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娟
◆摘? 要:《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新課程強調學生個體的發展和合作精神的培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相互討論能激活思維,從而使學生個體的理解更加豐富和全面,達到自我創造、發展、完善,促進同伴創造、發展、完善,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小組合作;有效性
數學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忽視知識的發生過程,忽視情感教學目標,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現象,從而造成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探索精神與創新意識的匱乏,極大妨礙了全體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以培養發展學生創新精神為重點,讓學生在“自學試探”“合作互動”的情境中探索目標、創新學習,從而獲得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創造思維的發展,同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教師也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創新活動的導航者”,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
一、組建好的學習小組是前提
合作學習首先要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可由2—6名不同能力、性別、性格、文化背景的學生組成,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組內學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對學生的認知、情感、自信心、同伴關系等產生積極影響。小組合作學習與傳統的班級授課制相比,有很多優越性。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生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文化背景的基礎上建構新知識的,學生知識、經驗和文化背景的差異會導致對理解知識的側重點不同,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學生間的互動交流能夠實現優勢互補,從而促進知識的建構。通過合作學習,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包括合作的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等)得到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減輕了壓力、增強了自信心,增加了動手實踐的機會,因此能夠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促進全體學生的個性發展(包括學習成績、情感等個性品質的發展)。
二、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是基礎
1.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師要努力創造條件,給那些平時不善言談的學生留有獨立思考、大膽發言的時間與空間。如:在提出問題后,先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之后再參與討論。這樣既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又能保證每位學生都有表達自己看法的機會。
2.培養學生學會傾聽的習慣
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著力培養學生認真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使學生意識到傾聽別人發言,既是一種文明禮貌的行為,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從別人的發言中會得到很多啟發,獲得更多的知識、方法。養成一人發言,組內其他成員認真傾聽的良好習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參與到小組學習中去,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并且在傾聽后可以選擇性學會追問:“你是怎樣想的?說出你的理由。”“你理解某某同學的思路嗎?”“你還有需要補充的嗎?”通過這樣的形式來關注學生間的人際交流、觀點交鋒及智慧的碰撞,為不斷強化傾聽意識提供良好環境。
3.培養學生合作實踐的習慣
小組合作學習中操作活動、既能體現集體的智慧,又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是與人交流的良好機會。“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時,讓學生把三角形能否轉化為以前學過的圖形,看能否得到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小組先安排每一位學生自己動手去做,然后讓學生匯報。學生怎樣做的都有,那如何形成共同的認識。此時學生自覺地說與他人合作,這時我讓小組合作通過剪一剪、拼一拼、把三角形轉化為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或正方形,經過推理,得出了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這種學習任務使每個同學都負有責任,人人動手,相互協作,共同展示,資源共享才可以獲得更多更廣的認識,充分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同時激發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
4.培養學生熟練掌握合作技能
合作時需要教師事先作好安排,講清合作規則,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如何表達自己的見解,如何糾正他人的錯誤,如何汲取他人的長處,如何歸納眾人的意見等。討論前,小組成員先獨立思考,把想法記下來,再由小組長安排,各個成員各自說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傾聽,然后討論,形成集體的意見后由記錄員將其整理出來。這樣,每個人都有了思考的機會和時間。
三、教師如何引導孩子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新事物,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中出現一些問題是正常的,關鍵是我們要研究怎樣通過理論學習和教學研究去解決這些問題,使小組合作學習發揮應有的作用。
1.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
《課程標準》提倡的是:既要讓每個學生獲得最基礎的數學知識,又要承認和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要改變學生數學學習的方式,由過去以教師講授為主向以學生自己學習為主;要真正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轉變教師的角色;評價的方法、手段及內容也要變化。
2.處理好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關系
小組合作學習與傳統的教學形式不是替代的關系,而是互補的關系;我們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和實驗中要有一個科學的態度,不要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不講原則的過多的合作學習也可能限制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對學生個人能力的發展也是不利的。
3.處理好形式和目標的關系
任何教學組織形式都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學生的全面發展也要通過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來實現。教師的一切教學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小組合作學習除了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培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外,還要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小組成員建立一種平等、民主、互助的關系,使之對小組的學習任務建立一種責任感,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學習能力,需要教師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地訓練;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法,需要在教師科學指導、適時點撥下逐漸形成;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學習興趣,需要在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藝術的引導下得以發展。讓我們努力探索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真正有實效。
參考文獻
[1]劉寶華.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時代青年:教育,2012(08):30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