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夭文
摘? 要:物理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的基礎性學科,是學生學習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可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覺得物理枯燥難懂,學習起來有很大的難度。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優(yōu)化物理教學,提高學生理解物理知識的能力,促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態(tài)度與情感。在此,本文根據(jù)物理教學的特點,從“合理地提出問題,促使學生加強思考”“結合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合作解決問題能力”“過程評價,釋放學生學習動機”三方面具體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問題;合作;評價
通過對于學生的物理學習調查研究,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大一部分學生認為物理學習是枯燥乏味的,并且難以理解。確實,物理知識的邏輯性比較強,對學生的學習提出了較大的挑戰(zhàn)。但是只要物理教師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充分立足于初中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努力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加以優(yōu)化、創(chuàng)新,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以及物理理解力,相信就可以有效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這也對教師提出了較大的挑戰(zhàn)。為此,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對物理教學有效開展策略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一、合理地提出問題,促使學生加強思考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問題的提出是十分重要的。通過提問,可以讓學生針對問題點進行思考,引導學生在思考中進行深入地分析,并且學生和學生之間以及教師和學生之間,也可以通過提問來產生思維方面的碰撞,這有利于學生們提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通過提問也能夠促使學生跟上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對課堂上的問題進行精心設計,有效控制問題內容的難易程度,充分結合教學的內容,以提高提問的有效性、針對性。
例如,在講解“串、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的規(guī)律”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便可以在結合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結合日常生活經驗來構建問題鏈。可以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流可以和電流進行對比。為此,教師可以以類比的方式呈現(xiàn)水流和電流,讓學生將生活中的水流作為思考模型來思考以下問題:如果沒有支流而只有主流,河流中的水流有變化嗎?在有支流和干流的河流中,支流和干流之間有什么關系?在電路中,兩種不同的連接方法(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之間是什么關系?在這樣的問題鏈的引導下,教師鼓勵學生去通過類比和河流與電流之間的相似處來進行合理的猜測和推論,以幫助學生摒棄不合理猜想,減少學生對相關知識理解的盲目性。在之后的實驗探索中,學生可以有效開展實驗并結合生活經驗來體會相關物理知識。由此可見,問題的設計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教師需要加強思考。
二、結合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合作解決問題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因為很多知識具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和邏輯性,因此對于知識的學習、探索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難以靠個人來獨立完成。況且很多物理實驗也是需要學生們互相幫助、共同完成的,需要合作精神和集體智慧的發(fā)揮。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交流,以促進學生有效解決初中物理問題。在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引導,促使學生真正完成學習任務。
例如,在教學“電阻”這一節(jié)內容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電阻,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實驗,通過實驗讓學生明確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更加高效地學習電阻的相關知識。同時為了保證實驗有效開展,教師可以以問題引導的方式組織小組共同完成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設置以下問題:第一,小組決定采用什么方法來研究?第二,如果要探究導體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應該選擇什么樣的導體來實驗?第三,在實驗中,可以通過什么現(xiàn)象來比較電阻大小?學生要通過一定的合作去設計實驗,完成實驗,得出一定的實驗結果,從而有效地在實驗中構建新知識。在學生的合作實驗探索中,教師及時巡回指導,鼓勵學生及時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經驗。
三、過程評價,釋放學生學習動機
初中物理教學中評價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物理知識已經具有很強的枯燥性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遇到一定的困難、問題,從而導致自信心受挫等。尤其是在初三階段,學生承受著較大的學習壓力,心理比較脆弱,因此教師如果只以成績去評價學生,則很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為此,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關注學生物理學習過程,在評價中注意激勵、鼓勵學生,從而促使學生可以不斷產生學習的動機,保持學生的熱情。
例如,在組織學生開展實驗活動之后,教師要將學生在活動、設計、實驗、制作、討論和交流中的表現(xiàn)都作為評價的依據(jù),而不單只看最后的結果。同時,教師也可以給學生評價的權利,讓小組學生去評價彼此的表現(xiàn),學生通常是最了解學生的人,讓學生參與到評價中來,也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教師在評價時,要看到學生在實驗、制作、討論和交流中的進步,激勵、幫助學生,讓學生不斷嘗試“成功的喜悅”,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總而言之,物理是初中生必須學習的一門學科,教師要在教學中要切實優(yōu)化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促使學生能夠樂于學習物理,也能夠學好物理,為學生更高階段的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梅芳. 如何引導初中學生自主學習物理[N]. 發(fā)展導報,2017-12-29(026).
[2]方清華.在物理課教學中怎樣激發(fā)引導學生思維[J].華夏教師,2017(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