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斌
摘 要:當前,實施課堂教學改革新模式是順應教學改革理念的必然趨勢。如何才能提高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語文教師若能巧用課堂教學策略,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將會增加學生對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吸引力。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農村孩子愿意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語文學習活動中來。這樣不僅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最終,達到了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32-01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2.067
作為一名在農村工作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師來說,想要上好語文課也非常難。農村學生語文基礎差,在見識上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相比也差了一大截;另外學生的學習環境也差,大多數學生是留守兒童,都由不識字的爺爺奶奶帶,根本無法教育輔導孩子,學生家庭條件大多數也都沒有可供查找資料的電腦等實際困難。針對農村學校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本人結合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實踐,就如何巧用教學策略、提高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談幾點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動力源泉,智力方面的活動都要信賴于興趣。學生有了興趣,才會有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進行學習。傳統的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枯燥無味,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因此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怎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成為當前農村小學教師急需解決的一大難題。我認為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盡量讓學生學得輕松、讓學生在快樂活動中學,使學生的語文學習不是教師硬性的灌輸,而是在享受快樂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比如在教學《比尾巴》一課時,我在課前精心準備制作了六種動物的彩色卡片。在導入這節課時,我采用了創設故事情境的方法。告訴學生,今天老師去動物園請來了你們最為喜歡的動物,看看都有什么呢?然后,我在黑板上粘貼小動物的圖片,讓他們一一去識別,這樣學生一下子就被絢麗的圖片和童話般的故事情節吸引住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就被激發了。這樣師生之間情感有了交流,學生更能積極主動地去領會知識。然后我進一步,去揭示今天的課題及學習目標。這樣的教學,從一開始,就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展開想象,比起僅靠教師簡單的語言講授更能激發農村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語文學習之門,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在有限的40分鐘內,記住本課要學習的重難點知識。
二、以情育人,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關系融洽,有利于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在農村無論是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在小學生的眼里和內心深處,總是形象高大不茍言笑,還有權威性,以至于教師所說的每一句話就像是圣旨一樣,所以他們對教師常常只能是遠而避之。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只有在心理上先接受教師這個人,然后才能接受這個教師的教育。
首先,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讓學生感到教師不僅是長輩、也是他們的知音和朋友。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教師不僅要有師者的尊嚴、更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學生、親近學生。要像朋友一樣噓寒問暖,去關心自己的學生。我用我的真情、愛心極大地感染了孩子們,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老師是愛他們的。讓孩子們也愛上我,從而喜歡上我的語文課。教師要想盡一切辦法,走進學生、親近學生,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通過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課后和孩子們一起做游戲,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相互了解。這樣學生的內心就會喜歡你,從而喜歡你所教的知識,就會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緊張的課堂學習活動中去。
其次,教師要尊重學生又要善待學生,既要了解學生,又要理解學生。教師要樹立平等意識,對班級的每一個學生,教師都要平等地對待,讓他們都能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和關愛。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仔細留心觀察學生的言行,特別是要關注那些所謂的“學困生”的一言一行。教師要有一雙善于發現學生“美”的慧眼,留心發掘學生身上所具有的閃光點、亮點,積極地引導他們參與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發揮他們的特長優勢,及時表揚,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點燃他們的希望之火。給他們精神的慰藉,創造條件地讓“學困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得成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讓語文課堂真真實實地活起來、動起來。
總之,教師要用真情去打動學生,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讓他們樂于參與到語文學習活動中去,從而達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用多媒體,激發語文課堂活力
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教師教、學生學”。就目前情況來說,農村邊遠山區小學,大部分學校語文課堂教學還是一片死氣沉沉的,不容樂觀。如若教師的語言貧乏、形式單一,時間一長,學生就會感到乏味,學生很難進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致使教師的教學效果差。而且,由于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許多教學內容涉及的一些事物和現象,學生無法直觀地看到或平時雖然看到但觀察得不夠仔細。此時,教師的教學若能借助多媒體手段教學,以絢麗多彩,美麗迷人的畫面、動聽的聲音、制作與課文有關的情境,變靜態為動態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呈現事物發展的過程。更能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學《比尾巴》一課時,我在揭示課題后,利用視頻將六種動物的尾巴特點,動態地展示在學生眼前,同時在視頻中配有兒童化的語言,讓學生置身于動物中,去感受這六種動物尾巴各自不同的特點。使其抽象深奧的知識,直觀化形象化,有效地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學生語文課堂的參與率,使語文課堂教學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四、多樣朗讀,讓語文教學“動”起來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都知道朗讀在語文學科中的重要性。良好的朗讀習慣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深入理解。語文教學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小學低年級學生讀課文時注意力難以保持高度的集中,而大聲朗讀有助于學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古人常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其意若見,情文并見”,也就是說明了這個道理。此外,朗讀還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包括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另外,朗讀課文,學生還可以積累好字佳句,把握各種語言表述方式,學到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將會促進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寫作能力的提高。因此,語文教師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朗讀能力,朗讀能力的培養對豐富小學生想象力,思維力等都有很大的幫助,對豐富農村小學生的語文思維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收錄在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經過細致篩選的佳作,每篇文章的語言描寫都是如此精美,運用語文的修辭手法恰到好處,在思想表述方式上的精妙,作者見解表達的獨到,都是教師引導學生感悟的主要內容。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反復朗讀。如像教師示范讀、開火車輪讀、學生整體讀、男女分別讀、分組朗讀、配樂讀、組織班級讀書比賽、朗誦活動等。以發掘每一個學生朗讀的潛能,發揮每一位學生特長。在各種形式的朗讀比賽活動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要抒發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學生的朗讀理解能力,同時又間接地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如我在教學《比尾巴》一課時,就讓學生反復誦讀課文,在讀中去感受描寫動物尾巴特點語言。同時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自己去編寫課本劇,并表演,看著他們那形象逼真的動作,豐富的語言,無時不在體現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讓孩子們在多樣朗讀中動起來,進一步體會語言文字的魅力。
五、放飛思維,讓學生在“思辨”中學
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思辨學習方式,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要勇于發言,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時教師也可因勢利導,讓學生對這個問題進行充分思考后,根據自己已掌握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等發表各自不同的見解,對有學生有分歧的問題討論。通過師生間的互動學習,讓學生進一步去感悟語文知識的魅力,懂得知識是無窮的,再學識淵博的人,也會有自己不懂的知識,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并且,在這種“思辨”學習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就必須要求學生具備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經驗越豐富,知識越淵博,想象力就越廣闊。只有這樣的語文課,學生才會積極參與爭論的過程,學生的思維在無拘無束的爭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又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給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生機。這樣的語文教學活動,不僅保護了學生獨立思維的積極性,又讓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中暢所欲言,從而活躍了語文課堂氛圍,有效地提高了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六、教練結合,鞏固語文學習效率
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要求教師提問能引起大多數同學的思維共鳴。這時學生才會躍躍欲試,爭先恐后地要求回答問題,課堂氣氛才可充滿活力,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必須具有大眾性。“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是每一位教師教學設計過程中努力實現的目標。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往往事與愿違。大量教學實踐表明,即使教師在教學中付出大量的精力,教學效率仍不夠理想。而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教練結合,才有利于學生理解教學內容,“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教練結合的教學模式是實現語文課堂教學高效率的有力保證。
總之,農村學生由于其所處的生活環境的緣故,在許多教育資源的配置上與城市學校不可同日而語。但教育是公平的,要提高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們要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農村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方案,靈活應用在語文教學活動中。作為一名農村教師,我們必須認真鉆研教材備好每一節課,靈活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盡自己最大可能地去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通過形式多樣的語文課堂,促進語文課堂教學過程的優化和教學效率的提高,也給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相信只要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農村小學孩子們的語文成績絕不會遜色于城市小學生的。
參考文獻:
[1]譚玲燕.怎樣創設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8(52).
[2]高天華.微探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文理導航(下旬),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