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奕江
摘 要:在新課改的形勢下,對小學數學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更新的挑戰,如何在教學中行之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對知識有理解、有思考、有反思、有延伸。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多種多樣的講授活動,促進學生思考,提升學生思維水平。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設情景;興趣
隨著社會發展,網絡信息化的傳播,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隨之呈現出多樣化。學生不僅僅能通過課堂和老師來獲得知識,還可以通過網絡來查找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學生更關心學到的知識是怎樣被運用到具體實際生活中的。學生更渴望學有所用,家長更希望提高綜合素質。這一系列的改變需要教師對教育教學進行創新和改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學生綜合能力、思維方面的訓練,從學生感興趣的熱點出發,聯系學生實際生活,從而更好地完成對學生的教育教學。為了做到這些,教師可將情景創設教學法運用到平時的教育教學,這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方式。而小學數學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啟蒙學科,其本身又是一門和學生實際生活聯系比較緊密的科目,其對于小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教師就必須充分以學生為主體,以數學理論知識為基礎,在分析掌握抽象的數學理論,并充分了解小學生心理特點及自身發展特點之后,創設符合小學生發展階段的實際教學情景,以實際的情景來為學生講解抽象的數學知識,通過豐富多彩、真實有趣、具體的數學情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數學知識的學習。
一、小學數學情景創設的必要性
1.小學數學教學情景創立理論準備階段
在創立小學數學教學情景之前,首先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年齡等多方面情況,其次要理解掌握小學數學知識體系、知識邏輯結構,然后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后,引入一些具有生動性和趣味性的教學元素。
例如五年級的學生,自我意識開始樹立,表達自我觀點,希望得到家長與教師的理解,求知欲較強,并開始初步形成邏輯思維。但這個階段的學生也會由于知識難度的提高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厭學情緒,這就需要更為適合的教學方法——創立數學教學情景,能啟發、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2.小學數學教學情景創設階段
數學知識不僅來源于生活,更是為實際生活所服務的,鍛煉學生利用數學知識和思維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在創立小學數學教學情景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觀察生活,將數學知識和學生的生活結合在一起,創立出具體數學知識的實際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并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對創立的實際情景進行舉一反三,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及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以五年級上冊小數除法這節課為例,講授“進一法”和“去尾法”相關知識,在創設數學情景之前,首先了解“進一法”和“去尾法”在整個小學數學中的地位及所包含的數學思維,進而明確教學目標,進行整理綜合后聯系實際生活創設數學教學情景。給出題目有蘋果50個,每袋最多放9個,可以裝滿幾個袋子?需要幾個袋子?用創設問題情景進行啟發式教學,屏幕上出現一個式子50÷9=,學生可以計算出等于5.5。接著提問:第一個問題與第二個問題有什么區別,有什么聯系?有學生回答解答過程都一樣,但是對結果的處理不一樣。“可以裝滿幾個袋子?”這個問題需要用去尾法得到可以裝滿5個袋子。而“需要幾個袋子?”同樣的解答過程,結果卻要用進一法得到需要6個袋子。肯定學生的回答,然后解析。通過題目問題的變化,引出結果取值的矛盾,啟發學生思維,充分理解數學概念,對新知識進行加深理解并使之內化。加強對問題的認識,并能積極思考,選擇合適的方法獨立解決問題。
二、小學數學情景創設教學反思階段
在具體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創立情景教學是非常必要及重要的,所以,教師必須保證創立情景的合理性、真實性和有效性,從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學場景出發,讓學生能夠在創立的教學情景中更好地認識實際問題,并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利用相關數學知識及思想有效解答,提高其思維能力。
數學情景創設首先需要明確目標,在目標明確的前提下將數學知識與創設情景相融合。數學情景的創設必須全面考慮學生心理特點、認知能力、興趣愛好以及基礎知識掌握狀況,然后綜合考慮創設適應學生的數學教學情景,啟發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求知欲,使學生能夠結合實際生活問題更容易理解抽象數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及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董麗娜.論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問題情景的創設[J].課程教育研究,2019(13).
[2]李貞奎.多種探究活動為小學數學課堂增添活力[J].學周刊,2019.
[3]關英南,趙松梅.基于新課標形勢下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