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娣
摘 要:小學生自制力普遍較差,大部分同學不知如何高效的學習,尤其對于數學這門實踐應用性極強的學科。雖說在校內所安排的課程相對來說不是很難,但是對于剛剛真正接觸到學習的孩子們來說是有一定的挑戰。因此在日常的數學學習中建立問題情境是很有必要的,它不僅能夠逆轉傳統教學課堂沉悶的氛圍,還很能夠有效地開發學生邏輯思維方面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有效問題情境;創設
小學生的學習方式要進行一定的變革,教師應該更多地去拓展他們的思維能力。而數學課程作為其中一項重要的科目,在教學任務分配中一定要趨于合理,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數學作為涉及面非常寬泛的一門學科,講究的是對知識環節理解透徹,然后才能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做到學以致用。因此開拓學生思維模式在小學數學課程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也是當前構建小學教育體系的核心部分。這也促使了有效問題情境模式的誕生,很好地改善了當前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一、建立有效問題情境對小學數學課程的意義
隨著新課程改革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推行,自主培養全面性人才是我國的未來發展戰略目標。要充分地去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并嘗試去創新完善的新教育體制。在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就是其中重要手段,它是對教學體制的一種大膽創新,較為符合小學數學教學所提倡的核心思想。學習知識和思考兩者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學習的同時只有通過深度的思考才能夠掌握知識。有效問題情境的建立彰顯了對開拓思維模式的注重,通過解題過程的細化讓學生學會看待和考慮問題。
二、在小學數學課程中建立有效問題情境的難點
(一)當前的數學教學缺乏明確的目的性
教學目標對于任何課程來說都非常重要,而教師的任務就是引導孩子們去攻克這些難題。所謂的教學目的就是為了為后續的教學工作制定一個計劃,推動教學課程能夠更好地進行下去。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目的是幫助孩子們學習,如果在推行的過程當中偏離了教學目標,就會導致整體的教學工作難以進行下去,甚至會學生們帶來錯誤的影響。而且缺乏目的性的教學是沒有意義的,學生絲毫不知道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了什么,更不要說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了。此時教學人員應該充分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避免只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而開展相關的活動。沒有明確目的性的教學影響到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干擾了學校對于后期教學工作的安排。
(二)問題情境創設趨于形式化
小學生現在所學習的知識都是較為基礎的內容,并且他們的接受能力尚未成熟,打好基礎對他們未來的數學學習非常重要。而新一輪的教學改革提倡提升學生們思考能力,是培養學生全面綜合發展的關鍵所在。問題情境創設的模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途徑,要求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多地去思考,通過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這樣目前小學數學課堂的狀況將得到有效改善,學生們也會樂于對數學難題進行思考。但目前對于問題情境的創設太過形式化,這也讓相關的教學工作違背了初衷,變得只是為了應對上級部門的檢查而走過場而已。
三、如何有效地創設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問題情境
(一)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情境假設
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是目前小學中推行的一種模式,它的重點內容就是將實際的教學工作與情境相結合,探究出最有效的方式開拓學生們的思維。情境假設在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的導入就像是催化劑,不論是對數學課堂的構建或是教育改革的推行都起著積極作用。教學人員可以在每次課后安排習題,然后認真監督學生們完成任務。或者在數學課堂上嘗試進行一些師生之間的互動,慢慢形成一種良好的合作關系。而教學人員要積極指導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反復審核,以滿足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要求。
(二)問題具有實踐性
在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過程中,所提出的問題一定要具有代表性。因為小學數學課程側重于實踐方面,對于其中的問題的思考方面提出了很多的要求。教學人員在教學授課時一定要注意這一點,否則就會違背數學課堂原本的要求。例如由三條直線組成的圖形就是三角形是不嚴謹的,必須構成的是一個封閉的圖形才是三角形。所提出的問題要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這樣才能發揮問題情境創設的效果。
四、結束語
學習其實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及時解決所遇到的難題,這樣才能使孩子們的學習變得更加高效。在數學課堂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通過不斷地去開拓孩子們的思維能力,讓他們能夠熟練地掌握和運用相關的知識。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會更多地去思考問題,最終實現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效果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劉喜蓮. 強化數學應用意識培養學生數學素養[J]. 教育理論與實踐:中小學教育教學版,2017(29):51-53.
[2]劉友奇. 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A]. 教育理論研究(第二輯)[C].2018(3):123-125.
[3]尹明仙.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研究[A]. 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 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2018(5):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