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瑾
【摘 要】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帶來了教育形式和學習方式的重大變革,促進了教育改革,智慧教育的發展勢在必行。本文就基于智慧教學背景下小學美術學習方式展開討論,旨在為小學美術教育提供更多可行性學習方法,并為提升小學生美術綜合能力做出更多貢獻。
【關鍵詞】智慧教育;小學美術;學習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30-0120-02
智慧教育簡單來說就是教育的智能化,是指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仿真等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構建學生自主學習,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環境、學習伙伴、輔助教師等,逐步形成系統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實時調控教學過程,最大限度地調度各項資源,使其得以均衡配置;提供更多優秀教師教學智慧和優秀學生學習經驗的新教育體系。在此背景下的小學美術教育,更加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教師要改變傳統觀念,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使學生在智慧教育體系下自主探究、主動學習、深入美術學習,使美術成為學生的終身興趣。
一、應用網絡,搭建自主學習環境
新課標要求:“體驗美術活動樂趣,獲得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由此可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再適用,因此,教師應該積極探索智慧教育背景下的多媒體教學,它集圖像、動畫、文字、聲音于一身,以直觀的形象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并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環境。如在學習人美版美術四年級上冊《刻印的樂趣》一課時,教師在講解“文明之母”刻印的時候,從印刷術的背景、起源、發展、興衰、傳承等,到印刻的實踐舉例,都可以借助多媒體,將它們一一串聯起來,并通過視覺和聽覺的刺激,讓學生對美術知識印象更加深刻,掌握得更牢,并且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在觀看過程中遇到不懂的知識點,還能反復觀看。再通過教師的引導和講解,對知識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讓學生體會到多媒體學習的靈活性和自主性。此外,美術學習重在實踐,自己只有親身體驗到美術的樂趣,才能真正領悟到美術學習的真諦。學生可以借助電子軟件進行網絡自主設計,然后根據自己的設計圖案和雕刻方法,完成自己的雕刻作品,讓自己的設想得以實現。這種交互式人機交動的智慧學習,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節約了學生繪畫設計的時間,并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二、智慧教學,提升學生創作能力
智慧教學可以通過網絡尋找更多的中外名畫,學生近距離感受大師作品帶來的震撼,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并讓學生從中汲取世界美術文化的營養,為學生美術水平的提高和創造力的提升做出突出貢獻。傳統美術教學中受到技術和地域的限制,欣賞到的大師作品有限,美術欣賞也只是浮于表面,但是現代信息化技術能完成即時記錄、竇時觀看,讓學生能近距離、清晰、完美地欣賞更多的藝術畫作。比如在欣賞人美版美術三年級下冊《清明上河圖》畫作時,教師可以借助高超的攝影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將畫作中的某個片段放大,更加細致化地觀賞畫中清明汴京的繁榮景象,讓學生了解北宋文化和歷史以及藝術文化和繪畫技巧,這能起到關鍵性作用,令學生不由得感嘆古人繪畫技藝的高超和現代科技的偉大。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繪畫軟件的使用,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間和創造動力。隨著現代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人們對繪畫要求的不斷提高,更多的繪畫軟件應運而生,如“畫吧”“Mypaint”“Krita”等,軟件中有更多形式的線條,更加豐富的顏色,其中多彩多姿的繪畫資源讓學生形成頭腦風暴。學生可以利用軟件任意發揮自己的想象。繪畫軟件的實用性和可操縱性,以及自由開放的繪畫空間,深受繪畫愛好者的青睞,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得到鍛煉,使學生對色彩的感悟和技巧的使用得到明顯的提升,時刻激勵學生進行美術創作。
小學生對于美術的理解正處于一個萌芽階段,可塑性極強,而且學生現階段的想象力是成人無法比擬的,所以讓學生保持對美術的持續興趣,是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所在,而教師擔任的角色就是引路人。如在學習人美版美術二年級上冊《捏泥巴》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利用微課的方式,準備一些關于陶制品的特色藝術品,讓學生對陶器有個提前認識,并讓學生在課下認真準備自己的課上用具。在課堂上,教師為學生展示一個造型獨特的生活用具進行課堂導入,然后問學生:“大家認為古時候的人們都是用什么樣的器具來生活呢?那個時候沒有電,也沒有現代化的生活用具。”有人說:“他們的鍋應該不怕燙,便于手拿,因為那個時候都是用木材生火做飯,火會很大,不能像煤氣灶一樣開大關小。”于是他就設計出一個帶有很長把手的鍋。通過微課的預習,學生已經對陶器有了大概的認識,經過教師的引導和點撥,學生便打開了自己的思維,利用自己豐富的想象,根據自己的設想制作出想象中的陶器,讓想象變為了現實。智慧教育為教師的教學點亮了教育明燈,指明了教學方向,讓每個學生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并發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手腦并用和思維的律動,更是讓學生的創造力邁上一個新臺階。
三、豐富資源,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自主學習是智慧教學中最基本的學習方法,并適用于所有學科,當然小學美術也不例外。智慧教育的核心特征就是學生的智慧成長,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成大部分的學習任務和目標,而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有賴于網絡的支持,通過網絡,為學生推薦更多優秀作品或者教學資源。教師應該科學地利用網絡實現對學生的指導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使智慧教育得以實現。如在課程設置方面,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查找更多的資源,以生動有趣、新鮮奇麗的實例吸引學生,并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自主探索美術中蘊含的審美、哲理和奧秘。如在學習人美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上冊《多彩的民間美術》一課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從網絡上選取更多的民間藝術的圖片,以民間藝術的制作或者繪畫過程,誘發學生的好奇心理,激起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如我國民間藝術皮影戲、捏面人、吹糖人、炸爆米花、蒲編和麥秸編織藝術等,因為地域的不同,造成的文化差異和藝術形式的多樣,會讓學生對美術的態度和認識程度產生很大的改變,這不但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需求,還讓學生對美術學習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和選擇自由,拓寬了學生美術知識面,為學生接受文化傳承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的智慧教育以獨特的魅力和優勢,讓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多彩,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促進師生的互動和交流,徹底改變學生以往的低效率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洪雪婷.淺談智慧教育環境下小學美術學習方式的研究[J].教育界(教師培訓),2019(04).
[2]譚興榮.“智慧教育”對農村高中學生學習方式的影響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
(責編 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