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摘要:污水處理企業的存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同時對當前的環保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污水處理企業要想順應宏觀政策市場、實現企業長足發展,就必須要重視內部控制的建設。本文以污水處理企業內部控制建設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問題為基礎,分析企業內控建設的重點。
關鍵詞:污水處理公司;內部控制;重點與難點
引言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環境污染的問題也越來越得到政府及社會民眾的高度重視,如何處理工廠污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工作,降低有害化學物質對環境的破壞,是污水企業未來發展階段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實施內部控制能夠合理配置企業各項資金,減少企業各項消耗品使用及企業整體的運營成本,尋求新的發展途徑。
一、污水處理企業建設內部控制的意義
當前,污水處理企業在運營和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想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存,良好的內部控制管理是企業實施管理的必要手段。對于企業本身而言,一方面,內部控制管理能夠全面反映企業實際的經營狀況,為管理層的決策提供信息支持,同時,通過對業務開展的各個環節進行把控和調整,明確各部門的職能與權限,有利于企業內各部門緊密聯系,提升企業整體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內部控制通過加強企業成本控制工作,能夠在競爭環境中防范外部市場風險,為企業創造穩定的經營環境。對于企業自身的職能而言,污水處理是一項有利于社會和國家的環保手段,污水處理企業應用內部控制管理手段,能夠提升企業處理污水的效率和質量,從而增強了企業的社會價值,貫徹落實國家可持續發展政策[1]。
二、污水處理企業內部控制建設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問題
(一)內控意識薄弱
很多污水處理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中往往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污水處理技術改進方面,對內部管理不夠重視,在現代化企業建設與推進過程中,缺乏內部控制管理意識,導致企業的業務控制與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著缺陷。還有部分污水處理企業將內部控制作為組織機構之間相互制衡的工具,或僅僅將內部控制應用于管理成本的控制上,這使得內部控制難以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企業內部意識淡薄、制度體系建設不夠完善等因素,影響了內部控制工作在污水處理企業中順利開展。
(二)內部控制脫離實際
很多污水處理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在應用過程中與企業實際經營情況聯系還不夠緊密,即企業內部控制相關的制度要求脫離企業實際,這也是內部控制工作推行中的難點問題。企業為了減少管理成本,往往會照搬其他企業管理經驗,從而造成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本身存在不可操作性,內部控制建設工作難度較大;同時企業沒有針對實際的經營管理狀況,對內部的業務需求和財務數據進行全面分析,內部控制與實際的業務開展各環節相融性不足,造成內部控制在長時間內處于可行性較低的水平中。
(三)風險應對能力較差
隨著社會經濟體制的轉變,污水處理行業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企業面對著來自內、外部環境的風險,例如:財務風險、政策風險、稅務風險等[2]。但目前很多污水處理企業的風險應對能力較差,內部缺乏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與風險防控體系,對風險關鍵節點的評估與預測環節缺失,再加上企業內尚未健全責任追究機制等保障制度,使得企業的經營管理長期處于風險環境當中。
(四)監督審計工作落實不到位
內部監督審計是內部控制管理體系的最后一個環節,通過對業務流程及管理機制的全面評估,不斷完善和改進內部控制管理體系,保證內部控制工作的實施成效。對于污水處理企業來說,受規模限制,企業雖然建立了基礎的內部控制管理框架體系,但在內部審計方面沒有明確審計范疇、對象以及時間等,審計工作也僅僅以財務報告的數據核對為主,對業務流程規范性、支出項目效益性、成本利潤均衡性等內容未形成有效的牽制和監督作用,使得企業的內控自我評價報告與實際偏差較大。
三、污水處理企業完善內部控制體系中的重點策略
(一)完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
首先,污水處理企業在開展各項業務活動時,必須要提升內部管理意識,積極引入現代化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通過內部培訓或下發文件的方式,提升企業管理層至執行層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明確各項職能部門的權限與責任,配合相關部門開展各項管理活動;其次,企業要加強內部會計控制,發揮會計人員在財務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內控審批流程,尤其要對企業內部的資金流動進行嚴格控制和實時監督,要求資金下撥與企業年度預算掛鉤,部門內的資金要按照業務進度和預算計劃進行支出,一旦有超預算現象發生,必須要向上級部門提供憑證、上交申請,得到上級管理部門的審批以后計入預算支出中;再次,企業還要建立完善的會計核算體系,積極引入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將企業內部的資金管理系統與網絡報銷系統進行對接,并依據企業的需求運用合適的財務核算輔助軟件,提升企業的會計處理效率,加強對財務方面的控制與管理;最后,為了保證內部控制各項管理制度能夠在企業中切實執行,污水處理企業還需要建立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安排審計專員不定期對不同部門和不同級別的員工進行工作稽查,并以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來調動員工的參與工作積極性,對企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員工要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而對于一些消極怠工、不遵守內控管理制度的員工也要進行相應的懲罰,這樣才能實現績效考核的公平公正,提高內部控制的執行效果,進而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
(二)強化內部控制與企業經營的聯系性
污水處理企業在完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過程中,要尤為注意內控制度的可行性特征,將內部控制管理與企業實際的經營狀況緊密聯系。例如:蘇州某地的一家污水處理企業在2016年年底對內部控制制度實施情況以及內控應用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時,發現了財務層面的內控目標設置相對較高,使得各項經濟活動開展時所承受的財務壓力較大,因而,在2017年度中,該企業設置了較為彈性、靈活的財務管理目標,提升了內部控制的可執行性,使得財務部門能夠更好地指導企業各項業務活動的開展。
(三)建立長效的風險控制機制
首先,污水處理企業在風險防范環節中,應當以內部控制目標為導向,充分利用風險調查問卷、風險研討會、專家訪談等方式對企業各項經營活動的風險關鍵節點進行識別和評估,分析風險危害程度,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應對風險。評估范圍包括企業的組織職能、業務領域以及個別具體事項等,依據企業的發展階段對各類風險的負面影響、影響持續時間以及影響程度進行評估。在評估方式選擇上,應注意靈活性、全面性等基本特征,結合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和風險數據庫,對企業外部經營環境以及內部管理環境等風險因素進行系全面把控,提升企業的風險應對能力。對于污水處理企業來說,其風險因素主要包括:政策違規風險、污水處理工藝技術風險、基礎設備運行管理風險、水質監測風險、業務模式風險以及人員流失風險等,結合評估結果,污水處理企業應當依據行業發展前景以及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不斷改進業務操作模式、再造業務流程,將風險預防職能延伸到業務鏈開端;其次,充分利用運營分析控制、資產保護控制、預算管理控制、績效考核評價、授權審批控制、不相容崗位分離以及信息技術控制等管理手段,加強對財務和業務各個環節的監督管理,從根源上降低企業遭遇風險的概率[3]。最后,污水處理企業在內部控制應用過程中,還要結合自身的業務特征,依據外部監管要求,以企業的生產管理、水質管理、資產管理、資金管理、安全管理、關鍵人員管理作為內部控制的核心管理內容,持續創新內部控制管理模式,促進企業長足發展;此外,污水處理企業要順應政策導向,采用新興技術和材料不斷優化自身的技術水平,貫徹落實“綠色環保”理念,在積極適應外部政策環境的基礎上,突出企業的發展向心力,這也是應對運營風險的重要途徑。
(四)完善內部控制信息系統建設
污水處理企業在業務規模不斷擴張的過程中,企業所接受到的來自內、外部的信息和數據也會越來越復雜,這對企業的信息傳遞和流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污水處理企業必須要加大信息系統建設方面的資金投入,在大數據和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建立完善的數據處理平臺和內部溝通平臺,將基本的OA系統與ERP系統進行對接,打通信息端口,實現對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的統一管理;同時,為了加快信息對流的效率,企業還要打破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壁壘,強化部門及崗位之間的聯系,以信息交流平臺為基礎,實現內部信息傳遞的時效性;此外,企業還要定期對軟件和硬件系統進行更新和維護,有多余預算的企業還可以采用聘請第三方機構的方式,讓更為專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團隊參與到企業的內控建設中,運用信息化管理理論及方法,全面搜集企業的經營信息和市場變化訊息,加強資金、預算,再到審計等流程的管理與控制,提升內部資金的使用效益,促進企業各經營環節高效運轉。
(五)發揮內外部監督審計的作用
良好的監督審計機制可以確保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在這一過程中,首先,污水處理企業需要完善內部評價機制,由審計委員會主導,定期分析內部控制工作的實施情況及系統完善性,并及時做好后續的信息反饋與制度完善工作;其次,為了確保內部審計評價結果的獨立性和客觀性,污水處理企業還可以引進第三方審計機構,在保證公平公開交易的基礎上,對企業財務報告、業務流程、管理制度、違紀行為等進行全面評估與監督,實現內外部雙重監督審計;最后,污水處理企業還可以通過完善內部審計報告制度的方式,將自我評價報告與內部審計報告相關信息在網絡上進行公開披露,不僅能夠發揮外部監督作用,提高企業社會聲譽,還能夠吸引投資商的目光,為企業的長效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基礎。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污水處理企業來說,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向現代化企業轉型和發展的必要工具。企業必須要從思想上重視內部控制的應用和推廣,在結合企業實際經營情況的基礎上完善內控管理體系,把握企業財務與業務等經營活動開展過程中的風險節點,并以信息系統作為輔助工具,提升內部控制的實施效果,從而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德峰.污水處理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重點與難點分析[J].財會學習,2017(18):255.
[2]朱愛娟.污水處理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分析及優化建議[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7:52.
[3]陳千.污水處理企業內部控制關鍵環節分析[J].財會學習,2017(6):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