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志 陳本松 周陽
摘要:應用型本科實踐課程改革需要企業的積極參與,特別是在教學的不同階段,企業的介入也需要有一個過程,通過ZS學院幾年來的試點,在不同年級與不同性質的企業合作,通過“校內工作室”、“校外代運營”和“龍頭企業實習”三個階段的不同合作模式,推動ZS學院的實踐課程做實做好,也為電子商務專業實踐課程提供了一個樣板。
關鍵詞:進階式;校企合作;實踐課程
★基金項目: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質量工程項目“基于進階式合作的應用型本科實踐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以電子商務專業為例”(JY201818)。
應用型本科的重點在于“應用”二字,要求各專業緊密結合地方特色,從教學體系建設體現“應用”二字的核心環節就是體現地方和專業特色的實踐教學,課程改革的核心也在于提出能與理論相融合的核心實踐教學模塊。電子商務專業作為應用型專業,其對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相對其他經管類專業更高,而且電子商務行業創新快,企業的生命周期相對較短,這對電子商務專業的實踐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發現,部分高校自主設計的實踐教學大綱和實踐課程組織總是存在疲于應付各種規章制度、書面材料大于實際操作,或與企業實際需求不吻合的現象,由于師資結構,學生主動性等一些問題,特別是一些本科院校的實踐環節被詬病,部分學生處在“放羊”的狀態,甚至有些學生認為實踐環節屬于“蓋章環節”。
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辦學思路,ZS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的指導思想為“知識水平遞進提升,應用能力引領全程”,建立“基礎模塊+專業方向模塊+實踐教學模塊”的培養模式。對標教育部電子商務專業教指委的建議課程與標準,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以及專業方向課程基本框架已經形成,并經過學生和企業的反饋初步取得成效,但也呈現出一定的問題,特別是在實踐環節上體現出來的問題難以解決。電子商務專業涉及計算機、市場營銷、運營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識結構,這種綜合性的知識結構對于學生而言反而很難全方面地獲得實踐能力,同時由于涉及知識面廣,師資力量相對不均衡,在本科課程教學中多偏重于理論教學,這與應用型本科的要求不符。
從2015年起,ZS學院積極聯系市電子商務協會、市經濟促進會、市青年網商協會等商協會以及電子商務優質企業,利用企業兼職教師制度,在實踐教學環節中采用“校-企-行”三方深度合作實踐育人的模式,政府部門也起到了橋梁的作用,參與實踐的學生也為鎮區的經濟建設添磚加瓦,這些在近幾年通過思考和校企合作逐漸形成的較為穩定的進階式架構。
1、電子商務專業實踐課程的調查分析
針對電子商務專業實踐課程中存在的問題,2019年12月,以ZS學院的2015至2017級電子商務專業300名同學進行了跟蹤調查,收到樣本273份,其中男生占36.26%,女生占63.74%,與學院招生男女比例相符。在反饋的數據中,覺得容易通過這實踐課程實現能力的僅有14.29%,覺得一般的占比為48.72%,說明還是學生需要再通過提高自身能力或者是公司實習崗位與學生能力不相關。學生中覺得實踐課程實用的占比為16.85%,較為實用的占比40.66%,覺得一般的為34.07%,占據了調查人數的大部分數據。說明實踐課程對于未來的工作有幫助,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同學認為現在參加的專業實踐課程對未來工作的作用并不大。
對于完成的相關實踐課程,評價為優的占比為32.12%,占比較高,評價為良的占比34.67%,這一部分學生對于這門課的評價還是不錯的,但還有一些方面需要再改進,評價為中的占比28.1%,這部分同學的比率也是比較高的,說明老師應當在課程設置上再下功夫,多維度滿足同學們的要求,同學本身要找準找對方向,覺得差和極差的學生占比4.38%和0.73%,在樣本中數據量較小,還是需要引起重視,教師需要得到學生的反饋并且進行創新,同學自身也要在實訓中提高能力。
從調查中發現,大部分的同學對于相關課程的總體評價還是中等往上的,對學校的建議是和企業達成合作關系,聯合教學等,對企業的建議是多和學生交流溝通等,對學生的建議是要努力踏實肯做,在實踐中多思考多堅持。
2、ZS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實踐課程存在的問題
2.1 電子商務專業實踐學時相對較少
除了理論課程中包含的實驗實踐學分之外,ZS學院電子商務集中實踐課程一共23個學分,其中包括了軍事技能、職業規劃等通識實踐課程,專業實踐課程一共四門,跨專業綜合實踐課程一門,專業實踐課程中,涉及兩門創新創業相關實踐課程和兩門企業實踐課程,這些課程學時設計相比其他專業來說已經不少,但是對于電子商務應用型本科來說,專業實踐課程的數量和學分其實并不能完全滿足企業真實的需求。
2.2 電子商務專業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聯系不多
電子商務專業實踐課程一般來說是獨立的課程,從學生的調查來看,有用的相關理論課程排名第一的電子商務概論/網絡營銷,占比為66.3%,排名第二的市場營銷/消費者行為,占比為62.64%,以及排名第三的網頁制作/動態網頁,占比為45.05%,這說明在本專業中,電商概論,市場營銷等課程對于外來工作實習工作相關程度比較大,但是其他課程的設置難以引起大家關注,比如法律/經濟法15.38%和爬蟲/編程22.34%等。同學們在實習實踐的時候,還是商學類專業課能夠和實踐課程結合多一點,但是一些相關的技術類課程卻沒有和實踐有太大關聯。
2.3 電子商務專業實踐內容與企業的真實需求不一致
企業的逐利性決定了小企業和學校合作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生存,由于師資的缺乏,和大企業的實踐合作也存在難以長期持續的情形。在調查中,很多學生希望企業在實習過程中尊重大學生,把大學生當成員工,注重對技能的培訓,加強公司和員工之間的交流,提高薪酬待遇而不是把學生當做廉價勞動力。
2.4 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對實踐課程的期待和實際工作存在差距
由于ZS學院處于經濟發達地區,學校又位于市中心,學生平時的兼職機會非常多,而兼職收入往往會高于企業開出的實習工資,這時候學生的心理就會起到波瀾,一旦實習中學習到的技能無法滿足學生的心理高度,學生就會覺得實習學不到東西,而企業往往認為學生在還沒有掌握技能,為企業創造價值之前很多就離職了,培養成本太高,不利于企業發展,如果找實習生主要是解決招工難的問題,這些在小型電子商務企業尤為明顯。
3、ZS學院的進階式合作課程設計
根據日常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ZS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在新人才培養方案上嘗試進行實踐教學改革,設計出相關課程以滿足學生的技能學習,2019級新人才培養上主要針對四門實踐課程實現進階式合作,其結構和合作單位如圖1所示,主要的思路就是和企業和行業協會合作,在不同的實踐階段采用不同的合作協議,以“分散實踐+集中實踐”為時間保障,以“校內工作室實踐——校外代運營實踐——專業實習實踐”三個實踐模式植入專業實踐課程,通過三層級合作方式與把提出的多種實踐手段運用于實踐教學,主要在電子商務專業完善實踐教學的多方考核形式,測評學生實踐效果。
3.1 思維引導階段
思維引導階段主要以商業策劃與運營課程為主導,結合面向全校的開放性實驗課程,為每一年的三創賽進行準備,通過創新思維培訓和實踐,每年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在學生完成思維訓練的同時,每年的大賽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3.2 校內工作室實踐階段
ZS學院一直鼓勵學生參與校內工作室實踐,通過在經管創業苗圃引進入孵企業(2018-2019年為科洛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實戰培訓、網商創業實踐為基礎,通過1-2年的課內外實踐,以分散實踐為主,為學生的實踐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3.3 校外代運營實踐階段
在大二暑假引入校外代運營企業,部分學生從暑假實習開始到雙十一,完成整個雙十一運營策劃的整個流程,這部分學生由于有理論課程,只能在暑假參與代運營和在618、雙十一等電商節日參與企業的運營活動,并能夠在運營管理方面獲得相應的學分和能力。
3.4 專業實習階段
從大三暑假開始,學生進入為期三周的專業實習階段,其實踐時間可以在大三的暑假,也可以在大四的第12周之后,特別是2018年底,ZS學院和國內跨境電商巨頭有棵樹集團合作,組建有棵樹跨境電商學院,每年11月初接收50名同學進行專業實習,通過“高底薪+提成”的方式,吸引了電子商務專業、國際貿易專業和商務英語等專業學生參加,完善了跨境電商方向的實踐教學體系。
4、建議與結論
4.1 把電子商務專業實踐課程落地
學校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性操作,增加學生成功案例的分享,教導學生進入企業的禮儀面試技巧等。學校在進階式合作中需要,篩選把關好企業,提供較優質的企業,增加就業機會,對口提供電商類企業,給足學生實習就業機會。
4.2 推動理論課程老師積極參與實踐課程教學
應用型本科的建設需要所有老師積極參與實踐課程,特別是有一些老師,一直在上理論課,只會上理論課,這些都需要做系統的改變,在資源允許的情況下,推動理論課程老師積極參與實踐課程教學,也為理論課和實踐課的相結合打下堅實基礎。
4.3 把企業兼職教師制度落到實處
鼓勵高校將企業兼職教師制度落到實處,通過“底薪”拉近企業家和學校的距離,增加企業家的使命感,用“課酬”推進企業核心運營人員參與實踐課程教學,充分利用“校友”這一情感資源,讓一些有經驗的校友成為兼職指導教師。
4.4 做好跟蹤和實習過程的輔導
在實踐課程的學習實習過程中有老師監督,通過監督引起學生實踐課的重視,通過實踐過程中跟進輔導讓學生愛崗敬業,懂得換位思考,懂得企業家和兼職教師的難處,這樣才能共贏,實現實踐課程的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1] 趙愛武, 關洪軍. 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群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與實踐[J]. 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2016(6):36-40.
[2] 王嘉琦. 電子商務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研究--以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為例[J]. 電子商務, 2013(8):79-80.
[3] 楊興凱. 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優化與實踐[J]. 電子商務, 2014(6):78-80.
[4] 徐彬, 金發起, 李學衛,等. 基于真實、開放環境的本科電子商務網絡營銷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J]. 電子商務, 2015(2):81-81.
[5] 羅婭麗. 基于校內實踐性企業項目運作下的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改革[J]. 電子商務, 2016(2):81-82.
[6] 尹志洪. 基于“三創”導向的《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改革研究[J]. 電子商務, 2017(2):64-66.
作者簡介:
吳曉志,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經貿學院,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電子商務與供應鏈管理;
陳本松,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經貿學院講師,碩士;
周陽,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經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