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露
摘要:綠色建筑是建筑領域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通過綠色觀念能夠在建筑設計中起到節能環保、生態平衡的效果,大幅度提高能源資源的整體利用效率,減少建筑設計、制造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而且也能夠為人類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態環境。通過對自然資源的循環再利用,實現一個動態平衡,確保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相互統一。在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原則;環境保護
引言
綠色建筑既包括環保、生態、文化等一系列精神內涵,也是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綠化”。由于建筑活動消耗大量能源資源,并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導致城市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而且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使其,能源資源消耗總量逐年循序增長。為此,在新時期,必須要積極探索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在全壽命周期內盡量減少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保護環境、節約用地,實現能源資源再利用。
1綠色建筑的內涵與定義
1.1內涵
綠色建筑是在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遵循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運用綠色環保節能技術和可操作的評估體系,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我國由于能源資源相對緊缺,為此政府提出建設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發展目標,從而保證我國在城鎮化和工業化發展時減少對能源資源的消耗,有效應對能源資源日益緊缺的問題,同時也能夠促進建筑發展實現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1.2定義
所謂的綠色建筑設計就是指在建筑工程建筑設計的過程中,盡量減少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根據美國綠色建筑協會制定的《綠色建筑評估體系》認為,綠色建筑就是在建筑材料生產、運輸、施工到拆除全生命周期,盡量減少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同時也能夠保證使用者和居住者的居住條件。在深入分析了綠色理念的綠色文化內涵后,綠色建筑形成了獨特的理念,綠色建筑設計涵蓋了居民生產生活、公共空間等方面,而綠色內涵包括生態文明、健康宜居等內容。
2綠色建筑設計的原則
2.1和諧原則
建筑能夠為人們提供居住的空間,也是人類活動的一種重要結果。在空間選擇、建造、施工、使用到拆除全生命周期中,會對自然環境造成一定的消耗和擾動,影響實際的作用。為此,在綠色建筑施工時,必須要保證體系和諧、系統和諧、關系和諧。在過去建筑設計時,由于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泥沙、土石等材料,很容易對自然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以及資源浪費等問題,對周邊的環境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眾所周知,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必然會對周邊的生態環境產生巨大的干擾問題,嚴重的還會導致生態系統發生破壞,而通過綠色理念對建筑進行合理規劃,能夠盡量減少對土地資源的占用與破壞,適應周邊生態環境滿足生態系統的合理發展,綠色理念指導下改進建筑設計。
2.2適地原則
在任何一個區域進行規劃設計都必須要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進行全面的評估,包括區域氣候、地理環境、地方文化風俗以及建筑風格等相關內容。只有確保建筑設計符合當地的實際發展,才能夠推動環境可持續性發展。將綠色建筑設計融入工程設計的全過程,不僅能大大降低能耗、節約資源,而且能保證綠色建筑設計質量和水平的全面提高。綠色建筑設計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建筑設計中需要對材料進行有效控制、廢水合理循環設計、行政管理、能耗指標的精確控制等,它們相互融合,缺一不可。如通過色彩的運用,形成別具一格的建筑風格;或利用自然與人工系統對建筑布局或空間進行巧妙的組合與分配,或從經濟、文化、科技、藝術等層面入手,營造富有內涵與特色建筑空間氛圍。
2.3節約原則
建筑設計應以綠色理念為指導,適應生態環境,盡量減少對周圍自然生態系統的干擾,從而提高建筑設計的整體水平。節約原則最重要的就是“節能節地”,在目前建筑施工設計時,通過合理的生產生活綠化、交通設計能夠增強土地的整體利用效率。節能技術則是指通過蓄熱等措施減少能源資源消耗,保證能源的整體利用質量,充分提高可再生自然資源的利用比例。通過對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能進行合理應用,盡量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和浪費,提高建筑整體經濟效益。還可以按照太陽運行的規律和風力的特點,充分開發太陽能、風能,最大程度減少對電能的消耗。
2.4舒適原則
舒適原則要求資源占用以及能量消耗盡量減少,在綠色建筑中,強調環境保護原則并不是以犧牲舒適度為前提,而是要滿足人類居住環境的實際需要,根據材料蓄熱和絕熱性能,提高建筑結構保溫隔熱的整體水平。例如,利用太陽能可以做到冬暖夏涼,通過遮陽設施在夏季減少陽光直射,降低室內溫度,從而減少對空調等電氣設備的使用。在冬季也能夠起到防風保溫效果,保證室內溫度。
2.5經濟性原則
在綠色建筑建造設計使用維護,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問題,所以必須要從社會整體角度來分析,提高對綠色建筑的研發投入力度,保證綠色建筑設計水平全面提升。只有高技術才能實現綠色建筑的功能效率與品質,而適宜的技術與地方材料地域特點同樣適用。在綠色觀念的指導下,資源節約就是指在建筑設計時,必須要充分發揮資源的整體利用效率,通過改進建筑設計和建筑設計方法,來確保資源最大化利用減少資源浪費的情況。綠色節能技術就是要保證對自然資源充分利用,盡量減少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也能夠促進和自然環境的緊密融合,保證整體附加值得到提升。
3綠色建筑的設計要點
3.1水系統
在綠色建筑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而要想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必須對廢水和雨水進行回收利用凈化設備對自來水、污水、雨水、市政再生水、地下水、地表水進行集中收集,排放處理,從而提高水資源的整體利用質量。
3.2風環境
通過構建自然的空氣循環通風系統。可以提高室內通風對流環境的效果,而建筑背后的風影區必須要為建筑高度的三倍左右,如果僅僅考慮日照間距,而忽視建筑通風效果就很容易導致后排建筑沒有通風,不利于后排建筑的通風需要,但如果一味追求風景兼具有不符合接地原則,為此在設計時必須進行合理取舍。
3.3太陽能技術
目前我國對太陽能的開發利用已經相對成熟,而且主要涉及光電和光熱兩個方面,大多數太陽能熱水器已經被普通用戶所接受,獲得了良好的利用效果。在建筑一體化規劃建設時,必須要確保同步施工、同步設計、同步使用,根據日照有效時數進行計算,并且將建筑屋面墻面可安裝集熱器的部位,最大化日照區域避免集熱器安裝后對建筑物有所遮擋。
結語
綠色建筑要求在建筑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保護環境,同時滿足建筑功能的要求,在我國發展綠色建筑,是一項意義重大而十分迫切的任務。為了能夠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和諧發展,必須要通過綠色建筑理念,提高建筑設計質量,綜合建筑功能要求,對建筑的“四節一環保”性能貫徹到底,綜合考慮,統籌兼顧,維持生態的總體平滑。
參考文獻
[1]劉永暉.試論綠色建筑設計的原則[J].建材與裝飾,2020(18):89-90.
[2]杜天麗.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貫徹[J].中國住宅設施,2020(05):15+23.
[3]薛玲.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整合與應用[J].建材與裝飾,2020(15):81+84.
[4]許若翊.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應用探析[J].河南建材,2020(04):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