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琴
摘 要:書法不是一門具體的學科,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對于書法教學更多的是在語文學科教學中進行,但是開設效果也一直不甚理想。因為沒有涉及考核指標,所以教師的教學重視程度不足,更多的是讓學生走形式地展開練習,學生也并沒有真正投入到書法練習過程中,所以書法給學生帶來的益處是有限的。充分認識到小學書法教學的重要意義,并對小學書法教學的現狀以及具體開展小學書法教學的策略進行分析,希望可以幫助學生加強對于書法的認知和練習。
關鍵詞:小學書法;教學現狀;實施策略
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在與他人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或者是日常工作中更多的是在通過計算機、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實現,這些設備的普及讓每一個人對于書法的認識更加淡薄了,利用傳統的書寫方式的交流越來越少,很多人更加不在意漢字的書寫,認為漢字寫得好與壞并不那么重要。傳統意識之中,字如其人的觀點也不再那么深刻了。但是文字作為我國古代文化的一種結晶,各種文體更是擁有著其獨特的韻味,每一個人都應該認識到漢字對于個人的重要意義,對文化傳統的重要意義,重視漢字的書寫,讓漢字文化可以代代相傳。
一、小學書法教學的重要意義
書法對于每一個人來說,不僅僅是字如其人那么簡單。書法,對于現代人來說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一種傳承,是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尊重。書法是寫字的具體方法,認識和掌握書法練習的內容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會漢字的內涵,體會中華文化在漢字方面的博大精深。在新課程標準經歷改革之后,小學書法開始受到了足夠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書法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從基礎做起,加強書法練習,對于學生書法能力的提升,對于學生審美意識的養成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且在書法練習的過程中更能夠達到提高文化素養、陶冶學生情操的作用,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小學書法教學現狀
1.書法教學流于形式
學生展開書法練習時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對于漢字美感的體驗,對于中華文化的感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并不是要求學生能夠讓每一個漢字寫得足夠優美,而是讓學生體會寫的過程,感悟文字的美。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發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于結果教學,就是說書法教學更加注重讓學生千篇一律,寫出最為優美的文字,最為規范的文字,而不是讓學生感悟文字。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書寫的規范性,讓書法教學的實際目標并沒有達成,而且枯燥的課堂會讓學生對于書法練習失去興趣,不符合新課程標準對于小學書法練習設定的目標和要求。
2.評價標準過于片面影響學生書寫信心
在書法練習的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是理所應當地將學生字體的形態優美程度作為評價的主要標準,所以在對學生的書寫進行評價和打分時,會以這一類標準作為學生優劣的評價。但是在書寫過程中我們需要培養的是學生對于漢字的感悟,是讓學生體會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而不僅僅是要學生寫好字。字體的賞心悅目固然重要,但是在書法教學過程中,更重要的是對于漢字的感受及對于個人情操的陶冶。
三、小學書法教學之策略分析
1.書法教學結合文化教學,激發學生書法練習興趣
書法是讓學生在不斷的練習過程中掌握書寫的要領,體會文字獨特的美感。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如何寫,更應該教學生認識漢字,了解漢字。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在教授學生書法寫作的技巧時不可避免地會通過模仿的形式讓學生展開對于書法的練習。但是與以往不同的是在教授學生寫每一個字之前,尤其是對于一些象形字有獨特淵源的字,更應該具體講授這一個字究竟代表著怎樣的含義?它為什么會代表著一種含義?它經歷過怎樣的變化?在這樣對于漢字文化講解的基礎之上,學生更能夠明白漢字的含義,然后學生有了興趣,再繼續教授學生寫作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在接下來的具體技巧練習過程中也會更加順暢。除了對于漢字的背景,在對于不同文體進行練習時可以對于那些文體的代表文人進行具體的講述,對于他們的經典故事進行具體講述,讓他們知道古代人在練習過程中付出的辛苦。
2.轉換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書寫能力
在書法練習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書法練習的興趣更加濃厚,不可避免地要引入一些激勵策略,而對于學生來說最大的激勵無非就是對于寫作成果的展示。例如,在每次書法練習之后,對于學生優秀的作品進行展示,然后將學生的作品貼在作文的展示板上,或者在學生范圍內進行傳閱。在這樣一個過程中讓學生看到別人的作品,然后對自己起到一個激勵的作用。當然為了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收獲到的是激勵而不是壓力,教師更應該對于每一個學生的寫作作品進行認真細致的點評,對于其進步之處給予鼓勵,讓學生在書法練習過程中有足夠的信心,然后對于其表現薄弱之處針對性地糾正,幫助學生改進不足、不斷提升。
3.改進評價機制,增強學生自信
在傳統對書寫進行評價過程中,只是對學生的寫作成果進行評價,而此時要求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融入一些其他的元素,比如說學生在作品表達過程中加入一些自己的理解,而不只是單純地對漢字進行書寫,書寫的內容包括個人感悟。教師則是根據學生的字體和表達著重分析學生的書法練習成果。為了保證整個評價過程的客觀公正,讓學生足夠的信服,更是應該通過小組內評價和教師評價兩種模式進行,讓學生書法練習更有動力。
總之,小學書法教學已經得到教師的足夠重視,教師也應該從個人入手改進教學模式,提高學生書法練習的興趣和動力,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更有欲望,更愿意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夠敬畏文化,尊重文化,加強書法練習。
參考文獻:
[1]李欣玉.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J].亞太教育,2019(8):108.
[2]劉瑩.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甘肅教育,2019(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