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楠
【摘要】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一節課的開端是導入環節,故導入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整節課的授課效果。本文針對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導入環節存在的問題,從選材角度出發提出了幾點切實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課堂導入 ? 激發興趣 ? 核心素養 ? 導入素材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8-047-02
1.課堂導入
1.1 課堂導入的含義
導入是課堂上正式教學的啟動,它指在課堂教學開始之時,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入新的學習狀態的教學組織行為,是教師和學生在此活動中所有教與學活動的統稱。
1.2 課堂導入的作用
1.2.1 激發學習興趣,喚醒學習動機
實際上課過程中,學生每天要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精神難免出現疲態,而生物是一門需要運用圖畫和視頻來解釋抽象知識的學科,在這種情況下,直接運用講解法來幫助學生學習,效果定會大打折扣。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的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給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币蚨谏镎n程的開端,一個引人入勝的導入環節和富有啟發性的導入語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安定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喚醒學習動機,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進入思考和學習狀態,并且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1.2.2 啟迪學生思維,明確學習目標
人生來會思考,但思考的結果有時會摻雜偏頗、扭曲、局部甚至無知。因此需要老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科學地去思考,即科學思維。在生物學課堂中,教師可精心設置導入環節,使學生產生疑問,開啟思維的大門,從而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設置導入使學生產生的疑問應與教學內容相關,進而明確教學目標,接下來令學生有目的、有意義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2.課堂導入存在的問題
2.1 忽視課堂導入,導入方法傳統
導入方法多種多樣,如直接導入、設疑導入、生活導入、復習導入、實驗導入、故事導入、視頻導入等,教師往往運用簡單的復習導入,常用語言如“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這節課我們來學習......”。這樣的方式難免會枯燥乏味,降低學生的求知欲。
2.2 枯燥乏味,缺乏啟發性
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設計了課堂導入環節,但導入材料過時,缺乏新穎性,不能引人入勝,不能契合學生的興趣點。導入最終是為了“入”而不是簡單的“導”,因此應注意材料的選擇、語言的引導并設置與教學目標一致的啟發性問題,避免學生喪失學習的主體性,機械地跟從教師的思路而忘記思考。
3.《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的要求
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將學科核心素養作為生物課程的宗旨,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包括4個要素: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這也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總目標。為此新課程對于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導入也提出了以下要求: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貼近生活,與時俱進;啟發學生思維,發展探究能力;加強學科間聯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4.課堂導入的實施對策
本人認為要解決導入環節的問題,關鍵是研究教學內容,收集導入素材。很多教師雖然具備設計課堂導入環節的意識,但是缺乏合適的導入素材,過于依賴教材內容,導致以上教學問題。一旦有了合適的素材,自然會在課堂上安排導入環節并且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啟發性的問題。關于素材,我們可以從很多渠道獲取。我們要選擇與授課內容相聯系的材料,材料最好要具備趣味性、思考性。那么,我們就需要了解現在的高中生心中所想和興趣愛好,才能對癥下藥?,F在的高中生喜歡追漫畫、看美劇、打游戲、逛B站、關注科技等等,那如果我們就相關事物進行舉例,對學生來說是正中下懷,瞬間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下舉例說明幾種導入素材(這些素材均可以講述、圖畫、視頻的形式展示)。
4.1.1 影視素材
大量的影片中體現了生物學相關的知識,播放影視素材進行導入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給學生直觀的感覺,還可以潛移默化地使學生關注其他影片中的生物學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這符合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
范例:《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一節的導入。
美劇《蜘蛛俠》第一部中提到,蜘蛛俠在展覽館中參觀時不小心被蜘蛛咬傷了身體,隨即發生了變異,不僅原本高度近視的眼睛恢復正常,并且擁有了靈敏的反應能力和蜘蛛所具備的一切能力,包括“吐絲”,那么蛛絲的成分是什么呢?為什么可以幫助蜘蛛俠飛檐走壁,這體現了蛛絲的什么特點呢?從而引出本節蛋白質及其結構功能的內容。
4.1.2 生活素材
生物學科本就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且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在此基礎上運用生活素材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那么教師在教學中要認真研究教材,創設生活情境,巧妙地從生活情境中設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啟發性問題,使學生學有樂趣,并能將所學知識再次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所謂“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例如,通過學生回憶家庭釀酒的制作過程來學習酵母菌的代謝類型、發酵原理、發酵過程等知識,待再次釀酒時有意識地根據所學知識進行操作。再以學生熟知的加酶洗衣粉導入,讓學生思考:有位同學打算用絲綢作為實驗材料,探討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的洗滌效果,你認為他這樣做對嗎?為什么?又如,我們需要核酸補品嗎?燕窩、豬蹄、花膠等這些補品會起到美容養顏的作用嗎?是否會補充皮膚所需的膠原蛋白?這些都可以與必修一中核酸、蛋白質的教學內容聯系起來。
4.1.3 論文素材
我們可在中國知網或者其他期刊網站上搜索前沿的研究論文,對論文內容加以整理,利用論文的研究數據和圖表幫助學生分析,使學生樹立科學探究的意識。
范例:《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一節的導入
樹懶是一種很懶的動物,為什么面對被捕食的風險和重要的能量成本也要下樹排便,而不是選擇“空投”呢?近年來,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一項研究似乎給出了答案。研究表明,樹懶皮毛中的飛蛾、藻類、真菌等形成了一個微型生態系統,這些生物之間形成了關聯共生的關系。具體來說,某種飛蛾長期生活在樹懶皮毛中,已經逐漸喪失了飛行能力,依靠樹懶皮毛上的藻類等為生。樹懶下樹排便時,飛蛾會在其糞便上產卵,待下次樹懶下樹排便時,卵已孵化成蛾回到樹懶皮毛上,這時飛蛾會把一些真菌帶回樹懶皮毛上。飛蛾死后會被真菌分解,藻類作為生產者能利用無機物制造有機物,以此樹懶便可通過吃藻類來獲取營養。研究數據也表明,樹獺皮毛上的藻類富含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和脂類。
4.1.4 新聞素材
社會新聞素材能夠直接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也能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生命觀。生命觀念是學習生物學課程的重要成果,它有助于學生理解較大范圍的生物學事件和生命現象,在面對現實生活的實際問題和挑戰時具有更好的解釋力和決策能力。
范例:《免疫調節》一節的導入
長生生物公司假疫苗事件:2018年7月1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告指出,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等行為。這是長生生物自2017年11月份被發現百白破疫苗效價指標不符合規定后不到一年,再曝疫苗質量問題。疫苗是什么?它是如何起作用的?與人體免疫系統有何聯系?為何技術不合格會對人體造成如此嚴重的后果?
4.1.5 科學史素材
生物課本中提到過很多著名的科學家,教師可以通過普及有關科學家的生平事跡和科學探究之路來導入新課。此方式會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拉近學生與科學家之間的距離。此外,還可以使學生從中感受到科學家為了達到某一目標鍥而不舍追求學問的精神。
范例:《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一節的導入
以拉馬克的履歷作為導入:拉馬克是法國人,家境較為貧寒,勤奮好學,天賦異稟,師從Bernard de Jussieu學習植物學,而后于1778年得到著名植物學家布豐的資助出版了《法國植物志》三卷,次年布豐又推薦其為法國科學院院士。在觀察植物標本的過程中拉馬克看到了很多變異現象。1788年拉馬克任法國皇家植物園標本館館長,1790年法國大革命爆發,社會形勢動蕩不安,皇家植物園改為國家自然博物館,園內進行了重新分工,1793年拉馬克被任命為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教授,負責昆蟲和軟體動物的分類,一直以研究植物著稱的他對此一無所知,且此時的標本非?;靵y,沒有很好的分類,但是拉馬克潛心研究,觀察了大量的標本,正因如此,拉馬克不再認為生物是永恒的,而是變化的,并于1801年發表了《無脊椎動物分類系統》。1809年拉馬克又發表了著名的《動物學哲學》。
由此我們便可引出拉馬克的主要進化學說: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用進廢退指不斷使用的結構或器官會得到加強,反之則被削弱;獲得性遺傳是指所有由環境變化而產生的生物體的主要變化是可遺傳的。此處還可拋出一個問題供學生思考:拉馬克的進化學說在當時人們信奉神創論的時代是有進步意義的,但并不是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流觀點,那么是否拉馬克的進化學說一無是處呢?
總之,導入宛如戲劇的“序幕”,歌曲的“前奏”,運動的“熱身”;文章的“引子”,不可缺少,用好導入技巧,可為課堂的教學效果錦上添花。
【參考文獻】
[1] 郭宇紅. 高中生物課堂導入的適宜性研究[D]. 天水師范學院. 2018.
[2] 宮福仙,王姝麟,于名博. 導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重要性與實施策略[J]. 現代交際,2019.
[3] 譚忠鳳. 導入技能設計與實施中的問題與對策[J]. 科教文匯,2020.
[4] 劉恩山,曹保義. 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5] Pauli Jonathan N; Mendoza Jorge E; Steffan Shawn A et al. A syndrome of mutualism reinforces the lifestyle of a sloth[J]. Proceedings. Biological sciences,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