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曉麗
【內容摘要】初中學段的三年,是學生身體急速發展,心智急速發育的時期,也是一個人一生成長的最重要和最關鍵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他們在生理上快速的發展,比如身高猛增,體重迅速變重,男生喉結變大,聲音變粗等,但在心理發展上,就顯得相對緩慢,加之每個人的周圍生活環境不同,有時候會面對各種挑戰,以及來自不同方面的壓力,往往會導致情緒的不穩定,這樣就會產生一些心理問題,比如焦慮、自閉、自卑等等,嚴重的還會患病、自殺或者犯罪等。因而,對初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他們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就顯得非常非常重要。本文就有關這一方面的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學生 身心健康 心理教育 健康恢復
一、常見的幾種初中階段心理健康問題
1.學生學習成績方面的問題
每一個人都知道,目前初中學生(7年級~9年級)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隨著社會的發展,初中學生的學業壓力也是越來越大,加之家長的期望值也高,這對學生來說壓力也就越來越大,這樣往往會讓學生產生心理問題,另外,如果在校學科教師布置作業過多,課堂教學死板,或者教師要求過于嚴格,都會讓孩子們的精神處于緊張狀態,有一些心理脆弱的孩子,往往就會吃不消,長期處于高壓狀態。根據權威部門調查,初中學生中學習困難、厭學逃學的人數到目前為止,大約在四分之一,這些學生平時缺乏學習自信心,在精神狀態上表現為緊張不安、時或沮喪,時或憤怒、思維滯鈍、精神不振等等,嚴重的會出現失眠、神經衰弱等疾病。
2.在校期間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問題
初中學生在校雖然主要任務是學習,可是一些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的發展影響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有一項就是人際關系的處理,建立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無論是對成人,還是學生,只要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人,都是必須要面對的。特別是對初中生來說,因為正處在一個心理變化非常快的階段,這個階段也是發展從幼稚向成熟的中間時期,在他們身上,往往會出現一些負面現象,比如總是自以為是、狂妄自大、我行我素、目中無人等等。處于青春期的他們,動不動就嫌父母,往往對父母尊重不夠,往往覺得父母很麻煩、成天總是念叨;在校期間也會認為老師特煩,總是愛管一些閑事,對學生管得太死太嚴,總是在“監控”他們,或者派出的班干部在“監控”他們,這些都會限制他們的活動空間;這種情緒長此以往下去,會造成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具體表現為校園生活中對同學寬容不夠,例如有時候發生一件很小的摩擦,就會大打出手。另一種情況是,因為在平時感覺比較孤獨,就會產生焦慮和苦悶,比如,有苦無處訴、有感無處發等等現象。
3.個人情感、家庭情感方面的問題
初中階段,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由于第二性特征的到來,性意識已經從朦朧走向逐步強烈的階段,往往對異性充滿著好奇,在家庭方面,如果父母之間的關系不好或者父母離異,往往會導致他們的情緒會有波動,這種情緒的波動造成孩子們容易沖動,再加上有些孩子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欠佳,最終致使出現各種情感方面的心理亞健康狀態。初中個人情感、家庭情感方面出現問題的例子不勝枚舉,因而教師家長一定要注意觀察,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二、對初中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幾種常用方法
1.初中學生心理健康課以及學校宣傳心理健康資料
伴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國家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強,課時也較以前的兩周一節增加到一周一節,而且還配備了專業的心理健康老師,每一年,都有大量的資金,用在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培訓上,足可以看見心理健康課程是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的最常見的形式之一。還有就是學校的宣傳欄、黑板報、校訓標語、校園廣播等等,以這種潛移默化地形式,對學生進行宣傳式心理健康教育,營造良好的氛圍。另外,定期邀請一些心理專家來學校,做一些心理知識宣講,讓孩子們盡可能多的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知識,深刻的理解心理健康對人生的重要性,并及時掌握大量的心理健康自我調節技巧。
2.建立學校心理咨詢室
目前,無論是城區學校,還是農村學校,心理咨的建立已經是校校具備,因為一個學校的心理咨詢室的成立,是提高學生素質的有效方式,提高心理負面情緒免疫能力的一種科學有效的途徑。一個初中學生要全面的發展,一方面要注重對他(她)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培養,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防治各種心理疾病的發生,一旦發生心理問題,要及時治療糾正,從這個層面上講,學校心理咨詢室的建立是必須的,是必要的。建立好心理咨詢時候,校方管理人員就應該聘請優秀的品德高尚的心理咨詢師做講座。心理咨詢師應該會給學生們建立心理檔案,對每個在校學生做一個全面的“心理體檢”,指導并幫助孩子們形成一定的情緒自我調控能力,養成正確的自我認識及健康的心智。讓初中的孩子們總是保持有穩定、愉悅的情緒,積極健康向上的狀態。
總之,如何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對青少年時期的學生來說至關重要,每一位學科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學會主動積極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教育效果。因為良好身心品德修養,是離不開健康的心理素質的,只有知情意行的和諧統一,才會造就學生健全的人格修養。在每門學科中,這種健康教育都會滲透,譬如語文課堂教學里,一篇優美的散文可以激發學生熱愛人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社會的美好心情,一篇主題指向明確、形象非常鮮明、描寫十分生動的小說,就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同時可以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砥礪孩子們的堅強意志,塑造孩子們的良好個性等等。在學科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滲透學科教學,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最終達到健康教育的真正目的。
(作者單位: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鳳翔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