合
目前教學中的各個科目都是以單獨的教學模式開展的,其實各個學科之間都有相似點和共通點,需要教師的挖掘。想要學好數學,不單單需要數學能力,也需要語文能力,最重要的就是閱讀理解能力,這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并且數學中的各個知識點也是相輔相成的,教師在數學課堂上時不能只從解決問題的方面出發,要結合各個知識點,讓學生達到融會貫通,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從而真正達到數學課堂對于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教學目標。
三、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一)有效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知識點相對來講比較抽象,不易題解和消化,也比較考驗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數學一步步變成了令人頭痛的學科,學不會、學不好,卻越來越難。很多學生沒有巧妙合理掌握數學語言和生活語言之間的邏輯轉化,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激發,不僅可以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還可以讓學生自覺地探究不同的方法來解答問題,讓學生對于抽象的數學語言理解更加具體化,遇到問題時可以更加靈活地采用數學能力和思維來解決,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讓學生堅定為中華復興而努力學習的信念,幫助他們樹立忠于國家、忠于人民的理想,成為國之棟梁。
(二)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養
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各個知識點都是融會貫通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數學作為基礎學科,通過數學培養出的思考能力、應用意識,邏輯思維能力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日后的工作生活都十分重要。加強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力度,促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數學方法、數學思想和必要的應用技能,很大程度上也幫助了學生快速有效地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其他學科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提供了幫助,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發展。數學學不好的學生,在偏理科的學科中,如物理、化學都會面臨很大的困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十分重要。
四、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研究
(一)加強學科與生活聯系,將抽象化變為具體化
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比較抽象化的學科,不像語文或者英語這些語言學科有大篇幅生動的文字可以直觀地理解,數學的主要直接呈現的是應用題、計算題等,并且需要學生按時完成題目練習。小學學生對于解題方面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應用意識,就需要教師靈活地運用教學方式使教學內容活化,便于學生理解。教師可以通過將數學知識點和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相結合,使抽象的知識點變得具體化、形象化,方便學生理解和思考,也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拋棄畏懼心理,認真學習數學,更加清晰地理解數學結構,在生活中也可以運用數學思維和方式來解決實際問題,達到一舉多得的效果。比如在學習“絕對值”這一節內容時,學生對于概念比較模糊,教師可根據生活中相關的事物來表達其含義。如,兩趟路線的公交車乘客往兩個相反方向行駛,其中行駛的路程、收取的車費都是相同的。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向學生說明在實際生活中存在較多只考慮距離不考慮方向的問題,然后巧妙地引出絕對值的定義,學生就可以直觀地理解絕對值的意義,并且印象深刻。因而使得學生更加深刻了解和認識絕對值的含義,并且意識到學習絕對值的必要性,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
(二)相互討論促進數學思維和應用意識更好的形成
除去傳統的老師講授,我們也可以通過在數學課堂讓學生結成小組實行討論教學,課前可以發給學生相關的自學導學案。然后讓學生結合成小組,根據相關的背景和教師提供的自學導學案進行合作學習,完成導學案上的相關問題。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導者,重點是教師引導數學問題中的思維模式和數學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探究、互相討論自己對不同事物的理解和感悟,完成思想的升華。通過問題串聯、思考、感悟、討論探究,學生對數學有了更為具體可觀地體會,有利于促進學生形成數學思維能力和提高核心素養。讓學生們盡可能地參與課堂,在自我感悟中、在個性化的表達中、在有著不同對事物觀點的融合碰撞中,從而產生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同時小組教學也可以使接受程度不同的學生互幫互助,所有學生都可以從中學到東西,有效全面提高學生數學水平,達到所有學生在數學教學中培養綜合學習能力的最終目的。
(三)充分利用多樣性的教學資源
在小學數學課程的設計過程中,教師們應該充分挖掘社會資源,將社會上不同的資源進行整理結合,并逐漸地融入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當中去。同時,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同樣也有許多的知識需要學生們轉化到日常生活中去。而教師則可以將數學課程的教學內容擴展到學生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們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進行融合,學生們也可以切實地體驗到社區生活,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對提高學生們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注意結合小學數學的課程特點,同時結合學生的基本特點,因材施教、循循善誘,以促進學生們能力的提高。
(四)注重課堂設計的整體性和全方位使用效果
改革后的課程的全方位使用,是要讓數學課程對于核心素養的培養能夠適應學生學習的每一個階段,每次課堂教學都會涉及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復習三個環節,這三個環節中,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都是學生在進行獨立的學習,因此,教師在進行相關課程制作的時候,應當將以上三個階段的學習特點兼顧,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進行每個階段的學習,幫助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這對于學生的發展會有非常大的好處,也能夠達到更好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目的。
(五)培育數學情感,激發核心素養
數學情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數學情感的培養與核心素養的培養兩者更是相輔相成。新課標不僅要求學生在知識基礎和數學思想方面得到發展,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同樣要求學生有所提升,其內容包括對學生生命意識、社會意識的培養。在每堂課中,教師可以結合練習本節課的內容,選擇一些拓展性的知識進行德育。在課中滲透德育,不僅僅體現了教師是傳道授業者,更是樹人立德的重要參與者。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如今的素質教育背景下,數學教師應該學習新教育思想,對于傳統教學方法采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對現有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提高課堂效率,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應用意識和數學核心素養。加強課程設計,優化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不斷反思和改進課堂教學效果,結合生活實際使數學具體化、靈活化,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為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徐晶晶.小學數學教育中強化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8(40).
[2]姜巧玲.農村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一些思考:以“數”的學習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8(4).
[3]馬啟健.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的幾點體會[J].考試周刊,2018(12).
作者簡介:唐恩,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北灘鎮糧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