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秋艷
摘 要:初中數學涉及幾何、函數、方程等多個知識點,相關細節問題較多,學生稍不細心就會犯錯。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及時歸納總結錯題,就無法對知識點有系統的認知,因而,對錯題進行整理和有效應用是十分必要的,對數學錯題集應用的作用及方法進行探究,以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初中數學;錯題集;有效應用
一、初中數學重復出錯的現狀及原因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數學教師都有這種困惑:很多問題講了一遍又一遍,可學生還總是犯同樣的錯誤,一錯再錯,而且這個現象基本每個學生都存在。對于學生在日常作業和測試中的易錯題,教師通常都會進行重點講解,幫助學生找到錯誤原因和正確的解題方法,但是通過反復測試和調研分析我們發現,還是有四分之一的學生在同類的題目中犯同樣的錯誤,三分之一的學生在同類題目中犯錯。
學生在同一問題或同類問題反復犯錯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學生對日常作業和測試中的錯誤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認為其是既定事實,無法改變,并沒有對犯錯的原因進行深入探究,也沒有對題目進行仔細研究;二是學生只是通過教師的講解,暫時記住了解題的步驟,但是沒有對錯題進行自主反思,對題目涉及的系統知識、解題方法進行歸納總結,無法建立起系統的知識體系,當習題題目發生改變時,仍然無法做到舉一反三。
二、初中數學錯題集整理及有效應用的意義
1.明確學習易錯點及學習短板
很多學生在做錯題后,不注意匯總分析,結果總是重復犯錯。而錯題集是學生學習錯題的集合,幾乎涵蓋了學生學習中的盲點,對其加以利用能夠幫助學生找到學習弱項,以杜絕類似錯誤再次出現。將錯題進行總結分類,學生可以一目了然找出易錯題型,并分析出其中的規律,找出學習盲區,提升學習及解決問題的效率。
2.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學生對同一問題或題型反復出錯是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頭疼的問題。無數次強調的問題,學生還是一再出錯,其主要原因還是學生沒有對知識和題目的本質真正理解透徹。而錯題集能夠清楚反映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錯的題目和題型,教師可以根據錯題集的集中問題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規范解題步驟,找出解題方法,進而提升教學效率和效果。
3.助力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分析思考能力,利用自己整理的錯題集,學生可以通過對出錯題目進行分析,自主反思出錯原因,提升對題目和知識的理解能力,進而強化數學思維意識和自主學習意識。同時,歸納整理習題集也有助于學生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主動發現錯誤,系統地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進而達到提升數學成績和養成自主學習習慣的目的。
三、初中數學錯題集整理及有效利用策略
1.有錯必登,及時反思
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登錯習慣,告知所有學生使用錯題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是那些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本身他們的思想就有抵觸,執行就更是問題,因而要明確告知其錯題集的使用目的是為了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減少日后的麻煩。首先,要求學生準備專門的錯題登記本,以便登記和整理自己的錯題;其次,要求學生做到有錯必登,及時整理反思。學習本身就是一種時效性較強的事情,因而,讓學生趁熱打鐵整理錯題,及時進行修訂,能夠加深其對錯題的記憶;最后,教師應該定期讓學生翻閱錯題本,加深記憶,溫故知新,讓學生在積累中掌握更多知識。
2.指導方法,訓練思維
錯題集整理的過程不應該是盲目的,而應該是有目的的,抓重點和典型,做到舉一反三,才能提升應用效果。只一味將錯題抄下來,不但起不到提升的效果,還會浪費時間。首先,教師需要要求學生對題目進行分類匯總,將同類題目整理到一起,以便統一記憶;其次,要求學生在錯題旁寫上演算過程、解題思路和相關的知識點,以便學生理清思路;最后,要求學生替換題目條件進行反復練習,舉一反三,熟記同類型題目的解題思路。例如,對于ax+by=c題型的方程組解答是學生的易錯點,在理清學生的解題思路后,可以進行數字替換對學生進行鍛煉,這一過程也是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過程。
3.自主反思,樹立信心
教師在錯題集應用的過程中起到的應該是引導作用,通過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才能提升教學效果。對于典型錯題,教師可以給出題目涉及的知識點,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對錯誤原因進行自主反思,找出自己解題中的存在問題,對解同類題型的要點進行標注,這樣比聽教師講解更能加深印象。同時,通過自身思考和思維鍛煉得出的結論能夠降低學生再次犯錯的概率,增強解題信心,增強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率。
四、小結
數學是初中基礎課程,教師需要探究更多方法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培養良好學習習慣。錯題集的有效應用可以幫助學生找出自身知識短板,提升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因而,教師應該對錯題集加以推廣利用。
參考文獻:
[1]黎梅彬.錯題集整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中外交流,2018(8):220-221.
[2]張麗麗.談談整理錯題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學生之友(初中版)上,201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