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玉山
【摘 要】為了提升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語文教師需要在授課中注重讀寫結合教學方式的應用,從不同角度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以此來真正體現出語文學科知識的教學意義。本文主要從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方式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從而為小學階段語文教學方法的創新與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讀寫結合;小學語文;應用分析
在小學階段,讀寫結合教學措施的應用主要是在閱讀和寫作之間建立聯系,鍛煉學生的語文能力。但從當前教學現狀分析來看,部分語文教師對讀寫結合的重要性并沒有較為充分的認知,也難以在日常教學中予以落實。這就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難以獲得有效提升,相應的也難以達到素質教育背景下對小學生語文水平的具體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對語文教育手段的創新,積極探索有效的讀寫結合措施,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一、讀寫結合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提升語文綜合能力
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應用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更加科學地開展語文教學,強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對學生來說,語文是非常重要的課程,在生活中應用的頻率也比較高。因此,只有開展有效的讀寫教學,才能使學生更加有效地吸收語文知識。這樣會幫助學生把語文知識轉化為能力,從而不斷提升語文學習效率,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二)提升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的學科,其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極高的要求。單一學習語文知識是難以體現出學習的高效性的,從另一方面來說,也難以通過機械性的知識填充來達到全面發展的教育目的。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就可以利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促進閱讀與寫作之間的有效融合,在閱讀中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擴大知識面,促進語文課本知識和生活實踐之間的有效融合。在寫作中,教師則可以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積累的閱讀素材進行寫作,體會不同情感的表達方式,方便學生理解和分析語言知識。在這種方式下,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能獲得有效提升,讓學生真正掌握人際交往和溝通的技巧,全面提升語文素養。
(三)提升學習積極性
在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采取單一的知識傳授方式,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難以凸顯,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整體不高。在這種固有的教學環境下,學生難以獲得較好的思維發散,學習注意力不集中,整體學習效果也不明顯。而讀寫結合教學方式的應用能為學生創設一個更好的教學空間,幫助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活動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體會語文知識的樂趣所在。
二、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措施
(一)撰寫讀后感
讀后感就是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全面了解之后,結合現有認知,從情感層面上與作者產生共鳴,進而表達自己對文本的感受。開展讀后感寫作訓練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積極性。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閱讀理解教學中,就文本的主旨句和中心詞開展細化理解,帶領學生重點分析文章中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句子和詞語,并在作者的筆墨渲染下結合時代背景對不同人物形象產生更加全面的認知。通過不同描寫方式的應用,學生能夠提升對文本的歸納和分析能力,結合作者的寫作脈絡提升自身的寫作技巧。在實際讀后感的寫作階段,文本內容和寫作方式的再現也從不同角度體現出讀寫結合的重要性,為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增強閱讀的目的性,掌握寫作方式
教師在此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通過有目的性的閱讀來提升學生自身的閱讀能力,在符合小學生實際心理發展特點的基礎上,實現語文教學策略的有效應用。教師在激發學生良好閱讀興趣的同時,還需要加強閱讀過程中的目的性。首先,加強閱讀材料選擇的目的性,能促進學生對某一主題內容的特定理解。在實際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重點引導學生對作者的實際寫作方式、文章的表達手法和修辭手段進行具體地分析。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入地理解和分析。其次,教師要結合現有文本內容的寫作方式和行文脈絡,有針對性地布置相應的寫作任務,讓學生在模仿此類寫作手法的基礎上,加強自我的寫作練習和實際的情感感悟,從而讓學生在加強閱讀技巧學習的過程中,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并促進知識的實質性應用,達到閱讀教學效果。
(三)設定合理的主題
在應用讀寫結合教學措施時,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狀況、接受能力等不同方面進行綜合性考量,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學主題。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被有效激發,進而加深當前教學主題和教學實踐之間的關聯性,以此來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若是教師所設定的教學主題和實際教學內容并不符合,則不僅難以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實際教學效果也難以得到保障。例如,教師在開展“親情”相關主題的教學時,可以先帶領學生閱讀課本上與“親情”話題相關的文本材料,在閱讀后要求學生對文章的寫作方式和具體情感的表達進行解讀。教師也可以設置主題閱讀日,要求學生在這一天與同伴分享自己閱讀過的有關親情的文章,與同學進行討論。在閱讀和分享之后,教師可以結合當天的閱讀狀況設定作業內容,要求學生以“親情”為主題或是以“家庭故事”為主要內容進行文章的寫作。這樣的訓練方式能幫助學生熟練掌握閱讀文本的寫作方式,讓學生從開始的模仿到熟練運用,逐步提升個人能力和寫作水平。
(四)提升教師的個人素質,保障教學過程的有效性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的素質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注重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保證語文教學的專業性和有效性,提高語文教學的時效性。教師除了要具備專業的教學素質和能力,還應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師應該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認識到只有開展有效的讀寫結合教學,才能使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強化讀寫結合教學,使學生能在讀寫結合教學方法的幫助下,提升自身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讀寫結合教學方式的應用能幫助學生對語文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認知和理解,對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與學習興趣激發都具有較好的效果。讀寫結合教學方式的應用已經成為未來小學語文教育改革和創新的基礎,閱讀作為吸納知識的主要途徑,而寫作則是語言表達的具體方式,綜合兩者勢必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將閱讀和寫作進行有機融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聰年.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J].小學生旬刊,2017(04).
[2]劉素娟.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14).
[3]鄭蕾.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7(03).
[4]李慰萱.雙劍合璧讓教學更高效——漫談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07).
[5]陳芬.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03).
[6]焦玉娟.雙劍合璧讓教學更高效——漫談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J].科學中國人,2017(6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