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慧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關鍵時期,初中學生的典型特點是好奇心比較強烈,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同時自尊心比較強烈,比較敏感。然而英語教學作為一種外來語種,與語文和數學等學科相比,其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有一定的區別,而且傳統的教學模式也并不完全適合英語教學。情境教學法不僅適應了英語學科的特點,而且遵循了初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因此本文中筆者結合教學經驗,談談初中英語課堂上運用情境教學的幾點方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情境教學;教學方法
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能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人際對話和交流。然而,實際的教學情況是,教師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重理論、輕實踐,學生對英語學習感到乏味,不僅影響了教學效果,學生的英語能力也沒有得到有效提高。本文中筆者談談情境教學運用于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方法:
一、聯系學生生活,創設情景
英語作為一門外來的語種,受生活習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和母語思維的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勢必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從而影響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嚴重者還會引發學生的抵觸心理。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努力尋找教材的知識點和學生的生活之間的聯系,將教學內容融入學生的生活中去,創設生活的情境。因此使得學生在英語課堂中,能夠感受到英語這種異質文化和自己熟悉的生活之間的聯系,從而打消學生的抵觸心理,從心理上接受英語的教學。例如在教學“How do you get to school?”這個單元時,教師就可以從學生日常乘坐哪種交通工具到學校的角度開展教學活動。
二、通過多媒體技術,構建視聽情境
在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要能夠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并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能夠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和豐富性。教師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容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發揮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時,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播放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讓學生陶醉于歌曲營造的懷舊氣氛中去。播放完歌曲后,教師讓學生討論喜歡的音樂類型,有jazz,rock,pop,classic,blues,quiet music等等,每當學生說一種音樂類型,教師就播放這種類型的代表音樂。通過多媒體,構建了視聽的氛圍。
三、利用角色扮演,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當前的英語教學非常看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要給學生提供開口說英語的機會,創設情境,組織分角色扮演。通過角色扮演,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學生課堂參與,而且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熟悉所學的知識點,提高口語表達和實踐能力。
例如,在教學“How much are these socks?”這個單元時,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模擬生活中購物的情節,運用所學的語言進行購物交際。首先,教師先與學生談話互動,引入本課的教學內容,T:I like shopping a lot.Do you like shopping? Now come with me to the clothes store.(教師邊說,邊用多媒體展示服裝店的圖片),以此來引出本單元的話題。其次,教師讓學生說出商店里衣服的英文名字,有T-shirt、sweater、shoe、sock、jacket等等。然后,教師帶領學生學習這單元的新單詞和句型,然后讓學生進行Role-play,內容是John is shopping in a clothes store.What does he want to buy?Now read the conversation,then as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其中一名學生扮演服裝店的服務員,一名學生扮演John,展開以下對話:W:Hi,can I help you?J:Yes,please.I would like a sweater.W:What color do you like?J:This blue one.How much is it?W:It is 50 dollars.J:It is so cheap.W:Here you are.通過分角色扮演,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興趣,鍛煉了他們的英語聽說能力。
總之,情景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的產物之一,它彌補了傳統英語教學方法的不足,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愛好、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口語表達等方面有顯著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會蓉.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復習課中的有效運用策略探究——以Module 6 Around town Unit 3 Language in use為例[J].英語教師,2017,17(22):124-127.
[2]張同建.試述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應用中的問題及對策[J].英語廣場,2017(11):161-162.