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
摘要:對于職業院校的學生而言,理論知識及時融合相關技能,才能不斷提升學生的素養。對于整個社會而言經濟是最重要的組成,而會計作為與經濟直接相關的一個職業,學生務必要掌握相應的工作技能。但是由于中職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相對薄弱,導致中職院校會計教學不佳。對此筆者依據自身經驗就中職院校會計教學進行了相應的策略探究。
關鍵詞:中職院校;會計教學;策略探究
學生在進行相關的會計專業知識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對相關的知識缺乏一定的興趣,無法聯系生活等原因導致教學效率下降,所以若想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就需要教師結合生活實際,講述會計的職能以及相關的崗位需求;其次在教學時還應該適當基于學生特點鼓勵學生進行實習,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還可以結合信息技術對相關的知識進行整合,培養學生直觀想象;最后教師應設立監督機制,鞏固學生成果。為此本文就以上內容進行了討論。
一、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現狀分析
在進行中職院校的會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發現,很多學生對會計這個行業的了解相對有限,對相關的概念也不了解,同時由于會計的理論知識對于青春期的學生而言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導致教學效率下降;其次一些學生選擇學習會計專業的目的性不純,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由于缺乏正確的理念引導,導致教學難度不斷提升;除此之外教師和學生往往忽略了對實踐技能的了解,從而使學生形成理論上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部分院校在教學時對學生持放縱態度,學生不僅學習效率低下,同時剛剛獲得的知識,也會因為沒有具體的監督機制而逐漸喪失,進而導致教學效率下降。為解決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以下的教學方案。
二、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策略探討
2.1? 結合生活實際,講述相關概念,了解崗位需求
在進行中職階段的會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意識到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自身的學習能力直接相關,所以在教學時教師可以講述相關概念,為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還可以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講述相關的崗位需求,使學生對會計這個行業有直觀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進行交流以及發言,講解自己的看法,不斷活躍課堂氣氛。
例如教師在教授《會計的概念和目標》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首先向學生講述會計的相關觀念,同時還可以詢問學生:大家對于會計這個行業的理解是什么?隨后教師進行相應的講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隨后教師還可以對會計的職能進行講述,使學生對會計這個行業的知識以及所需要的崗位需求有一個直觀的了解,隨后教師還可以詢問學生對財務會計行業的理解,師生之間相互交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對中職會計教學產生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對會計這個行業的未來進行展望,同時告知學生一些關于財會的知識,夯實學生的基礎。
2.2? 進行德育教學,培養誠信意識,提升道德素養
在進行中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逐漸發現一些學生選擇會計專業的觀念不正確,有些學生是看到自己的親戚在會計行業做的不錯而選擇了這個專業。由于觀念不正確,導致教學效率較低。所以在進行相關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意對學生進行育教學,培養誠信意識,提升道德素養,為接下來的會計教學創造相應的便利條件,提高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授《財產清查》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告知學生進行會計工作時,要時刻有一個底線,教師可以借助朱镕基總理的話:拒絕做假賬。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相關稅收問題講述有關財務的知識,同時告知學生作為會計還應該和工商,統計,稅務進行相應的交流,同時還可以向學生講述相關的法律知識,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可以適當結合當下的生活亂象,講述相應的財務知識以及法律知識,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培養誠信意識,提升道德素養。
2.3? 鼓勵學生實習,加強切身體會,培養工匠精神
在進行相關的會計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意識到中職階段的教學更加實踐能力的相關培養,所以在進行相關的會計教學時,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進行實習,在實習過程中加強自己對會計理論知識的理解,通過實踐與理論相互教學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記憶,此外在進行相關的實習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讓學生感受所謂的工匠精神,增強學生的素養。
例如教師在教授《銷售業務的財務處理》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相應的崗位實習,在實習過程中對會計這個行業進行了解,同時知曉相關的崗位職能,培養工匠精神同時在實習過程中教師還應時常詢問學生具體的實習過程,及時和企業的員工進行交流,對學生的實習情況進行了解,在實習過程中,幫助學生扭轉相應的錯誤觀念,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個人素養,在實習結束后,還可以讓學生書寫實習報告,根據實習情況改善教學方法。
2.4? 建立監督機制,鞏固學生成果,進行經驗交流
對于中職院校的學生而言,學生的學習效率實際上還需要相應的監督機制進行相應的監督,所以在進行會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建立監督機制,鞏固學生成果,同時教師之間還可以進行經驗交流,相關的學校也可以邀請專業的團隊進行培養,增強自身的教學能力,為接下來的教學創造相應的便利條件,提升自身學習素養,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教授《會計記賬方法》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在教授完這一內容后,可以為學生設置相關的課后作業,了解會計記賬方法,及時鞏固相應的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構建微信群,讓學生及時回傳預習以及復習情況,教師進行監督,并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的分層以及相關教學,在課下教師之間還可以適當進行經驗的交流,中職院校也可以邀請專業的團隊進行培養,增強自身的教學能力,為接下來的會計教學創造相應的便利條件,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由于學生對知識缺乏一定的興趣,無法聯系生活等原因導致教學效率下降,所以首先就需要教師結合生活實際,講述會計的職能以及相關的崗位需求;其次在教學時還應該適當基于學生特點鼓勵學生進行實習,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還可以結合信息技術對相關的知識進行整合,培養學生直觀想象;最后教師應設立監督機制,鞏固學生成果。
參考文獻:
[1]?? 李毅峰.淺析改進中職學校企業財務會計課堂教學的方法和途徑[J].納稅,2019,13(31):168.
[2]?? 李微微.分析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的誠信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9(29):156-157.
[3]?? 崔宏波.中職學生厭學現象分析及改善策略[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25):14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