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偉
◆摘? 要:本文基于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了解,闡述了小學低年級語文易錯生字的原因,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明確漢字性質特點、規范語言教學環境等有效改正策略,有助于提高學生認知質量和水平,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糾錯能力,為小學語文教學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易錯生字;語言環境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識字寫字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為學生未來優質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對于小學生易錯生字來說,其影響因素較多,因此,為了提高小學低年級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產生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對推動語文教學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一、 小學低年級語文易錯生字的原因
第一,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具有較強的活潑性和好動性,極易在語文課堂中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專心程度不夠等現象,同時也沒有養成勤于思考、檢查作業等良好習慣,再加上書寫態度不認真,從而導致在識字寫字過程中出現錯誤;第二,小學生對語文生字停留在認知層面,由于漢字自身特點出現了許多形近字和同音字,在書寫過程中極易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第三,語言教學環境沒有進行嚴格規范,學生自主識字能力較為淡薄,導致小學生沒有對生字學習有足夠的興趣和動力,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發展產生抑制作用。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易錯生字改正策略
(一)遵循學生認知規律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為了有效降低易錯生字出現的頻率,必須對小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行有效培養,可以通過課前預習、集中注意力、端正學習態度等方面進行嚴格規范,同時還要做好課后復習,在保證文字書寫規范、美觀的同時鞏固記憶,提高識字率。在此基礎上,必須促使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指導學生正確的執筆和寫字姿勢,對文字的基本技能進行有效掌握,有利于養成書寫準確且規范的行為習慣。除此之外,還需相應提升學生的糾錯能力,培養其養成查字典的良好習慣,通過實踐加深文字在頭腦中的印象,在細心觀察的過程中提高自我認知能力,加深對錯別字認識。
例如:某小學在進行部編版一年級下《荷葉圓圓》課程學習時,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在課前讓學生進行自主預習,從而有效減少易錯生詞出現的頻率,如果出現難以辨認的生字,則可以運用查字典方式提升學生的糾錯能力。為了避免學生出現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現象,需利用具有豐富性、多樣化的游戲活動激發學生對認字辨字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設置與課文荷花、荷葉等事物的游戲情景,比如“小荷花一朵朵”“青蛙過河”等,不僅能將課文情景進行有效描繪,加深學生對課文知識、內容及易錯生字含義的認識,還能提升學生對生字辨別的興趣。在漢字書寫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握筆及寫作姿勢進行正確指導、讓學生在掌握文字基本技能的同時,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明確漢字性質特點
在實際小學語文教學時,為了避免由于同音字、形近字過多,導致小學生對生字出現記憶混亂,因此教師需要處理好音、形、義三者之間的關系,幫助小學生熟練掌握辨別錯別字的有效技巧,可以從生字的性質和特征方面看,讓學生通過理解生字含義,加強對錯別字的掌握和運用。
例如:2020年8月20日教師文刊發布了與小學生錯別字相關的文章,其中明確指出小學生提筆寫錯字的主要問題,教師只是單純的教學生寫字,忽略了漢字背后的含義及內容,由于教師沒有明確漢字性質特點,從而導致學生沒有形成漢字知識體系,對于一年級語文教材來說,從“形”方面看,大部分都是以獨體字為主,通過漢字演化過程彰顯出象形字的獨特魅力,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故事講解,能夠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想象加深對文字的理解;從“音”方面看,漢字的字音大致分為聲、韻和調三個要素,且不同字音傳遞著不同的意思,因此想要避免出現因為同音字而出現錯別字的情況,需要學會組詞達意,重要的是學好漢語拼音,將音、形和義三者進行高效結合;對于“義”來說,可分為三部分,分別是無義詞、單義詞和多義詞三種,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錯別字教學中,教師需正確引導學生對漢字基本含義的理解和掌握。
(三)規范語言教學環境
在進行小學語文低年級生字教學時,需要對語言教學環境進行有效規范,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以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作為基本的用語用字,保證語文教學在漢字教學時具有較強的規范性、正確性。
例如:山東某小學在進行語言學習環境創設過程中,充分利用學校的LED電子屏幕對規范語言文字和圖片進行有效播放,通過新型的傳播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觀看積極性,生動且直觀的讓學生明確錯別字的不良影響,潛移默化的加深學生印象,全方位、立體化的向全校師生宣傳使用規范字的重要意義。在樓道內張貼通俗易懂的宣傳標語,以學生角度進行內容設計,讓其有效明白書寫規范字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該小學校廣播臺每周固定時間播放書寫規范字的相關文章,比如:漢字的寫作姿勢、基本要領、規章制度等,以及不規范寫字的壞處,或者是分辨易錯生字的要領等。學校還定期舉辦漢字書寫比賽、作品展覽等活動,在黑板報上張貼規范字的寫作要求、具體方法、硬性條件等,讓學生們以此為標準進行易錯字書寫,并在展覽中通過作品的比對,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不僅能讓學生們的課余生活得到豐富,還能強化學生頭腦中規范字體的重要性,對規范語言教學環境、提高學生生字辨別能力具有實際作用。
三、結論
綜上所述,加大對小學低年級語文易錯生字的重視,是滿足現代化教育發展的必然需求,因此,需在對學生認知結構了解的基礎上,開展具有針對性、合理性的教學活動,端正學生學習態度,培養學生書寫能力,教師還需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質,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聰.情境教學視角下的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20.
[2]遲捷.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現狀及“部編本”識字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