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慧琴
摘? 要:從客觀的角度來說,對學生數學應用題解題能力進行培養的根本原因在于提高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且應用題解題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內容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占有核心的地位,同時這也是初中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基于此,本篇文章對提高初中生數學應用題解題能力的策略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應用題;解題能力
引言:
數學應用題指的是以數學知識內容為基礎,結合了實際情境的題目類型,這種題目類型往往具有不同形式的語言描述、迷惑性的數字和單位、較強的邏輯等。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該積極改變這種現狀,通過完善和創新教學策略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一、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一般來說,計算題相對于應用題來說要容易一些,學生只要掌握了計算的法則和運算規律,按照步驟一步步解答,就能得出正確的答案。然而,應用題卻不同,許多應用題都不是直接給出條件,需要間接得出,所以,這就需要學生思維轉彎。當拿到一個應用題的時候,首先,必須了解出題者的出題意圖,再進一步分析題目所給出的條件之間的數量關系,最后再綜合題目各方面信息,以最簡單快捷的方法得出正確的答案。從審題到列出解答式子,這些都是學生思維的發散過程。總而言之,應用題注重的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學生思維發散能力的訓練是教學中需加倍關注的一點。
二、培養學生審題能力
教師在應用題教學過程當中一定要明確知道,審題是解答應用題當中的首要步驟,也是重要步驟。但在教學過程當中,我們也能夠發現,很多學生對于審題不能很好地把握,而在問題上也不能夠很好地理解,那么接下來一系列的計算、驗算等步驟的正確率就沒有辦法得到保證。由此可見,學生應用題出現錯誤的情況不一定是題目太難,也有可能是學生對于題目當中所涉及的信息理解不準確。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對待審題這項步驟。審題也就是讀題,學生在讀題時一定要更加地仔細認真,并在思考的同時,清楚給出的條件有哪些,而要求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如果有必要,學生還可以借助一些簡單的草圖或者線段圖來輔助學習。圖畫解題法,能夠使應用題的解答更加簡單。而在實際的解題過程當中,一定要先理清題目當中涉及的主題內容,并以此為基礎,對解題方法進行最為科學合理的選擇。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應用題解答的正確率和效率,而這就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具有較為扎實的基礎知識,而且能夠在審題后對解題思路進行整體的分析和把握。利用畫圖解題法,使學生對于題目當中所涉及的數量關系有整體上的分析和把握,而后選擇用最適合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進行正確的解答。這樣就能夠使題目當中所涉及的難以理解的內容或者更加抽象化的概念變得簡單化。這樣,學生在理解和掌握上就會更加容易一些。只有正確地掌握題目的意思,才能為后續的解題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加強數學建模能力的培養
在生活當中,數學被應用于很多方面。為了使學生的數學能力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不斷地樹立建模的思想,使學生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不一樣的解決方法。教師在平時的數學課堂上一定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建模意識,為學生樹立起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的理念,讓學生明白很多數學知識都是從復雜的生活問題中演化而來的。很多問題都有著實際的背景,重視實際生活當中的背景,通過生活當中的實際問題出現的數學概念,使學生能夠對數學產生應用的興趣。例如,在面對有關生產類和營銷類的問題時,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將其與生活當中的實際問題進行聯系,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真正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問題,從而使數學知識發揮出自身真正的作用,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從多個渠道和多個層面提高自身的應用意識。
四、指導學生加強應用題訓練
數學學科作為一門工具類學科,知識學習與題型訓練是同等重要的。在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加強應用題的訓練,通過有效的訓練不僅能夠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還能夠在訓練的過程中不斷熟悉解題思路、總結解題方法、提高解題能力,從而在循序漸進中提高學生數學水平。
結束語:綜上所述,數學應用題的靈活性較強,很多應用題存在著多種解法,同時也有很多應用題并不能夠用常規的方法進行解決,而需要選擇捷徑。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應用題解題技巧的傳授時,一定要面面俱到,確保學生可以真正掌握應用題的類型屬性。此外,初中數學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發散自身的思維,通過歸納解決應用題的技巧,從而提高學習能力,提高自身對于應用題的掌握程度。
參考文獻:
[1]陳美云.在解題中培養初中生數學反思能力的策略[J].教育觀察,2019,8(17):129-131.
[2]陳瑞玲.初中生數學解題能力培養探微[J].基礎教育研究,2018(18):81-82.
[3]周智妹.學會反思事半功倍——淺談初中生數學解題反思能力的培養[J].中國農村教育,2018(15):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