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德君
摘 要:現代教育提倡寓教于樂,關注學生的學業情緒與學習效能感,旨在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去改善學習行為,由此達到提效目的。其中,在小學體育教學環節,教師應該借助游戲活動去豐富體育活動與常規訓練形式,以便讓小學生逐漸愛上體育,自覺走進操場。從利用游戲活動改善熱身環節、利用游戲活動豐富技能練習、利用游戲活動組織拓展運動三個角度來分析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如何積極組織游戲活動。
關鍵詞:小學體育;游戲活動;組織策略
一直以來,小學體育教學都是按照教學計劃穩步推進的,小學體育教師會認真講解并示范每一項運動的動作要點,然后小學生便要自主模仿練習,由此積累運動經驗。但是,小學生本身就沒有定性,難以在一成不變的機械運動中始終保持高漲的運動熱情,也必然會直接影響學生本身的運動情緒,使其逐漸變得敷衍應付、消極被動。針對這一問題,游戲教學活動則可很好地解決興趣不足、熱情不高等問題,因為小學生本身就很喜歡游戲活動,且會表現出更好的悟性。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科學設計體育游戲,在恰當的時機以游戲活動改革體育教學形式,以便更好地優化小學生的運動行為。
一、利用游戲活動改善熱身環節
熱身環節一般發生在體育課的開端,目的是要讓小學生活躍筋骨,改變小學生的身體狀態,使其順利進入運動狀態。然而,最為常見的熱身活動便是跑步,但是跑步本身就極難調動起小學生的運動熱情。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在課前熱身環節組織游戲活動,及時豐富熱身方式,切實激發小學生的運動興趣,讓小學生全神貫注地投身于體育鍛煉中。如此,則可初步提升體育課的教學效率。
在熱身環節,筆者會經常組織一些傳統游戲活動,如踢毽子、丟沙包、跳皮筋等等。這些游戲活動本身就對小學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可以很好地起到熱身作用。就如在“向后轉走(齊步)運動”教學中,筆者就讓小學生在熱身環節玩了丟沙包游戲,具體游戲規則為:兩名學生分別站在界限外,負責丟沙包,另外有一名同學在界限內逃避沙包或者直接接住沙包,如若不慎被沙包砸到且掉落,則被淘汰。在這個游戲中,小學生會不自覺地進行向后轉活動,而這也必然可以促使小學生在后續的技能練習中有更好的表現。
二、利用游戲活動豐富技能練習
常規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都是以單一、枯燥的技能練習為中心的,雖然本來意圖是要讓小學生盡快內化運動知識與技能,但是卻沒有很好地保護小學生的運動熱情。由于小學體育教師無法全面監督每一個小學生的運動行為,所以有很多學生會偷懶,難以及時提高自身的運動能力。對此,小學體育教師要嘗試以游戲活動去組織小學生參與技能練習,及時優化小學生的運動情緒,使其在體育課上全面展現自身的魅力與風采。如此,則可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小學生愛上運動。
就如在“原地轉法”一課教學中,為了培養小學生的隊形隊列轉換能力,筆者就設計了一個口令游戲豐富了技能訓練。這個游戲與正常的原地轉發口令相反,比如筆者喊出“向后轉”,學生要保持不動;如果筆者喊出“向右轉”,那么學生便要向左轉。這個游戲活動可以訓練小學生的反應能力與身體控制能力,使其能夠真正通過口令來做出相應的動作。實踐證明,在游戲活動中,本班學生都顯得十分興奮,切實表達了愉悅的心情,積極遵守了游戲規則,能夠通過口號做出相應的動作。如此,則可有效保護小學生的運動情緒,發展學生的身體姿態。
三、利用游戲活動組織拓展運動
雖然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以課堂教學為主,但是隨著新課改的發展,豐富的課外拓展訓練也成為優化小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活動,切實突破了時空限制,能夠進一步開發小學生的運動潛能。為了培養小學生的運動自覺,小學體育教師也可在拓展訓練環節組織游戲活動,利用游戲的吸引力促使小學生自覺完成拓展訓練任務。
就如在“障礙跑”教學結束之后,為了讓小學生自覺參與障礙跑練習,筆者就設計了一輪趣味障礙跑游戲活動,設計多個關卡,比如指壓板、端乒乓球、舉水杯、跨欄等等,由此設計了障礙物。接著,小學生便可自由分組,分工合作,自主完成障礙跑拓展練習任務。由于這個游戲活動有足夠的吸引力,所以本班學生在課間活動期間主動進行了障礙跑練習,切實豐富了田徑運動經驗,也能在游戲中找到保持身體平衡、提高跑步速度的方式方法。如此,就可以切實實現寓教于樂,讓小學生越來越喜歡體育,逐步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自覺完成運動任務。
總而言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小學生的自主運動行為是提高學科效率的關鍵因素,但是決定小學生運動行為的前提條件便是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科學設計體育游戲,豐富并創新常規的課堂教學形式,讓小學生在體育課上自主運動、在課后自覺運動,全方位地優化小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小學生真正受益。
參考文獻:
[1]陳家杰,胡莉.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25):223.
[2]李靜.新課程理念下小學體育游戲教學的組織與實踐[J].中國高新區,201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