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杰



【摘要】學習動機的培養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學生的學習行為,激發學習興趣。將“MUSIC學習動機模型”的賦權、有用、成功、興趣、關懷五個要素應用在教師教學設計中,能提升學生對五要素的認知,進而提升學習動機。本文以“常見的自然災害及其成因”為例,對該模式應用于地理教學設計中進行探究,以期對MUSIC學習動機模型應用于高中地理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MUSIC學習動機模型 ? 學習動機 ? 高中地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8-161-03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提出:“真正的學習是學生出于對事物的好奇、對知識的渴望、對真理的探索。”《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新課程改革強調:“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與自主地位,使學生真正會學習、學會做人、增強人文底蘊、科學素養”。多數研究表明,了解相關學生學習動機并培養學生學習動機的教師能更好地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學生的學習行為,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動機,因此在地理教學中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教學設計相關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1.MUSIC學習動機模式
MUSIC學習動機模型由Jones(2009)從教育和心理學等領域的研究和理論中提出了這個研究模式。學習動機的音樂模式包含:賦權(empowerment)、有用(usefulness)、成功(success)、興趣(interest)、關懷(caring)。這種模式的名稱“MUSIC”是一個首字母縮略詞,其基礎是“eMpowerment”的第二個字母和其他四個組成部分的第一個字母。
●M—賦權(eMpowerment)
學生必須相信他們對學習的某些方面有一定的控制權。自主支持型教師更利于學生的學習,包括擁有更強的學術和社會能力、更高的自我價值感、更強的創造力、更喜歡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更積極的情緒語調、更高的成績等。
●U—有用(Usefulness)
教師應該確保學生理解為什么這些內容是有用的。與只有短期目標相比,當學生有更長遠的目標和更長遠的行為項目來實現這些目標時,他們更有動力。
●S—成功(Success)
教師應該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尊重學生的差異,盡可能讓學生體會成功,并告知如果他們獲得知識和技能,就要付出必要的努力。教師需要使課程具有挑戰性,并對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提供反饋,為學生提供成功所需的資源。
●I—興趣(Interest)
教師應確保他們的課堂活動或課程主題是學生感興趣的。創造激發興趣的課堂環境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教學的各個方面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對課程內容更持久的興趣。
●C—關懷(Caring)
讓學生相信老師關心他們的學習,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還關心學生的校外生活與身心健康。教師應該考慮如何設置課程可能會對學生的學習和個人生活產生積極影響。
2.MUSIC學習動機模式與高中地理結合
在Jones的學習動機音樂模型中是以下幾個詞的首字母縮寫:賦權、有用、成功、興趣和關心。教師通過他們所做的一切來激勵學生,這影響了學生對音樂模型五個組成部分的認知,從而影響他們的動機和參與學習的行為,如圖1所示。
研究表明,當教師培養這些組成部分中的一個或多個時,學生更有動力從事他們的學習,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教師需要應用MUSIC模型進行有益的教學設計,如圖2所示。
3.MUSIC學習動機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設計中的應用
本文將以中圖版地理1“常見的自然災害及其成因”的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為例,嘗試將MUSIC學習動機模型運用于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學生的正向學習行為。
1.課標要求:運用資料說明常見自然災害的成因,了解避災、防災的措施。
2.教學目標:如表1所示。
3.教學過程:如表2所示
具體教學過程與MUSIC動機模型結合的流程圖如圖3所示。
4.小結
本文通過對學習動機MUSIC模型基本內容的介紹,梳理MUSIC模型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并以常見的自然災害及成因為例,設計MUSIC模型在高中地理教學設計中的應用過程。通過實際問題入手引起學生的興趣(Interest),小組分工合作為主要形式,授予學生課堂的控制權力(eMpowerment),教師通過章節重點、水平測試、高考、防災減災的預防等向學生展現課程內容的有用性(Usefulness),激勵、引導等手段克服學生畏難的情緒,體現成功與關懷(Success、Caring),并將地理核心素養的理念貫穿其中。當然學習動機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建議教師善于挖掘教學素材,根據MUSIC教學理念設計培養學生學習動機的長期方案,在實踐與測評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策略,激發學生養成持久的學習動機。
注:圖1、圖2參考來源:Jones, B. D. (2017, March). Overview of the MUSIC? Model of Motiv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the MUSIC model.com.
【參考文獻】
[1] Carl R.Rogers&H.Jerome[美]任新春等譯.自由學習[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41.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 Brett D Jones, Virginia Tech. Motivating students to engage in learning: The MUSIC Model of Academic Motiv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aching &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010, 21(2):272-285.
[4]肖捷,張琦.基于ANEW學習模式強化高中生地理學習動機——以人教版“地理信息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為例[J].地理教學,2020(04):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