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康
【摘 要】近年來,小學教育越來越重視體育教學,要求學生在有強健體魄的同時也能擁有堅定的意志品質。意志品質是所有人在進行一切活動時的行動力量,而小學是所有科目教學的起步階段,也是進行后續教學活動的基礎。基于此,本文詳細探尋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意志品質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體育;意志品質;培養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在人才需求方面越來越重視一個人的綜合素養,這就需要學生也能擁有良好的意志品質。小學是一個人意志養成的重要階段,因此,各個學科的教師都應該關注學生意志力的培養。而體育教學的教育理念與意志品質有很多相通之處,教師可以利用體育學科的特殊性,有針對性地進行授課,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打好基礎。
一、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意志品質的重要性
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很多學生思想、心智還沒有成熟,他們對外界的事物沒有最基本的判斷能力,同樣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較弱。面對這樣的情況,為了能讓他們未來有更好的發展,教師需要通過多種類型的鍛煉來提升其綜合素養。此時,體育學科的作用就凸顯出來。開展多種體育活動,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也能讓他們在活動過程中自覺形成意志品質。體育運動除了鍛煉身體的各項機能,也能豐富人的情感體驗,學生可以從自我調控情緒和與他人的交流溝通中產生更加堅定的意志力,因此,小學體育的教學必須得到高度重視。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意志品質的方法
(一)優化教學目標
有很多教師對素質教育理念缺乏正確的理解,他們認為只要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學會正確的運動方法就是成功的教學。但是,他們忽視了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小學生因為年紀太小,且從小就生活在順暢的環境中,這使得他們的困難承受能力非常弱,個人意識也比較模糊。因此,在學生心智尚未成熟的情況下,教師應該適當地調整教學目標,將運動技巧和磨煉意志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之上,設計教學活動時也要穿插一些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或者和大家分享運動員的成長經歷,強調訓練的艱難以及運動員不放棄的精神。用這樣方式激勵學生,可以讓他們意識到優異成績的背后是永不言敗、絕不放棄的精神,將體育項目、拓展活動與品質教育結合在一起,從而對意志品質的形成起到促進作用。
(二)發揮榜樣的作用
學生在沒有形成自己的獨立思想時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模仿,他們會在觀察父母和教師的言行舉止后有意識地做出同樣的行為。因此,體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一定要明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很有可能對學生產生影響,因而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發揮榜樣的力量,每個體育項目都身體力行地參與,給學生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例如,在進行籃球或足球教學時,需要將學生分組來模擬比賽,這樣的模擬賽場上難免會出現一些磕磕碰碰。很多學生因為習慣了家中嬌生慣養的生活,所以即便是一點小傷也十分在意。這時候,教師不需要進行太多語言教育,只需要以自身為例,在自己受了不太嚴重的小傷時將比賽進行下去,告訴大家體育運動中小傷是避免不了的,短時間內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只要在運動賽場上,就要有堅定的體育精神,這既是對比賽負責、對同學負責,同時也是在對自己負責。教師要通過這樣的小事,培養大家遇事不退縮、堅定目標不后退的精神,發揮出榜樣的力量,強化學生的意志品質,發揮出教學活動的全部作用。
(三)加強思想道德教育
堅定的意志品質離不開良好的思想道德。在教育改革后,我國逐漸重視體育學科對思想道德教育的積極作用,而在進行德育的同時也是在培養意識品質。體育與其他學科不同的一點就是,存在許多大家都熟知的現實案例。不管是在生活中的體育項目中,還是大型運動會、奧運會中,都有大量的德育素材,尤其是大家熟悉的體育明星。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崇拜心理,介紹他們的事跡,從而讓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例如,在籃球課上,教師可以姚明為例,講述他運動生涯中的故事。姚明的知名度很高,也有絕對的實力,雖然他在每一場比賽中都會承受巨大的外界壓力,但是,他能頂住外界的壓力,認真對待每一場比賽,嚴格約束自己,不論自身的成就達到了什么樣的高度都保持高度負責的精神。在2008年賽季的季后賽中,姚明因為不小心和科比相撞而膝蓋受傷,在大家都在為他的傷擔心時,他卻依然沒有放棄比賽,在檢查過后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又重新回到了賽場,并且讓自己的球隊在季后賽的次輪拿到了主場優勢,維護了團隊的榮譽。用這樣的具體的事例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意志品質的意義,使其在學習和生活中也能迎難而上,形成堅定的意識。
(四)個性化的教育評價
教師在制訂教學計劃時需要從學生現階段的身心發展規律出發,根據每一名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有針對性地授課,還要根據每個人能力水平的不同制訂出不同的考核標準,最后根據他們對規定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個性化地評價,讓他們產生正確的自我認知,同樣針對他們在課堂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啟發性的問題,讓他們能直視自身的問題,并用引導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難題,在主動克服困難的過程中養成堅定的意識品質。每名學生因為天賦不同,在運動項目的完成度上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這時候教師要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天賦較高的學生制訂高標準,讓他們發揮出自己的潛在能力,而對基礎水平較低的學生,要為他們耐心示范,找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難點,用輕松的方法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在此過程中也能培養學生強烈的自主意識,幫助學生形成面對困難不放棄的優良品質。
(五)組織團隊合作活動
現在的小學生因為從小到大的生活環境,都有極強的自我表現欲望,他們懂得享受贏得比賽的結果,但卻失去了團隊合作的意識,這種情況會影響到他們后期的健康成長。因此,教師需要設計一些團隊合作的課堂活動,幫助他們形成團隊意識,明確在獲得成功的路上少不了大家的相互合作,從而使其有更強烈的責任心,在強化個人水平的同時也不忘維護團隊的榮譽。在實際的活動中,教師要讓學生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分組比賽,平衡每一組的水平,這樣,為了團隊的勝利,每名學生都會更正自身的態度,在活動中發揮自己的全部實力,水平較弱的學生也會為了不拖后腿而拼盡全力。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既能形成團隊精神,也能磨煉自身的意志力。
(六)豐富教學活動
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同樣能加強學生的意志力。小學生性格活潑,對外界始終保持好奇心。為了滿足他們對學習活動的要求,教師應該讓自己的課堂豐富起來,用這樣的方式來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其對體育活動的參與度,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活動,從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踢毽子、搖呼啦圈、拔河等,增添活動類型,讓每個人都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揮出強大實力,而此時教師的一聲贊揚會讓他們更有自信心,從而讓他們表現得更加出色。對表現不那么出色的學生,教師也要通過激勵的方法讓他們鼓足勇氣,以此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再通過耐心的指導來讓其掌握更多的技能。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體能會得到一定提高,也會有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在得與失兩種狀態中來回轉換就能獲得調控自身情緒的能力,這樣一來就不會輕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影響,對意志品質的形成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時期是意志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而體育課程因為自身的特殊性,在新課改之后也成了培養意志品質最重要的課程之一。因此,體育教師要能確立正確的教學目標,在開展豐富教學活動的同時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在學生完成任務后給出有針對性的評價,讓他們能形成明確的自我認知,也能擁有自主克服困難的能力,此外,教師還要以身作則,發揮出榜樣的力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堅定的意識品質,為日后健康成長打下基礎,從而實現自身的全部價值。
參考文獻:
[1]馬德忠.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意志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4).
[2]傅姚茜.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J].當代教研論叢,2019(03).
[3]王錫斌.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的培養[J].學周刊,2019(22).
[4]馮蘭.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的培養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