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平
摘 要: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班級內的學生不僅有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同時也有學習成績不太理想的學困生。而由于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較為簡單,那么學困生成績不能穩定提高的主要原因就是數學課堂并不能引起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因此,主要圍繞如何有效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興趣;探究
一般而言,學困生是指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所以學習成績暫時跟不上其他成績好的同學,這就需要數學教師找尋合理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因此,以下將從趣味元素、師生互動、提問方式、學習形式四個方面說明具體的改善措施。
一、在數學課堂中可以增添趣味元素
在新課改的應召下,需要鼓勵學困生自主學習數學,以及將培養學困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融入數學教學教案中。因此,這就需要每一個小學數學教師在編寫每一課教案時,可以在教學目標完成的前提下,在課堂教學中增添一些趣味色彩。
比如,在學習“圓柱與圓錐”時,因為書面的內容處于二維平面,雖然大多數學教師可以在黑板上,通過粉筆手畫直線和虛線組成的圓柱,但是對于有些空間理解能力較差的學困生而言,比較難以理解平面、直線的關系定理。因此,數學教師可以提前在課堂上準備一些生活用品,如積木、燈管、一次性易拉罐等可簡易拆卸的工具,然后以四人一組的形式發放到學困生手中,讓學困生可以在聽講時,讓學困生通過筆畫觀摩圓柱或圓錐的特點,一方面可以提高學困生對數學課堂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教師應以學困生作為師生互動的主體
在新課改的應召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應該以學困生為主體,不應以教師自我觀念為主。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特別是班級內的學困生,然后以互動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困惑,從而真正領悟師生互動的含義。
比如,在學習“克與千克”時,教師不應先劃定思考范圍,而是先要讓學困生運用自己的發散思維想象可以衡量的物體,然后讓學困生舉手說明自己想到的可衡量物體。而這時教師再隨機選擇舉手的同學回答問題,并且讓其他同學在該名同學回答完問題后,給予掌聲鼓勵。最后,讓學困生自行翻開教科書,并對比自己剛才所述的物體質量,這樣就使得學困生自行形成克與千克的抽象理解。
由此可見,這樣的互動方式,一方面可以讓學困生形象生動地理解課本內容,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學困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從而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習效率。
三、利用學困生的興趣愛好改變提問方式
目前,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發現一個問題,就是隨著年級的增長,大多數學困生會漸漸地對數學教材產生厭煩的情緒,這是由于一方面課本教材的趣味性不夠,另一方面是由于有些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傳統,不能調動現代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而從學困生的課余生活中觀察,這些學生在課余時間接觸的都是些活潑有趣的動畫片,而在這些動畫片中有很多活靈活現的卡通人物,如大耳朵圖圖、豬豬俠等人物,這些可以強烈地吸引學困生的注意力。那么,數學教師可以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將這些人物帶入問題,從而營造一個充滿童趣的問題環境,進而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學習“混合運算”時,教師先在黑板上寫出問題“8+2×8-2=?”然后利用學困生喜歡的豬豬俠人物做運算元素,并且提問:“同學們,一個豬豬俠吃了8個面包,然后又有兩個豬豬俠各自吃了8個面包,最后一個豬豬俠還扔掉了2個面包,那么請問最后所有豬豬俠一共吃掉了幾個面包呢?”這樣的提問方式會讓學困生不禁在腦海中浮現豬豬俠可愛有趣的人物形象,這樣就可以迅速將學困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這道題目上,并且經過教師的細心引導,讓學困生逐漸理解這道題目的數學邏輯,從而提高學困生的解題興趣,進而提高小學課堂教學效率。
四、豐富小學數學的學習形式
通常小學數學學習都是以個人為學習單位,這樣容易導致學困生鉆進數學問題的牛角尖,因此可以引導學困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學習。這樣一方面可以防止學困生進入問題困境而無法自拔,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困生的團隊競爭意識,從而促進學困生的全面素養發展。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分數的除法”時,大多數學困生就經常在分子和分母交換中陷入糾結。因此,教師可以先讓前后桌四人一組,然后在黑板上列出兩個分數的除式,如接著要求在十分鐘內,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計算,并且最后選派一名同學說明解題過程。由此可見,這樣的學習形式,一方面可以幫助學困生更好地解開困惑。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同學間的學習交流,從而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
綜上所述,通過以上四種方式,一方面通過在數學課堂中增加趣味元素,并將學困生的愛好融入課堂提問,從而可以提高學困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另一方面通過建立學習小組及師生互動,從而可以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小學數學的整體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楊莉亞.溝通心靈,激發興趣: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J].成才之路,2013(36):36-37.
[2]林良相.溝通心靈,激發興趣: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研究[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7(4).
[3]李常春.溝通心靈,激發興趣: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