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體科學研究表明,人的生理與心理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健康的身體必須有良好心理狀態作為基礎,不健康的身體也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應該滲透健康教育理念。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快速生理與心理變化時期,也是其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形成時期,體育教師對其進行健康教育有利于促進他們的成長,從而為幸福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文章圍繞如何在初中體育中融入健康教育進行闡述,旨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體育;健康教育;意識;個性;教學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階段,部分教師和學生對這一學科的認知存在偏差,比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是隨意地讓學生做一些簡單的運動,然后學生在課堂上主要是進行自由活動,所以學生對于體育學科的認知并不深刻,在課堂上總是自由玩耍,沒有參與到更多實用的體育鍛煉項目中,體育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下,中國教育專家提出了“健康教育”這一個全新的理念,也就是說,教師所設置的體育教學內容需要與學生的身心健康進行有機地融合,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由此,文章就針對新課改下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的融合展開分析。
一、 宣傳體育健康知識,培養學生健康意識
部分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會為學生講述與健康相關的內容,可能會直接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要求來進行相關的鍛煉,所以學生并沒有形成比較強烈的健康意識。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參與自己喜歡的活動,但是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并沒有關注不同的體育鍛煉項目本身,只是按照自己的個人愛好行事。所以有的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比較莽撞,導致了受傷等意外狀況出現,因此當前教師需要加強體育健康知識的宣傳,讓學生可以具備更為強烈的健康意識。如在當前的體育課堂教學階段,教師一般都會帶領學生去做準備活動,因為有些活動的運動強度較大,如果教師不做好準備活動,讓自己的肢體得到舒緩,就會導致后面出現身體受傷的狀況,但有的學生對這一活動不以為然,可能在這個過程中比較敷衍,那么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在課堂教學階段為學生展示相應的例子,比如教師直接在課堂上播放某些人由于準備活動不夠充分而發生的實際身體傷害視頻。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引以為戒,更加深刻地意識到準備活動的重要性。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帶領學生一起進行頭部、頸部、肩部、胸部、腰部和腿部等各個部位的活動,促進學生肌肉活動的協調,在熱身之后可以具備更加良好的身體狀態。
二、 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定制針對鍛煉內容
教師在體育教學階段可以了解到每一位學生的體質狀況和愛好傾向都會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所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不能夠采用統一的教學模式。比如之前教師在課堂教學階段,會為學生固定內容,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要求來進行相應的鍛煉,這種模式違背了健康教育的根本理念。健康教育強調要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是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過程中,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比如有些女生的體能較差,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讓他們反復地去進行跑動或者是參與一系列的籃球運動,可能會為很多女生造成壓力,并且讓她們在運動過程中出現體力不支等狀況,所以教師就可以先對學生進行體能的綜合測試,然后按照男生和女生進行分類。在設置同一個項目時,為其規定不同的難度。比如,男生在籃球訓練中,教師需要按照正規的籃球比賽對其要求,規定學生的運球距離和姿勢,并且讓學生在規定的位置進行投球訓練,而對于女生,教師就可以適當地縮短距離,減小運動量,減輕鍛煉難度。借助這樣針對性的鍛煉教學模式,可以讓不同學生的體質都能得到實質性的增強,提升體育教學效果。
三、 開展趣味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參與欲望
對于很多學生而言,他們對體育學科沒有太強的參與欲望,因為教師在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所設置的一些體育鍛煉項目都是千篇一律的,比如讓學生做好一些身體肌肉的拉伸或者是讓學生跑步、跳遠。在這種情況下,讓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很難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健康教育強調在當前的教學階段必須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更為主動,讓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過程中,可以進一步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所以在現階段的教學階段,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個人愛好傾向設置更為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來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可以更加主動地參與到這活動中。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就可以讓學生可以放松自己身體各部分,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比如,在教學“聽數抱團”時,在這一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首先圍成一個圈,在規定的區域內進行跑動,活動自己的身體,然后教師在中間隨機地喊出不同的數字,在教師喊出數字之后,學生需要按照教師所說的數字來進行報團,比如教師喊出數字為5,所以學生需要五人抱在一起,沒有五人或者是超出五人的學生即為淘汰。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不斷地活動自己的肢體,并且在教師喊出數字之后,他們需要迅速地反應,在這種情況下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敏捷能力,讓他們反應更為迅速。
四、 明確體育教學目標,增強學生身體素質
當代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不是讓學生在學習之余得到放松,體育教學更加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實質的成長,這與健康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著重學生在身體、心理等各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狀態。因此,在現階段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必須要明確體育教學的根本目標所在。在中國社會快速進步的背景下,中國的經濟實力越來越強,并將重點放在了科研投入上。因此,中國的科學技術愈發越來越發達。那么對于當代的學生而言,他們很容易被這些新興的科學技術所吸引,經常利用體育課的時間來玩電子游戲,不愿意參與到各類鍛煉項目中,在這種情況下,現代學生變得越來越懶惰,身體素質越來越差,機能發育失衡。出于這種狀況進行考慮,在當前的體育課堂教學階段,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綜合性的調整,在課堂上提出各類豐富的運動器械,更好地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需要。比如傳統的體育項目無法吸引學生的目光,那么教師可以在當前的課堂教學階段準備幾種不同的內容,比如體操、舞蹈、武術、足球等不同的運動項目,通過這些特色的項目來改變學生對體育課程的狹隘認知,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借助這樣的模式,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具有更加強烈的參與欲望,在參與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五、 改變課堂教學形式,彰顯學生主體地位
部分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已經習慣了占據主導地位,也就是說,他們習慣對學生發號施令,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要求來參與不同的活動。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學生變得愈發被動,他們對體育學科教學的排斥程度越來越高。那么在新課程背景下,人們強調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也就是說,教師不能夠為學生施壓,而是要讓學生自發地參與到不同的體育鍛煉項目中。因此,在當前的背景下,教師可以轉換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如在體育課堂上,教師不要為學生規定內容,而是讓學生自己選擇一位同學來作為本堂課的指揮者,這位同學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想法來為學生規定本堂課的體育訓練內容。同時,教師也需要參與到這位同學所提出的一系列鍛煉項目過程中,通過這樣的方式,每一位學生在當前的體育課堂上都能夠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在了解學生之后,可以進一步調整自己的教學手段,在后續的體育課堂教學階段選擇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因材施教。在發揮學生自主性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從學生的意愿出發,讓他們自己選擇由誰來成為本堂課的主導者。借助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興致更高,他們會感受到體育這一學科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同時也會根據自己的想法創造更多豐富的體育活動內容,保證教學實效性。
六、 豐富體育實踐活動,深化體育學科認知
體育教學并不要求教師需要在有限的教學場地內帶領學生一起參與到不同的活動中。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教師還可以根據當前的教學狀況來進行教學場地的延展,讓學生對體育課程產生不一樣的認知。在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下,教師所設置的一些活動對學生的體能素質提升可能也不會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所以這時候教師就可以把教學場地延展到校外。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學校附近的社區去進行服務活動,在社區內,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自己可以幫助的群體,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去滿足他們的實際需求。比如有些老人家的狗不小心在社區跑丟了,老人體力有限,所以學生在這個過程就可以幫助老人進行尋找。在這種情形下,他們會耗費大量的體力,所以通過這樣的活動模式,學生的體能也能夠得到實質性的增強。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以服務大眾,所以他們可以感受到體育學科教學的實質意義,產生更為強烈的成就感。這種模式可以進一步讓學生突破自己對傳統體育教學的狹隘認知,改變他們對體育教學的看法,在明確體育學科所產生的實際作用之外,很多學生會產生更為強烈的學習熱情,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體能素質,以更好的精神狀態去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
綜上所述,新課程背景下的體育教學更加強調關注學生的個人成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夠僅從自己的想法入手,而是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和個人愛好傾向,不斷地豐富體育教學內容,轉換學生對體育學科的狹隘認知,讓他們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中。新時代健康教育與體育教學目標是完全一致的,健康教育強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讓學生在課堂中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因此,當代的體育教師需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采用更多創意化的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目光,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養成良好鍛煉習慣,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韋茂斌.創新教育理念下初中體育新教學分析[J].體育時空,2016(8).
[2]韓曉輝.新教育理念下初中體育教學方法實踐研究[J].文藝生活,2016(5).
[3]許士陽.淺談當前初中體育教學現狀及對策[J].讀與寫:教學刊,2016(8).
[4]劉志華.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個性發展[J].當代體育科技,2017(70).
作者簡介:葉平平,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濱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