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俊
【摘要】傳統的物理教學已經不能夠適應新課程的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推進,因此在這種大環境下,初中的物理課堂需要進行改革,物理高效課堂則能夠有效的契合新課改的各種需求,并且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對于初中物理的高效課堂進行研究和分析,讓傳統教學模式得到有力地改變,讓學生能夠以最高昂的學習興趣學習物理知識,以此來保證物理教學質量有效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 ? 物理高效課堂 ? 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8-055-01
在新課改的推動下,給初中物理教學帶來的不僅僅是一次機遇,更是一次挑戰。物理作為初中的重點教學科目,為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熟練掌握物理的相關知識,并能夠進行應用。教師要充分地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進行高效課堂的構建,從實際出發,提升教學效率。
一、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
構建新課程背景下“對話,交流,互動”的新課程文化,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這是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將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激發出來,有效促進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小組合作這一學習方式的主要核心就是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互助以及共同探究。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學習小組劃分的時候,必須將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詳細的掌握,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進度,以及每個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然后將這些信息有效地結合,科學合理地劃分學習小組。而對于小組學習的主題方向的確立,則是要結合物理教材和教學內容來設立,并且還要結合每組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和學習之后,教師要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知識點的總結和歸納,并且在師生和生生之間展開討論和交流,學生在自我學習、同學歸納和教師總結的模式下,將物理知識進行有效地吸收和鞏固,強化知識點的認知。
例如,在進行“杠桿”的教學時,教師對學生進行小組的劃分,然后提出用彈簧來為大象進行稱重的主題問題,來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去探究杠桿的原理和作用。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去思考,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沒有和教學內容中類似的杠桿工具,并要求學生結合教材和實際生活,進行杠桿工具的仿制,并且利用自己制作的工具進行稱重,教師選擇最具代表性的小組在全班進行展示。教師在進行知識的引導和總結時,可以從蹺蹺板等生活常見的設施,或是以“給我一個支點,我能翹起地球”這名言為切入點來進行,能有效的幫助學生對杠桿的相關知識形成強化理解。
二、運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
在日常的教學中,去融入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結合新興的教學技術對學生進行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更加主動融入到物理教學中。通過實際操作實驗、視頻音頻和學習情境設立等方式,將學生引導到他們感興趣的學習環境中去。初中物理教師可以利用問題情境導入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的活動中,進行問題情境的設立,通過設立教學內容相關的有趣問題,將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激發出來,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通過問題的探析和解答,能讓學生掌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例如,在進行《力》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立激發學生的思考欲望。比如對學生提出“我們在打水的時候,會很明顯的感覺到重量和拉力,但是放在地上卻不會在感覺到,大家知道是為什么嗎?”然后教師為學生進行提水的演示,并邀請同學親自來感受。讓學生進行思考,并為大家講解這一現象的原因,通過教學情境的構建讓學生清晰地感受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者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教學中,通過視頻、課件等方式,讓物理知識中抽象的知識點變得更加直觀,通過生動形象地展現形式來幫助學生更輕松地進行物理知識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
三、將日常生活融入到物理教學中
物理知識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科目,這就要求物理教學不能夠脫離實際生活,需要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以此來提高教學的效果,從而使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得到有效的增強。因為物理所具備的實踐性,現實生活中能夠發現很多物理知識的存在,并且對于生活中各類物理現象,也能夠通過物理知識來進行解釋。所以教師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的好奇心勾起來,然后通過物理的方式進行生活現象的講解。因此生活中的各種物理現象不但成為了吸引學生興趣的原因,還成為了學生進行物理知識學習的清晰案例。并且該種方式還能夠讓學生了解物理知識的應用方法,加強學生關于物理知識的相關認知范圍。例如在《運動的描述》的教學中,教師就能夠引導學生去回想和思考平時坐火車的時候,兩輛火車都停在了火車的站臺上,當自己坐在火車中去觀察旁邊的火車時,旁邊的火車啟動以后緩緩的行駛,但是自己卻感覺到是自己的火車在前進這一現象,教師引導學生一起分析和探討,然后由此引出參照物的概念,在判斷物體是否在進行運動的時候,需要選取一個物體來當做標準,如果相對于所選擇的這個標準,物體位置發生了變化,那么該物體就是運動的,反之就是靜止的,我們所選擇的這個當作標準的物體,就是參照物。讓學生能夠以生活中的坐火車的經驗,清晰的明白了對于參照物選擇的不同,物體是否運動和靜止的標準也是不同的。
四、結束語
言而總之,初中物理的教學對于學生在初中的教育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課改的要求和素質教育的呼吁下,物理教師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高效的物理學習環境,通過多種方式和多元方法的結合,來幫助學生進行高效物理課堂的構建,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物理的各種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綜合素養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彩云. 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探索與實踐[J]. 考試周刊, 2019.
[2]孟杰. 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探索與實踐[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