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芊
摘 ? 要: 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溝通交流的方式。在不同文化和信息的沖擊下,人們對事物的看法和思維取向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一些大學生黨員的價值觀念,受到影響。本文研究生活實踐中黨員思想和隊伍建設中存在的相關問題,提出建議。
關鍵詞: 價值觀多元化 ? 大學生黨員 ?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黨員的思政意識,直接關系到黨建工作的開展和推進。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一些大學生黨員的思想觀念和政治立場,受到了一定沖擊。這對高校黨的建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部分黨員思政觀念存在的問題,研究其原因,從健全相關制度加大監管力度、運用網絡技術創新思政教育、發揮高校黨組織引導作用、將理論教育踐行于社會活動四個方面,提出建議。
一、一些大學生黨員思政觀念狀況
多元化價值觀念是指人們由于接觸的思想教育和文化領域不同,產生了對同一事物了解、認識、辨析上的差異,即兩個以上的價值取向和思維觀念[1](168-170)。當今社會是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時代,其他國家的文化和觀念向我國輸出。西方的理念、主張和意識,通過網絡途徑和產品輸出,與我國傳統思想發生碰撞,使一些人對事物的看法、判定朝著多角度方向發展。大學生經歷并感受著這樣的價值觀念轉變。高校思政教育,一以貫之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必須正視這個問題,作為高校黨建重要組成成員,黨員大學生必須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堅定的政治立場。加強大學生黨員思政教育,具有重要而長遠的意義。
從各高校發展情況來看,大部分大學生黨員能保持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政治觀念,整體水平較高。在經濟發展浪潮和行業激烈競爭中,能夠擁有正確的立場和觀念分析判斷各種經濟現象和市場行為[2]。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能夠堅定黨的領導地位,懷著愛國之心、敬業之情、誠信之意、友善之德投入我國文明社會建設中,貢獻出重要力量。在與人交往中,能懷著平等、公正的態度基于接觸的每個人以微笑和友善。在自我價值定位的追求方面,他們懷著堅定的信仰,從各種渠道獲取成長所需要的資源和養分,不斷增加自身知識儲備和提高操作技能。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有些黨員大學生入黨后放松自我約束和完善;部分大學生黨員在集體活動或團隊建設中,未能積極主動地引領普通同學完成社會實踐、發揮黨員的帶頭和協助作用[3](96,98)。
二、影響這些大學生黨員思政觀念的因素
(一)經濟浪潮下的物質沖擊。
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物質條件的改變,影響著一些大學生的思維觀念和判斷標準。經濟體制、文化建設和思想觀念發展,是相互影響、互相作用的。企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拓寬了大學生的視野,使他們逐漸接觸和了解商品和利益的價值。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有的學生被物質蒙蔽了雙眼,只看到自我價值和利益的重要性,忽略集體的利益,在價值選擇中迷失自我,使大學生黨員的思想呈現出差異化發展趨勢[4](241-242)。
(二)新媒介下的文化影響。
新媒體技術滿足了現代人們對信息海量化、便捷化的需求,尤其對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大學生來說,新媒體成為生活中的個性化展示平臺。新媒體成為表達觀點、宣泄情感的重要載體。但是,網絡世界的信息紛繁復雜,包含一些不健康的資訊和內容,需要大學生有正確的價值觀和堅定的政治認知辨別和篩選信息[5]。
(三)教育的某種滯后性。
思想政治工作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發展和經濟進步,在核心基礎上不斷擴充完善,形成歷史的、系統的工作內容[6]。但在新的背景和素質要求下,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還是按照以往的教育形式、宣傳途徑和資源內容進行。這種滯后性,對大學生黨員品德樹立和政治觀念形成產生了影響。在黨員思政教育和黨建工作方面,不但要靠大學生黨員的約束性和自覺性,更要提供制度支持。高校應當對大學生黨員的后續培訓和監管考核,提出明確規定和條例。
(四)大學生自身發展的局限性。
當代大學生黨員多是“90后”和“00后”,因為自身年齡限制,經歷的挫折和困難比較少,社會經驗還有待豐富,尚未對黨的理論基礎知識、發展歷程有深入體會。另外,因為整體入黨時間較短,還沒有太多機會真正接受考驗和鍛煉,在規律認知和教訓體會上還不夠深刻。
三、加強大學生黨員思政教育的具體策略
(一)健全相關制度,加大監管力度。
大學生黨員作為高校黨組織的重要成員,在思想品德樹立和政治觀念認知方面要保持先進性和時代性,自覺融入新的時代發展中,了解社會發展方向和新鮮事物,不斷學習新的理論知識擴充知識儲備,在理論和思想上保持先進性。在大學生申請入黨把控方面,要綜合評定學生的在校成績、日常表現和思想素養,確保入黨積極分子的純潔性,同時加強入黨之后的再教育工作,保持大學生黨員的理論儲備和品質素養。在黨建教育工作中,健全和完善相關培訓機制,規范培訓流程和考核,不僅要定期舉辦全員理論知識學習和經驗探討,更要對學習結果進行測評,保證培訓的實效性。在日常工作開展中,對思想懈怠的黨員要批評教育,對表現良好、做出卓越貢獻的黨員要及時表揚和獎勵。
(二)運用網絡技術創新思政教育。
一是將教育工作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發展結合起來。思政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提高政治、思想意識和專業技能,更好地服務于黨建工作,思政教育內容要走進學生的實際學習和生活,結合社會發展現狀,豐富和創新思政工作內容,讓其具有生活性和時代性。二是將網絡信息技術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ヂ摼W的應用和發展,極大地改變了大學生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學生黨支部可以在校園網、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上設立思政教育板塊,推出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融入圖片、文字,展現國家最新理論和思想,賦予思政工作時代性、趣味性、生動性的特點。
(三)發揮高校黨組織的引導作用。
校園黨組織在大學生黨員思政建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黨員作為黨組織中的“資深前輩”,不僅要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黨的思想理論和新時代各項方針政策,更要結合自身的經驗和體會,引用經典案例和社會熱點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具體結合起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道德觀念,堅定政治信仰和立場,能夠為社會主義經濟現代化建設貢獻出力量。
(四)將理論教育踐行于社會活動。
黨員教育工作不僅要注重和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和鞏固,更要發揮出在社會實踐中的作用,讓大學生黨員通過多元化活動方式加深對基礎知識的內化,豐富閱歷,總結豐富經驗,體會作為黨員的責任和使命。學校要定期開展教育講座和宣傳活動,比如:時事熱點探討、方針政策宣傳、基礎知識競賽等,將理論應用于實踐,把歷史經驗和時代發展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理論在實踐中的指導作用。大學生黨員要積極參加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在具體環境中鍛煉個人領導和配合技能,提高綜合素養,比如:學校各社團建設、體育賽事、校慶、迎新晚會和畢業典禮等校內重大活動和寒暑假工作見習、社區活動和公益活動等校外實踐。
四、結語
在價值多元化背景下,部分大學生黨員的發展出現了一些問題。本文提出健全相關制度加強監管力度、運用網絡技術創新思政教育、發揮高校黨組織的引導作用、將理論教育踐行于社會活動四方面的建議,以期優化和加強大學生黨員的思政教育,提高黨員的思想認知和綜合素養,推動高校黨建工作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程榮暉.價值觀多元化背景下對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文教資料,2009,000(011).
[2]陳軍,胡新顏,熊茜.價值觀多元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其應對[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12).
[3]邢婧.大學生價值觀取向多元化的特點與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新聞傳播,2017,000(004).
[4]劉正之,李國忠,朱丹.價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高校體育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08).
[5]欒卓.大學生黨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幾點思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0).
[6]敖焱鵬.關于新時期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考[J].教育,00089-0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