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梅 陳煥娟
摘要:當今大多數幼兒園美術游戲化教學還沒真正打破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教孩子跟著范例模仿,忽視了兒童活動的主導地位。單一的美術教育工作,缺乏了童趣。因此,我們應盡快加大推進幼兒園游戲化美術活動策略的挖掘,使幼兒園美術活動的內容,活動組織的形式,活動的觀察與美術教育指導都具游戲化的特性。這需要我們站在新時代課程觀、教學觀、兒童觀、評價觀的基礎上,多維度對幼兒園美術活動的策略游戲化進行深入的實踐研究和理論探討。
關鍵詞: 范例教育、美術游戲化、策略游戲化、探討
一、美術活動現狀
(一)應用范例教育——重結果、輕教育的過程
教師往往用幼兒作品來評價幼兒藝術能力發展,而忽略對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積極參與、興趣、創新,奔放個性的認可。比如在繪畫活動中,老師要求的作品內容,需要在教師范例教育的前提下,評價作品的完成,以豐富的畫面是否為基本特征,以是否接近的例子的評價標準,從而干擾和限制了幼兒創造力、個性的發展。
(二)單一教育——重技能,輕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前的幼兒美術教學中,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美術學科成為名符其實的重技能類的藝術教育。其藝術表現與其它學科之間的關系是隔閡比較單一的。單一的美術學科及其藝術的表現形式無形地磨滅了一部分幼兒的藝術興趣,學習技能往往是比較泛味的。
(三)填鴨式教育——重師教,輕幼長
美術教育本質上是無比自由和開放的,但真正操作起來卻有一定困難。為了更好地提高幼兒的藝術綜合素質,在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不自覺地引導幼兒回到“像老師這樣畫”“請跟我學”的傳統美術教學模式中。這樣一來,教與學的關系,學與教的主體性就更加產生糾偏使幼兒的參與性、想象力、創造力的發揮更加容易受阻,不利于幼兒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學習和成長。
二、游戲化美術活動內容初探
(一)新幼教課程理念下,開啟游戲化美術活動
學前教育提倡“游戲點亮童年”,游戲是一種適合孩子自然天性,孩子最熱愛的學習方式。在游戲化活動中能讓孩子們大膽進行探索、發現、想象和創造。當孩子們游戲在紅,橙,黃,綠的色彩中,用稚嫩的色彩和筆觸肆意的揮灑著對兒童繪畫世界的感知和體驗時,我們能看到兒童繪畫世界的無限!
(二)整合學科與主題活動,構建游戲化美術活動
美術學科和其它藝術教育學科的互相整合,可以很自然。在當前的課程教學理念的指導下,知識點、跨課程各學科之間不再是單獨存在的。因此,我們能夠順其自然,因勢利導,共同促進學科發展,整合各學科教育可以在美術活動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利用周邊環境資源,開展游戲化美術活動
《指南》中首次明確指出“幼兒藝術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因此,我們可以帶領孩子從周邊、身邊的環境中探索、挖掘、設計、開展個性化的美術小游戲、小創作活動,孩子們樂此不疲!
(四)貼近幼兒的生活,玩轉游戲化美術活動
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藝術與孩子的日常接觸是密不可分的。我們把藝術巧妙地隱藏在生活的細微之處,小到一個小卡通的設計,大到我們的衣食住行各方面。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直觀地存在于孩子的日常經驗生活中,因此孩子日常美術活動組織中,可以利用豐富的環境資源,玩轉美術創作的花樣。
三、游戲化美術活動的策略與實施
創設游戲化的美術活動首先遵循孩子年齡及其身心發展的規律,用一些孩子自己喜歡的方式開展游戲化美術活動。在幼兒主動實踐的美術活動中, 嘗試從理念、形式、實施過程、評價等幾個方面進行游戲化美術活動的實踐與探索。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通過形式多樣、好玩的美術活動,身心愉悅,無論技能還是情感、興趣都得到進一步的鍛煉與發展。
(一)課程游戲化,開展情境美術活動
我們根據幼兒好動、好模仿、行為易受其他情緒因素支配的幼兒心理特點,在游戲活動的設計時,從如何激發和培養幼兒的興趣活動入手,賦予幼兒適當的游戲活動角色。課程設計一系列符合主題的游戲,且注重在活動的各個環節體現游戲的連貫性和趣味性。用情境引導幼兒把自己經歷過的、想象的各種奇妙的事情表現出來,讓幼兒沉浸于角色中,做到“玩中學,玩中創作”。
(二)故事音樂與美術整合,創新游戲化美術過程
故事與音樂也是深受孩子喜歡的,一種陶冶孩子性情、培養藝術特質的手法。我們可利用幼兒樂聞喜見的故事人物為題材,讓幼兒更容易地融入美術作品故事中的各種思想和情感中。
(三)利用周邊環境資源,擴展游戲化美術活動
《指南》中指出“幼兒藝術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幼兒園的大樹、小花、小草、石頭……,都能成為向孩子施展美術教育的素材。
(四)源于生活,豐富游戲化美術材料
生活中很多玩具用品都是孩子們愛玩弄、愛探索的,教師一定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物品,為孩子提供多種用于美術活動的材料。除傳統工具外,還可以讓幼兒孩子自制一些美術工具,如:噴壺、蔬菜印章、瓶蓋印章等。讓幼兒大膽嘗試制作工具材料,制作新材料的同時,讓幼兒有一種全新的藝術創作和感受。
(五)游戲化語言評價,與幼兒有效溝通
游戲化的語言和口吻的評價,不僅能有效激勵幼兒對美術教學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幼兒對美的視覺感受和精神表現。如過程評價可讓個別孩子圍繞故事情節說說可以再畫些什么。結尾可引導幼兒通過開展覽會,講故事的活動方式及搞笑的口吻吸引所有孩子評價贊賞美術作品。在這一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幼兒肢體語言的形象性和表達能力,也發展了其他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游戲化的美術活動策略正確選擇與運用的問題還有許多,在這個課程游戲化的課程中,我們一定要有意識地站在每個孩子的實際角度,以新的視角從課程觀、教學觀、兒童觀、評價觀的角度出發,多維度對游戲化的美術活動設計、策略的運用進行了實踐研究和理論探討。從而最終形成一套更加科學有效的、游戲化的美術教育活動策略,造福于所有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