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巧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我們對于小學語文閱讀的創新教學也更加重視。今年由于特殊情況,我們的開學工作不得不延遲。為確保學生的學習進度不被耽誤,全國中小學及高校都采取了線上教學的方式。思維導圖是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成果較為顯著的一種教學方式,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具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線上教學;閱讀教學;小學語文;思維導圖
語文教育不僅作為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更是培養小學生理解能力、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科目。伴隨著新課程改革教育工作的不斷深入,我們對于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重視。基于線上教學的背景之下,很多應用于課堂的教學模式都無法實現。面對這樣的現狀,我們不得不尋找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法,保障學生的學習質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較為常見,教學成果也比較顯著。思維導圖的應用,不僅讓學生能夠清晰地找到閱讀本文中的關鍵詞句,還能逐句理解句意。基于此,本文將重點分析線上教學背景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有效途徑,希望能夠對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事業有所裨益。
一、思維導圖的應用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積極作用
在應用思維導圖展開線上教學的同時,教師需要掌握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要點,并將其融入思維導圖的功能中展開教學。思維導圖的應用,一方面,能夠強化小學生的閱讀學習體驗,提升閱讀效果,另一方面,還能夠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閱讀習慣,讓學生學會有計劃、合理地應用思維導圖進行閱讀。在教學中,首先教師需要線上引導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理念,隨后向學生展示教師示范繪制的導圖,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同步感悟與理解閱讀文本中的內容,讓學生逐漸適應線上思維導圖的閱讀教學模式。
小學語文教師在應用思維導圖進行線上閱讀教學的同時要注意遵循由簡到繁、由淺及深的原則,在選擇閱讀文本的同時也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進行選擇,從而逐漸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除此之外,在進行線上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文本的深入探究和分析,讓學生形成主動反思的閱讀習慣,從而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能夠對自己所制作的導圖進行不斷地完善,反思和完善的過程中就是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再學習的過程中,充分強化學生線上學習的學習體驗。思維導圖的應用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更加得心應手。
二、小學語文應用思維導圖線上教學的有效途徑
在進行小學語文線上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教學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課前預習,幫助學生理清閱讀文本的脈絡,形成整體感知;其次,是線上教學,通過教師的講解,再加上學生自主制作的思維導圖,強化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和學習;最后,是復習階段,這個階段是在線上教學結束后,學生根據自己線上學習和理解的心得,對自己的思維導圖進行不斷地完善,通過構造良好的知識架構,促進學生對閱讀內容的吸收、消化和鞏固。以下是教師在此三個階段應用思維導入展開教學的措施,具體如下:
(一)課前預習,形成整體感知
雖然線上教學是現階段主要的教學手段,但我們仍不能忽略預習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通過預習,學生可以消除學習新知識的陌生感,理清文章脈絡。在進行線上閱讀學習的同時,學生能夠擁有更加清晰的思路,掌握課文中的人物關系以及事物發展關系等,確保小學語文閱讀線上教學的成效。思維導圖在學生預習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梳理文章的主要結構和內容,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進而形成清晰的閱讀思路,避免線上教學給學生帶來閱讀學習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思維導圖的示范,讓學生自主制作導圖;也可以給學生安排一個空白的思維導圖框架,讓其在預習過程中進行自主填寫。在完成思維導圖的同時,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對語言的篩選整理能力都能夠得到培養和提升。
例如,教師在安排學生進行“火燒云”一文的預習時,可以將“火燒云”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分別畫出由形狀、顏色、整體景象、光照四個主要內容所延伸出去的主干,隨后在根據文章發展順序進行標段。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快速掌握文章的發展順序,還能夠在預習階段掌握文本的主要內容。最后,學生再根據自己對文章的仔細閱讀,畫出枝干。這個環節鍛煉的就是學生的思考能力和總結能力,如形狀這個“主干”后延伸出去的“支桿”分別是大獅子、狗、馬。“顏色”這個“主干”延伸出去的“支桿”就是葡萄灰、茄子紫、梨黃、百合色、金燦燦、紅彤彤……這就是學生在預習階段需要完成的思維導圖制作。
(二)線上繪制,難點突破
預習能夠幫助學生理清閱讀文本的脈絡,找出自己在閱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則需要作為教師線上閱讀教學的重難點進行突破。通過線上繪制教學,幫助學生探知文章的核心,領略文章的精髓,把控文章的感情基調,從而帶領學生直擊閱讀文本的思想感情,從而強化學生閱讀學習的效果。
例如,教師在進行“海底世界”一文的線上教學時,文章從海底的礦藏、植物、動物、聲音以及明暗度等方面來對文章展開介紹,在文章中打造了一個“物產豐富、景色奇異”的海底世界,體現了作者對探索大自然的興趣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在展開線上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將以上五個方面作為思維導圖的主干來進行延伸。如,海底植物的景色、顏色描寫。海底動物有貝類、烏賊、章魚、魚、海參等。聲音有海底生物遇到危險發出的警報聲、行進、吃東西、打鼾以及小狗汪汪、小鳥啾啾、蜜蜂嗡嗡等幾個部分。明暗度這部分又可以展開以五百米為分界線的延伸,物產則一筆帶過。通過線上繪制的形式,我們可以發現海底動物和植物的描寫是本文的閱讀重難點,通過重點描寫動植物的數量、聲音和顏色,來突出文章“物產豐富、景色奇異”的主題。教師在展開線上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帶領學生參與到思考、分析和總結的過程中來,從而實現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及其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課后繪制,鞏固提升
除了預習和線上教學之外,思維導圖還可以應用于組織、整理知識的階段,也就是我們的課后復習階段。思維導圖的一個顯著的教學特征就是能夠由一個知識點組成知識面,讓學生由淺及深、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后應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內化能力,鞏固知識,將閱讀內容印在學生的腦海中,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和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語言文字能力,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和提升的關鍵環節。因此,教師要充分掌握思維導圖的應用特征,分別從課前預習、線上學習、課后復習等三個階段滲透教學,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制作來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總結能力以及閱讀能力,借助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來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成效,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做貢獻。
參考文獻
[1]項小燕.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內江科技,2020,41(01):64—65.
[2]馬祥明.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貴陽會場)論文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512—514.
[3]張蕓.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構建與應用[J].名師在線,2019(2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