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進步,手機已全面普及也成為中職學生必須可少的通訊工具,而中學學生普遍存在年齡小、認知少的情況,不科學的使用手機更會沖擊其認知觀、價值觀的形成,因此迫切需要進行科學化的管理。本文筆者從“客觀分析利弊關系、強化學生引導教育、建立統一管理機制”三個維度出發,對中職院校學生手機科學化的管理進行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中職院校;手機;科學化管理
中職院校手機科學化管理首先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狀態以及職業教育的實際情況客觀的分析利弊關系,在設置科學的制度管理,這是實現科學化管理的第一要素;其次中職院校教師要強化學生手機管理科學化使用的引導教育,要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更多的學習興趣,從而最大化避免遭受手機危害;最后學校方面綜合家長建立統一化的手機管理機制,為手機管理科學化效能提供保障基礎。
一、客觀分析利弊關系
手機的電磁輻射和可見光本質一樣,都是電磁波電磁波就是在空間中以波的形式移動的電場與磁場,其中包含眾多輻射點播,他能夠破壞細胞的分子結構,對人是有害的。所以,無論是從生理上還是心理上,手機都有巨大的危害尤其是對于中職階段的學生來說。
首先是,心理健康方面,包括記憶力危害、身體成長危害和視力危害等;其次是心理健康方面,手機作為新時代的產物,它必然是與新時代發展的腳步所接壤的,但是新時代的網絡環境下,各項手機的開發和利用良莠不齊,而且手機上多存于一些不良信息,而中職院校的學生的辨識力度和自制力又較差,最終導致手機一步一步蠶食了學生的內心。
但是手機的優點也很明顯,其一是中職學生攜帶手機能方便與家人聯系,家人對于學生行蹤也能夠進行精細化掌握,也防止了意外事故發生;其二手機能夠推動和發展學生的交流圈,同時也是釋放學生壓力的重要工具;其三中職教育主要面向職業技能教育,學生可通過智能手機共享網絡資源,從而提升自身技能素養。
筆者中職院校手機科學化管理效能要注重學生專業成長,如工程類專業重點包括技能學習,學校方面可加大相關專業的手機管理力度,而行政管理專業主要包括認知學習,學校方面可開放式的選用手機管理。但值得注意的是學校方面必須要注重各個專業手機管理的特性,避免出現學生認知行為偏差的情況出現。
二、強化學生引導教育
中職學生手機攜帶實際上并非全部弊端,而錯誤的認知行為與引導教育才是危害學生成長的始作俑者。因此學校方面必須要強化學生使用手機的引導教育,對攜帶手機入校的學生,要進行嚴格,科學的管理,統一學生的思想認識,加強引導和教育,讓學生自己認識到沉迷手機的利弊,引導學生正確科學的使用手機,解決學生的思想癥結,對某些已經沉迷于手機的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采取說服的方式,以人性化管理的思維保證制度的堅決執行,尊重學生的尊嚴,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從而有效地對手機進行管理。
筆者認為強化學生認知行為的引導教育,學生手機使用管理是為了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為有序的教育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成效提供保障。在相關管理活動中學校方面要堅持學生為主體地位的管理方式,應加大宣傳管理策略,把引導教育與處罰機制更加科學化的進行管理,逐步性的降低學生對于手機管理的抵觸情緒,讓學生從核心宗旨上了解學校手機管理的核心,減少手機管理的阻礙力和維度。筆者認為強化學生認知行為教育可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等來幫助學生認識到學校對于手機管理的態度,在手機管理教育中學校方面必須要注重引導教育的落地生根,減少言行粗暴且強硬制度措施方法,通過循循善誘的管理方式化被動為主動。
三、建立統一管理機制
建立統一管理機制是要求學校圍繞學生主體地位結合家長建立起統一性的收集管理機制,包括家長聯系學生的特定時間、地點,學校方面管理手機的相關制度等,學校方面在管理機制上要做到創新發展,既要保障學生日常使用手機的力度,也要保障學生科學化使用手機的時間。
例如,家長的態度往往對學生的認識和學校的工作產生很大的影響,要讓學生手機的管理工作順利開展,首先必須得到學生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學??稍趯W年開始時即召開家長委員會會議和家長會,要求家長盡量不配智能手機給學生或協助學校進行監督管理。建立統一化的管理機制不應只是一句空話,我們要落實到實際操作中,包括家長聯系學生的時間,學校方面要制定手機管理的相關明細準則,并將相關明細準則制成電子版發放給學生家長,建議學生家長避免在特定的時間內聯系學生,如若緊急聯系直接聯系其班主任教師。
總之,中職生手機管理即是難題也非難題,重點在于學生家長的配合以及學校管理的相關制度措施,我們要圍繞學生實際出發注重研究手機管理的核心問題,避免出現只從表面掩蓋問題的情況發生,要引導學生樹立良好價值觀,積極做到家長安心,學校放心。
參考文獻:
[1]王婷.中職學生手機依賴狀況及管理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17):198.
[2]安欣.中職生手機使用現狀及管理策略之我見[J].西部素質教育,2020,6(01):132-133.
王微微
貴州省黔西南州興仁市民族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