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雅倩
摘要:近年來,國內外發展形勢復雜多變,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情懷已經刻不容緩,而高校思政課是強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和重要陣地,我國作為歷史文明大國,擁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其中更是蘊含著諸多治國理念的精華,將其中的精髓融入到高校思政課中,不僅為思政課理論課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更是為了迎合當代社會發展的步伐,為學生的成長需求提供了有效的資源。
關鍵詞:傳統文化;思政課;融合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步入全球化發展的軌道,促進了與各國文化的交流與互動,現如今,在先進的信息化背景下,西方文化逐步的潛入了我國人民的思想意識,與我國傳統文化的優良精神相碰撞,直接影響著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面對巨大的誘惑,發揚和傳承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每個教育者的使命與職責所在。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結合當前國際發展背景,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查找原因和解決問題四個方面進行研究,加強高校思政課的時效性,面對西方意識的逐步滲透,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已經十分迫切,為了使學生的文化自信符合當代發展的趨勢,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課理論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著手研究,針對當前現狀的分析尋找可行的路徑[1]。
(二)研究方法
1、文獻分析法
通過借閱學校圖書館相關作品和電子期刊資源平臺搜集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及高校思政課理論課的資料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歸納整合
2、描述性研究法
借鑒現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特點,還有對高校思政課理論課的體系構成和基本要求、融入的內涵等進行理論層面的說明和描述。
3、訪談法
在對文獻分析的基礎上,加入訪談研究,通過和學生及老師面對面的交談,了解其對中華傳統文化和思政課理論課的想法及認知,進行歸納總結,從中選取一些客觀的、不含有偏見的、具有代表性的訪談對話進行深入的探索及分析,從中了解更加全面的信息。
二、研究現狀
(一)關于高校傳統文化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1、高校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研究
中華傳統文化對增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小覷,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在思政課中融入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可以彌補思政課教育形式和內容的不足,開拓學生的視野;其二,思政課和中華傳統文化具有相同的思想及價值,可以加強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為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使其為追逐偉大夢想而奮發圖強;其三,中華傳統文化有助于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及思想道德水平。劉紅英(2008)曾指出中華傳統文化具有濃厚的人文底蘊,能夠使高校思政課更具實效性,有效增強學生符合當代要求的人文素質、身心素質等。巴曉津(2014)也曾指出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十分重要[2]。
2、中華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情況研究
經研究發現,在思政課的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并沒有起到顯著的效果,使得實際運動現狀與設想的效果大相徑庭。主要體現為:其一,部分學生缺乏傳統文化素養,不具備良好的美德觀念,導致其三觀嚴重偏離,李萬德(2013)提出大學生對傳統文化認知薄弱,學識尚淺,導致其價值觀偏于功利化;其二,學校方面在進行思政教育的時候,對中華傳統文化運用的不足,歐陽九根、傅洪健(2013)指出“大多數高校沒有設置相關的傳統文化教育方案”“高校上級主管部門和學校相關部門對傳統文化的教育缺乏應有的宣傳和指導工作。”
(二)關于高校傳統文化教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研究1、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原則和要求研究
要想證實中華傳統文化具有增強高校思政課理論課的實效性,需要依照辯證性原則,將辯證的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避免將沒有營養的內容當做精華;同時還要具有開放性原則,文化沒有局限性,對于外來道德文化也要本著積極汲取的態度進行學習,這樣更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并且在傳統文化融入思政課的教學中,要有針對性的對傳統文化進行研究與探討,為了能夠使學生做到學有所用,盡量將更貼近現代生活的內容進行開發。張咸杰、張立興(2016)指出,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的教學中,選取的內容應遵循兩種途徑進行開發,一種是“從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中學習提煉”,一種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為前提進行開發”。
2、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困境研究
高校思政教育理論課融入中華傳統文化受到眾多學者的關注,針對于目前兩者結合的效果不甚理想的原因,還是要從高校思政課理論課的特點進行透徹的分析,從這個角度出發可以完全與思想政治教育區分開。李淳(2012)指出高校思政理論課缺少系統規劃的教育內容,教學環節不夠緊湊,四門課獨立性強,銜接起來非常困難,因此導致各門課教育內容雜亂無章,教學設計缺乏整體性太過隨意,難以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中華傳統文化融入思政課的有效策略
(一)不斷提升教師運用傳統文化的教學能力
老師作為傳授知識的主體,其教學能力直接影響真教學效果,因此作為課堂中的主導者,提高其傳統文化素養至關重要,要想實現中華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政課理論課無縫隙的相結合,就要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老師的言行舉止時刻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觀念,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播者,言傳身教十分重要,因此,老師要不斷地研究傳統文化的內涵,為自身積累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其次,還要具備自覺運用傳統文化的意識,借助各種渠道提高老師自覺運用傳統文化的意識,例如,依照教材規范,學校將運用傳統文化的相關情況列入到對老師的評價與考核制度中,或者將教學中的成功典范推廣給老師等多種途徑,最后,強化老師的教學能力,這樣才能對課堂教學進行強有力的把控,同時更能組織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為傳統文化成功的與高校思政理論課相結合做鋪墊[3]。
(二)不斷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方法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的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使其能夠自主的思考與發現問題。通過互動啟發式教學、轉換權威式結論教學方式以及開放式教學等多種創新理論教學方式,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一定要遵從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學習的心理訴求,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其次,著重豐富理論教學的載體內容,可以借助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拓展教學資源,使其更豐富、更形象、更具體,這樣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思政課的時效性[4]。
四、結束語:
總之,中華傳統文化蘊涵著濃厚的底蘊,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根本,因此,將中華傳統文化弘揚光大是高校教育不可推卸的重任,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課中重中之重,不僅增強高校思政課理論課的實效性,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其樹立良好的人生觀、道德觀以及世界觀。同時更是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參考文獻:
[1]?? 衛超.新時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思政課效果研究[J].智庫時代,2018,(38):31-31.
[2]?? 劉行,陳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課探索[J].神州,2019,(11):72-73.
[3]?? 周新甜.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堂的路徑探索[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2):90-93.
[4]?? 應麗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理論課的路徑探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35(3):131-132.
課題項目:本文系湖南外貿職業學院院級課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研究(19YB07)”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